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青 《北京测绘》2021,35(4):524-528
现有桥梁加固质量评估,到同一构件用到多种加固方法加固,而各方法权重分配研究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确定各种加固方法权重的计算方法.首先,确定抗弯加固构件中各加固方法的配筋率计算方法;然后通过调研收集试验数据,计算出相应地配筋率与承载能力提高率;再通过MATLAB正弦函数曲线拟合出每种加固方法的配筋率与承载力提高率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比较该构件中各种方法对承载能力提高率的贡献,确定每种加固方法的权重.将此方法运用于贵州某采用三种加固方法进行主拱圈加固的大桥加固质量评价之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2.
中新世是青藏高原隆升、增厚的重要时期,并且在这一时期内拉萨地块广泛发育碰撞后岩浆岩。本文对南拉萨地块米拉山地区的钙碱性钾质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的测定与系统研究。米拉山中新世火山岩为粗面英安岩、英安岩和流纹岩(SiO2=59.89%~71.78%)。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1±0.2Ma~20.4±0.3Ma,表明其喷发时代为中新世。岩石具有较高的Al2O3含量(13.54%~16.31%),低MgO(0.46%~1.95%)、高Sr(388×10-6~804×10-6)、低Y(6.55×10-6~11.20×10-6)和Yb(0.70×10-6~1.07×10-6)的特征,具有较高的Sr/Y值(51~80)、低相容元素(Cr=4.26×10-6~32.53×10-6,Ni=4.16×10-6~25.75×10-6)和弱Eu负异常。岩石具有轻稀土元素和Rb、Th、U、K等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亏损的特征。米拉山中新世火山岩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来自于的镁铁质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推测下地壳源区是石榴石角闪岩。锆石εHft)值为+2.2~+7.8,表明源区为新生地壳物质,有俯冲板片熔体加入。米拉山中新世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与米拉山断裂活动时间一致,二者可能同为拉萨地块岩石圈拆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将最优插值法与赤潮数值模型相结合,针对时空分辨率不统一的卫星遥感数据及海洋常规调查数据,进行了东海赤潮高发区海表温度场及海表营养盐浓度场的数据同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该海区春季赤潮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数据同化结果显示,最优插值数据同化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海表温度场模拟结果的误差,尤其体现在对赤潮藻的生长影响较大的温度区段18—20℃等值线的南移,而且较为明显地优化了研究海域海表营养盐浓度场,使模拟结果更加接近观测值。对比赤潮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未加同化情况下,海区赤潮藻并未形成大规模赤潮,并且消散较快;而在加入同化后,研究海域交替出现了硅藻及甲藻的大范围赤潮,赤潮生消过程与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耦合了最优插值数据同化方法的赤潮数值模型,由于具有改进海洋环境背景场的优势,因此可以在赤潮预报预警工作中得到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王青  赵旭  刘亚茜 《现代地质》2013,27(6):1414
Maranon、Ucayali和Madre de Dios盆地是3个弧后前陆盆地,对比研究发现:(1)古近纪和新近纪的构造运动对Ucayali盆地的影响比Maranon盆地要大。Maranon盆地西边界的古生代地层被大断层裂开,除了在老构造上有低幅度褶皱外并未明显被反转或压缩;而在Ucayali盆地内,则发育基底相关的逆冲褶皱和反转构造。(2)三叠纪期间,Maranon和Ucayali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大的断裂和构造抬升交替保存和剥蚀着原古生代的地层,而在Madre de Dios盆地,很少有断层产生或抬升剥蚀,导致Madre de Dios盆地古生代地层比Maranon和Ucayali盆地保存较好。(3)自北向南3个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和主力储层的地层年代越来越老。盆地的前渊带,储层埋藏深度大和成岩作用强的特点导致储层的物性明显变差。(4)晚白垩世以来的挤压和冲断运动在3个盆地的中西部形成了大量中-高幅度的背斜、断背斜等构造圈闭。盆地东部的地层向克拉通地台方向逐层超覆,发育地层圈闭。Maranon和Ucayali盆地北部, 新近纪的构造挤压运动影响到基底,使断层贯穿至盆地基底,发育与基底相关的断层,而在Ucayali盆地的最南部发育薄皮式断层。最后,指出了3个盆地下一步勘探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5.
岷江上游林树下线地理分布格局及其空间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真  王青 《地理研究》2015,34(11):2105-2112
林树下线是干旱河谷背景下一种特殊的地理生态现象,针对林树下线的定位和比对研究是揭示山地环境自然变化过程与人类活动环境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选取岷江上游林树下线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和GIS聚类分析方法,基于1999-2009年两个时期、聚落区和非聚落区两类区域的比对研究,揭示林树下线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移动规律。结果表明:① 林树下线分布具有集聚性特征,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3800 m V型河谷谷肩上部,这一特征与山区降水随海拔升高的梯度变化相适应;② 6°~15°坡度是林树下线分布的峰值,林树下线随着坡度递增分布明显减少;③ 林树下线坡向分异显著,平均高程表现为南坡高于北坡、东坡高于西坡,最小值为西北方向,源于阴坡水分/湿度更适于植被生长;④ 聚落区林树下线10年间向低海拔空间移动达108.6 m,而非聚落区仅为38 m,这一结果可为定量评估1999年起实施的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成效提供科学判据。  相似文献   
106.
藏东同普二叠纪高分异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富U或高U锆石的高硅花岗岩进行准确定年并进行成因讨论是花岗岩研究中的难题。本文以青藏高原东部江达-维西构造带北部同普岩基边缘相的高硅花岗岩为对象,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大激光束斑(100μm)先剥蚀2~3个脉冲的预剥蚀方法,获得了这套含富U或高U锆石高硅花岗岩的可靠锆石UPb年龄(260±1Ma)。这套高硅花岗岩具有高的Si O2含量(74.92%~76.46%)、高的全碱含量(Na2O+K2O;7.61%~8.55%)和高的分异指数(92~96),明显的Eu(Eu/Eu*=0.17~0.41)异常和显著亏损Ba、Nb、Sr、P和Ti等特征,属于典型的高分异花岗岩。本文数据,结合文献数据,指示同普高硅花岗岩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9.9~-5.8)指示它们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定量模拟表明它们可能由同期花岗闪长质母岩浆经历斜长石、磷灰石和富钛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07.
大陆地壳如何形成是国际学术界长期关注并正在持续攻关的一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活动陆缘弧的岩浆成因和密度分选过程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关键。北美白垩纪Cordilleran大陆边缘弧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与底侵幔源岩浆有关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和岩浆混合,或幔源初始玄武质岩浆的两阶段成分分异过程,以花岗质成分为主的北美内华达地区垂向地壳成分剖面结构可能与榴辉岩相残留体或堆晶岩的拆沉作用密切相关。目前并不清楚亚洲大陆南部以约200 Ma和约90 Ma两个时间断面为代表的中生代冈底斯弧,为何出现大量角闪石岩并具有玄武安山质的平均成分。探究中生代冈底斯弧的岩浆成因、地壳垂向成分结构和地壳形成机制可能有助于或多或少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岩溶地区公路路坡重金属污染垂向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星  於芳  彭世寿  闵敬  王青 《中国岩溶》2006,25(3):242-245
随着公路交通业的发展,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公路边坡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对于岩溶区路侧的横向污染变化,在其它文献中已有报到,本文着重研究岩溶地区路坡垂向上汽车尾气的重金属污染。文章以贵新路为例,分析了公路边坡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垂向污染状况和变化规律,得出了路坡重金属污染的富集带约分布在距地面5m处,随着高度的增加污染物含量减少,但到了路坡坡顶又出现小幅增高现象,这有可能与汽车尾气卷扬和淀积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9.
十足目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十足目(Deoapoda)是甲壳纲中最大的一目,已知共包含10000多种动物。十足目动物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如各种对虾、龙虾和蟹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佳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众多经济虾蟹类(如中国明对虾、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人工培育苗种的成功,其养殖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年来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兴起,使虾蟹类的产量倍增。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目前主要养殖的虾蟹种类巳达30余种,  相似文献   
110.
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构建数字高程模型优缺点和Hutchinson算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运用GIS和遥感软件生产高精度格网DEM的构建方法,并从软件构建方法、软件运行时间效率、格网DEM构建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构建DEM的精度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利用ArcGIS中Topogridtool法是目前常用遥感和GIS软件中构建高精度格网DEM的最优方法,然后将该方法实际运用到玛尔挡地区,构建出该区域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该方法的运用在山地区域的建模误差最小、效果较好,为今后构建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提供一种更为精确和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