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基于XSLT的图示表达规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的符号化在ISL/dIS19117中称为地理信息的图示表达,包括表达目录、表达规范和表达服务3个主要部分。其中表达目录组织一系列的表达规则,用于测试地理要素的空间要素与地图显示环境.如显示时间、显示比例尺、地图显示的方向等,并调用表达服务。表达规范描述地图符号的图形参数,为表达服务提供参数属性值。表达服务提供符号生成操作,其函数参数值来源于表达规范。表达规范与表达目录相对独立,共同构成了表达信息。同一表达目录可以调用不同的表达规范,从而生成不同的地图。同样表达规范也可以被不同的表达目录调用。表达信息与地理要素独立,并分开存储在不同的地方。图示表达规则是根据制图知识,推理地理信息的几何与属性,并从图式规范中匹配出相应的地图符号。本文结合表达规则与可扩展样式单语言转换(XSLT.eXtensible Style 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的特点,提出了基于XSLT的图示表达规则模型,采用XSLT描述表达规则,能便于表达规则的网络共享与实时交互。并以地理标记语言GML为对象.通过XSLT将GML转换为基于XML的自定义地图制图标记语言MapML,在此基础上,对MapML进行了符号化,生成SVG地图。实验表明通过XSLT能有效测试与分析地理数据的空间特性与专题属性,并顾及了地图显示比例尺。  相似文献   
22.
三山岛金矿位于郭家岭幔枝构造北西缘的三山岛-仓上成矿断裂带上。通过对三山岛金矿成矿作用的详细分析,认为金矿的控矿构造三山岛断裂是郭家岭幔枝构造外围拆离滑脱带上发育的反倾向铲状断裂。幔源成矿流体通过幔枝构造轴部韧性剪切带向上迁移,在有利的温度、压力控制下迁移至幔枝构造外围的三山岛断裂带中,当向上迁移还原环境的成矿流体与向下渗透氧化环境的大气降水相遇,便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最终富集成矿。该文探讨了三山岛金矿床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模式,并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3.
研究认为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核-幔源区,以气态-气液混合态、含矿流体的形式,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外围的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并构成矿田→矿床→矿体(脉)的有序排列组合,表现出不同的矿床类型。因此,应侧重研究构造成矿控矿作用,以指导新一轮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文中还举例分析了胶西北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的交切关系及其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24.
胶西北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矿集区,不仅黄金储量巨大,而且成矿时间集中(115±5)Ma。研究认为燕山运动以来,华北东部地区进入了地幔热柱演化阶段;胶西北形成了莱阳地幔亚热柱及其外围郭家店、艾山、盘石店等幔枝构造体系。深源含矿流体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的脆韧性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密集的构造裂隙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从而构成以幔枝构造为中心的金成矿密集区。该文以郭家店幔枝构造研究为例,分析了成矿作用,归纳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5.
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李山  王铮  钟章奇 《地理学报》2012,67(4):526-544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是必然而持久地,这深刻地影响着旅游者行为和旅游业进步,需要发展适宜的引力模型对其进行刻画和量度.长期以来,旅游引力模型在对空间阻尼的处理上类比牛顿型的幂函数衰减模式,难以克服一些固有缺陷,因此重新回到威尔逊型的指数函数衰减模式就成为一种可能选择.本文即是基于威尔逊形式,将目的地“吸引力”、客源地“出游力”和两地间的“空间阻尼”作为3 个基本解释变量类型,构建了一个基础的旅游引力模型,并重点在参数估计和模型应用上进行了初步探索.由于难以从整体上对模型的两个核心参数进行回归估计,本文首先从局部对收入弹性系数α进行回归估计,然后通过“口粒子模式法”和“出游量积分法”的引入和交互验证来确定空间阻尼系数β的合理取值.研究表明,就全国平均而言,在21 世纪初收入弹性系数可取0.64,而空间阻尼系数可取0.00322,且在空间阻尼影响下,中国大陆居民国内旅游的理论出游半径均值约为300 km.最后,本文从目的地供给视角计算了中国大陆分省区的旅游吸引力,从客源地需求视角计算了成都市到访游客的分省预期市场份额,这两个案例研究在取得一些有益发现的同时也表明威尔逊型旅游引力模型具有积极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6.
农村中小学选址的空间运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彭永明  王铮 《地理学报》2013,68(10):1411-1417
农村中小学的选址问题是当前地理学区位理论应用的一个热点,学校作为一个设施对学生上学安全和便捷程度有很大影响。许多学者研究了学校的区位问题,然而对农村地区来说,采用模型不够适合。本文学校选址研究充分考虑P-重心模型和P-中心模型的优缺点,在P-重心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增加学生上学最大距离不超过某一阈值的约束,这样改进后的模型同时具有P-中心和P-重心模型的优点,既保证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上学相对方便,又保证加权距离和相对最小。为了方便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方法,使用改进的节点交换搜索算法求解,然后通过Visual Studio 开发平台和ArcGIS Engine 二次开发组件库开发了农村中小学最优选址的决策支持系统。最后以山东省某镇为例,用该系统解决该镇的小学选址,结果发现改进后同时具有P-重心和P-中心特性的模型比传统的P-重心模型更能适合农村小学选址,能够作为小学学校规划选址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7.
基于PSE(Problem Solving Environment)思想,围绕区域溢出这一特定的经济地理问题,讨论了多区域溢出分析器(MRSA)的开发问题。运用面向功能的演进原型方法分析系统功能,提出包括基础层、中间层和应用层的3层模型构建策略,并实现了系统的四大功能。通过介绍MRSA,阐明了经济地理领域的研究如何向地理信息科学提出需求,提供了针对某一特定经济地理问题构建系统的基本思路,为区域溢出分析可计算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8.
金融危机下国家大规模投资政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翊  朱艳鑫  王铮 《地理研究》2010,29(5):789-800
构建了一个中国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ReCGE-C),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投资政策。MReCGE-C根据城乡属性和年龄结构对居民进行了分组,放松了要素流动的限制,使劳动力和资本可以同时跨区域跨部门流动,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居民终生效用的区域均衡机制,通过区域差距变量可以调控和测度区域差距。最后利用MReCGE-C模型针对国家大规模投资计划下的3种典型投资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在等量新增投资下,针对中部地区投资方案的GDP增长率高于针对中西部和全国投资方案的GDP增长率,同时针对中部地区投资方案对于城乡就业的拉动也要优于其余两种投资方案,而且可以实现缩小区域差距的目标。综合比较,目前国家大规模投资的优势应该指向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29.
Effect of meridional wind on gap-leaping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Using a 1.5-layer reduced-gravity nonlinear shallow-water equation model,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meridional wind on the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s (WBC) at critical states with hysteresis courses.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the WBC is prone to penetrating into the gap under northerly winds, and its path is more difficult to alter due to the larger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critical transition curves (C1P and C1L). For southerly winds, the WBC is prone to leaping across the gap, and its path is easier to alter due to the smaller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critical transition curv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meridional winds over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gap are the dominant factor determin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WBC. The dynamic mechanism influencing the transport of WBC near the gap is both Ekman transport and the blocking of Ekman transport. Ekman transport induced by northerly winds may reduce the transport of the WBC, causing the β-effect to dominate the meridional advection (promoting the penetration). Southerly winds, however, may enhance the transport of the WBC, causing the meridional advection to dominate the β-effect (promoting the leaping state). These results explain som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Kuroshio at the Luzon Strait.  相似文献   
30.
对泰安台不同类型钻孔应变仪的产出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量应变仪的自检可靠性及其与体应变资料的相关性,以及在抽水干扰情况下的相关性。RZB-3仪两组互相正交的分量应变之和S1+S3、S2+S4的自检相关性达到0.999 9,其与体应变的相关性达到0.998以上。但在抽水干扰情况下,S1+S3、S2+S4自检相关性及与体应变的相关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