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2篇 |
免费 | 71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篇 |
大气科学 | 58篇 |
地球物理 | 42篇 |
地质学 | 157篇 |
海洋学 | 33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6篇 |
自然地理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36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75.
受武广客运专线金沙洲隧道施工抽排大量地下水的影响, 2007—2012年广州金沙洲发生了大规模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防治地质灾害,采用综合地质调查、地下水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物探、钻探和试验等手段勘查和研究,建立了完善的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发育程度和地质灾害分布特征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选择地下水位变化量和地面沉降量这两个与岩溶塌陷最直接、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参数,从预警预报参数选择、时间尺度选取、判据分析计算、预警预报方法、模型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研究,选取临界日综合地下水位变化量和临界日综合地面沉降量作为预警预报判据,结合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立岩溶塌陷预警预报模型系统。成功地预警预报了两起岩溶地面塌陷,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说明该岩溶地面塌陷预警预报模型系统实用、有效,为金沙洲防灾减灾提供地质科学依据,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6.
基于1998—2013年的TRMM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数据,分析青藏高原闪电活动与降水气候特征及时空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 (简称高原) 的闪电活动中心在高原中部和东北部,中部最大闪电密度达到6.2 fl·km-2·a-1;但高原降水最活跃的区域是东南部,年降水量超过800 mm。闪电活动和降水随月份均呈现出先西进再东退的特征,但高原东北部强闪电活动区位置几乎不变化。在固定区域闪电和降水月变化具有一致性,活跃期出现在5—9月,呈单峰结构,除西部和东南部外,闪电与降水峰值月份吻合。结合TRMM降水特征 (简称PFs) 资料研究单个闪电表征降水量 (rainyield per flash,RPF) 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闪电活动可以作为高原深对流的指示因子,而RPF可以有效表征深对流系统在整个降水系统中的比例。高原中西部和东北部深对流系统在整个降水系统中的比例最大,而在高原东南部最小,高原东南部的降水更多由暖云降水系统贡献。 相似文献
77.
基于大数据的上海中心城区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关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运用大众点评数据、出租车到达数据与文化设施POI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维度,在街区和街道层面分析城市活力的空间结构特征,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城市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①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活力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递减、浦西优于浦东的总体特征;②街区和街道尺度影响城市活力的建成环境因素存在差异;③街区尺度建成环境对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提升人口密度对经济活力具有正面影响,过高的人口密度可能不利于社会和文化活力发展;增加POI密度、路网密度和POI混合度有利于城市活力的提升;建筑层数和建筑密度的增加会降低街区的社会活力和文化活力,但会提升街区的经济活力;交通可达性有利于经济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8.
近地天体望远镜是巡天望远镜, 具有短焦距、大视场、低空间分辨率的光学特点. 望远镜只有一个主焦点, 焦距1.8 m, 底片比例9um/'', 像斑几何能量集中度EE80 ≤2''(像斑环绕能量的80%,即80% encircled energy, 记为EE80), 有效视场直径为4.28-°(14.3deg2), 目前配10k times 10k的STA1600LN CCD (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 观测视场为9deg2. 通过光学系统设计, 在原光学系统上增加副镜及场改正镜, 获得了焦距9m的卡氏焦点和内氏焦点,底片比例43.6 um /\",在直径15''的可用视场内,像斑EE80≤0.5\",为近地天体望远镜实现多终端观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80.
岩土体侵蚀规律对水力管线漏损与地质环境耦合作用下道路塌陷灾变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持续性水土流失设计理念,研制了塌陷试验地下水环境模拟系统,开展了不同密实度砂土侵蚀成洞试验.揭示了砂土点源管线漏损侵蚀-成洞-塌陷的灾变演化过程:稳定渗流、缓慢侵蚀、快速发展.研究表明:砂土密实度越大颗粒间接触越紧密,砂土流失临界浸润线面积越大;点源漏损成洞特性与砂土密实度密切相关,松散时空洞总体呈现上宽下窄的敞口型,密实时地表塌陷宽度小于地质体内空洞最大宽度;砂土流失速率曲线总体呈类\"驼峰\"性,超过界限点时砂土流失率急剧增大,快速侵蚀垮塌.通过对比不同密实度的侵蚀量与最终侵蚀状态,得到密实度与水土流失的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