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615篇
测绘学   286篇
大气科学   619篇
地球物理   490篇
地质学   1608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51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5篇
  1974年   19篇
  1959年   19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9篇
  1956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1994年9月16日在我国台湾海峡南部,即北纬22°36’、东经118°41’发生一次Ms7.3级地震,有感范围北至上海、南京、合肥、武汉,西至长沙、南宁,是1900年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继1918年南澳大震之后又一次大震。这次地震引起了广大地震工作者的注意,并根据各自的思路对该大震进行有益的研究。本文从该大震的活动空间特征以及震区地质和深部构造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提出该大震发震构造的看法。一、地质构造背景在台湾海峡南部横亘一条非常醒目的北东东向澎湖一北港隆起带,长度250千米以上,宽50-90千米[2],隆起带基底为早白玉纪沉…  相似文献   
72.
安徽巢湖地区二叠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国东部巢湖地区二叠系的三套富含有机质“黑层”中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及有机岩石学等项分析,下二叠系下部栖霞组(样品代号Pt)含生物碎屑泥灰岩的TOC为1.24%-2.27%,Tmax457-495℃可溶有机质含量150-470×10^-6,R^00.91%-1.30%,∑C^-22/∑C^+23〉3,有机组分主要是海相腐泥基质及沥青,下二叠系上部银屏组(样品代号Y)黑色泥岩的TOC为1  相似文献   
73.
本文提出延边地层区的晚石炭世地层有两种类型:一是原地系统的天宝山组;二是外来岩块,包括原山秀岭组。并建议停止使用山秀岭组一名。  相似文献   
74.
中国东北区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地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运用裂陷槽理论,提出了早二叠世地层发育于大石寨、大河深和庙岭三个裂陷槽中。晚二叠一早三叠世则以陆相凹陷沉积为特征,发育于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这山三个凹陷内。  相似文献   
75.
中国东北区古生代生物地层学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东北区古生代地层中,几个人们关注的生物地层学问题,诸如麻山动物群、清河镇动物群等,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可供今后的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6.
兴安地层区的古生代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养正 《吉林地质》1996,15(3):23-24
西利利亚板块东南缘,从早晚寒武世晚期至早石炭世,地层发育经历了被动陆缘,岛弧和弧后盆地,岛弧期后抬升,裂陷槽和陆表海侵期几个阶段,文中详细论述了它们沉积特征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7.
中国东北区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养正 《吉林地质》1996,15(3):55-65
本文运用裂陷槽理论,提出了早二叠世地层发育于大石寨,大河深和庙岭三个裂陷槽中,晚二叠-早三叠世则以陆相凹陷沉积为特征,发育于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达山三个凹陷内。  相似文献   
78.
新疆塔里木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复合叠加的大型含油气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样式,笔者从形成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出发,将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样式划分为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三种基本类型,再根据构造的卷入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基底卷往型和盖层滑脱型两种类型,同时讨论了由于构造背景转化而形成的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79.
80.
祁连山—河西走廊现今垂直形变特征与区域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多期地形变监测资料,研究了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七十年代初至今的大地垂直形变演化与构造活动特征。目前祁连山相对走廊盆地下沉,具有较弱的逆继承性运动特征,表明在1988-1990年青藏块体应变能大释放之后区域应力处于松驰、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