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篇 |
大气科学 | 25篇 |
地球物理 | 18篇 |
地质学 | 56篇 |
海洋学 | 15篇 |
综合类 | 21篇 |
自然地理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特色保护类村庄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存环境的历史选择和长期适应,具有政策意涵和特定分布规律.论文以9381个人选国家级名录的该类村庄为研究样本,立足村庄的政策性地理事物属性,多尺度刻画其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着眼于村庄的有机体属性,明晰其对生境的偏爱性;进而综合生境和政策两方面揭示村庄异质分布的影响因子和机制.研究发现:①从分层异质性看,特色保护类村庄在其密度低的北方地区分布更集聚,在东西方向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在省域、市域和县域尺度的分布不均程度递增;②从局域异质性看,该类村庄在不同尺度均呈\"南热北冷\"分布格局,但空间格局的尺度变异明显,在县域尺度下显现出的空间模式更精细;③从生境偏爱性看,该类村庄最多选择中亚热带湿润区、低山区的斜坡及阳坡地带和中小河流沿岸地区,偏好分布在经济欠发达、主要道路沿线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km以内、中心城市周边20~80 km的区域;④从成因与机制看,该类村庄的分布主要受气候条件、文化资源、交通区位、评选政策等因子的综合影响,是政策导向机制和生境偏好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中国特色保护类村庄的振兴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2.
163.
通过对多层砖房的普查和抽样调查取得的原始资料,用多层砖房震害预测方法和软件进行易损性分析,给出重要房屋单体震害预测结果和群体房屋的易损性矩阵. 相似文献
164.
165.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博斯腾湖流域径流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造成气候变化,对全球资源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月降水、气温与径流关系,利用开都河流域降水、气温、径流资料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通过试算法确定网络模型结构,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对径流影响的敏感程度分析表明,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对该区域径流影响较大,且气温升高的影响更为显著,径流增加主要集中在夏季,根据区域气候模型(RCMs)推算的CO2加倍情况下西北地区气候的可能变化,预测位于博斯腾湖流域的开都河大山口站年径流量增加38.6%,其中夏季增加71.8%,冬季增加11.4%。 相似文献
166.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变传统的重视结果为过程和结果并重,是对接受式教学的变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文试图从探究式教学三个典型形式:课堂探究、课题探究和实践探究作一点精浅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67.
168.
全站仪测量误差的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站仪是在外业测量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其测量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测绘成果的质量。为了保证测绘质量,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全站仪加常数、乘常数、周期误差的分析,并通过实际检测的数据结果测出中误差,科学地评定全站仪测距的精度,方法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9.
渔业配额制度是在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所导致的渔业危机和传统的投入控制管理失效的历史背景下,基于渔业资源生态特性而构建的一种产出控制的渔业管理模式。它是在总可捕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冰岛、新西兰等国家得以成功实施。中国学者对于配额制度的法律特性持不同观点,认同其准物权的特性是主流观点。资源的生物特性以及制度的实质内涵告诉我们,无论是国际配额还是国内配额,制度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牢牢遵循不得超越总可捕量的共同义务这一要旨,通过落实有限准入、加强监管等多种手段来保障这种共同义务的履行,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0.
运用伊利石结晶度、K云母晶格常数b0、应变值τ、颗粒大小分布与矿物组合分析等低温变质指示数据对湘北杨家坪剖面中晚元古宇和下古生界的近变质作用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Kisch国际标样用于校正伊利石结晶度的测定。中晚元古宇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范围为:0.21~0.24°Δ2θ,而下古生界为0.28~0.67°Δ2θ。表明近变质作用影响了中晚元古宇和部分下古生界。按照Kisch国际标样的成岩/变质界限(0.21~0.38°Δ2θ,CuKα),将剖面划分为北部近变质带和中南部成岩带。由绿泥石化学成分地质温度计估计近变质峰期温度约为260℃。K云母晶格常数b0值变化范围0.9000~0.9045nm,平均为0.9017nm,表明近变质作用处于中压-中低压力范围。近变质带伊利石(主要是中晚元古宇)的多型为2M1型,而成岩带伊利石(主要是下古生界)的多型为2M1+1M混合类型。平均对数粒度与对数方差之积(GLR)称为对数总成熟效应具有不同的两组分布特征即近变质作用区(GLR1.88)与成岩作用区(GLR1.88),这是一个新的发现。后变质作用的构造应力不仅可产生断层,而且可引起矿物的应变,从而导致衍射峰的宽化,使得近变质带伊利石结晶度值次生变大到成岩值范畴。与剖面南部地区(长沙-澧陵-浏阳,黄土店-仙溪,沅古坪)比较,杨家坪剖面中晚元古宇和下古生界经历了中压-中低压近变质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这一结果与多数前人认为的"元古宇板溪群处于绿片岩相或亚绿片岩相或低绿片岩相而震旦到下古生界为沉积盖层"的观点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