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综合分析区域活动断裂活动特征、震源机制解、余震精定位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GPS观测数据,推断冷龙岭断裂倾向NE,而非部分早期研究推测的倾向SW。考虑到2016年和1986两次门源MS6.4强震相似的震源机制与冷龙岭断裂的位置关系以及冷龙岭断裂倾向NE等事实,可推测判定这两次强震的发震构造应为冷龙岭断裂;冷龙岭断裂处于祁连-海原活动断裂系内著名的破裂空段“天祝地震空区”的西段,该地震空区内部的金强河断裂可能为一个次级的地震空区,未来存在6级左右强震危险;冷龙岭断裂目前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说明该段的应力、应变积累水平较高,未来存在大震可能,且不排除冷龙岭断裂与金强河断裂同时破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2.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大地震之间的弹性应力触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37年以来沿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发生了5个Ms≥7的地震:1937年Ms7.5花石峡地震,1963年Ms7.1都兰地震,1973年Ms7.3玛尼地震,1997年Mw7.5玛尼地震和2001年Mw7.8昆仑山口西地震。研究了大地震之间的应力转移和断层相互作用,计算了弹性半空间介质中地震断层措动在后续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前面4个地震均造成后续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有利于后续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之后应力变化场的计算表明东昆仑断裂中段的东大滩一西大难段的库仑破裂应力显增加,变化值达0.006~0.02MPa,预示看这一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