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地下水位在非淹水期对湿地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但目前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文选择鄱阳湖典型植被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埋深10、20、40、80和120 cm)对灰化薹草形态指标、地上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灰化薹草的株高、叶长和生物量均显著降低,地下水位10 cm处理组的灰化薹草生物量为0.371±0.017 g,为地下水位120 cm处理组(0.084±0.004 g)的4.4倍;处理组间灰化薹草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由地下水位10 cm处理组的6.29±0.70μg/g增加到地下水位120 cm处理组的8.54±1.37μg/g,表明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灰化薹草面临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灰化薹草的生理生态响应综合表明,地下水位埋深20 cm以内适宜灰化薹草的生长,地下水位埋深80 cm以上的干旱胁迫会阻碍灰化薹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铜陵西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进行6次调查.结果显示:(1)浮游植物共检出6门88种,总密度变化范围为8.20×105~1.60×108 cells/L,均值为2.19×107cells/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34~27.76 mg/L,均值为9.45 mg/L,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浮游蓝丝藻(Planktothrix sp.)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2) RDA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主要受水温、悬浮物、总氮、亚硝态氮和总磷影响;(3)浮游植物隶属于22组功能群,基于功能群的Q指数表明,铜陵西湖水质整体处于“中等”状态,7月水生态状况最差,11月最佳;(4)依据候选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最终选定生物量、密度和Margalef指数来构建铜陵西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其评估结果与Q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但P-IBI评估结果(整体为“较差”状态)更为严格.本研究阐述铜陵西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并基于浮游植物Q指数和P-IBI评估其生态健康状况,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其水环境管理及城市湖泊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3.
湿地处于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具有复杂景观空间结构和变化过程的重要生态系统。遥感技术在湿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算法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能较好地捕捉破碎信息,模拟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是提取湿地信息的有力手段。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总结了随机森林算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生态学应用中的改进;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查阅了随机森林算法应用于湿地的相关文献;归纳了随机森林算法在判别湿地土地覆盖类型、预测湿地植物分布和生长、预测水鸟巢址选择和迁徙中的应用;指出了已有相关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4.
[研究目的]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已成为川西坳陷开展源储一体的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协同勘探的重难点问题;探讨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致密气成藏的关系.[研究方法]运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沉积学等分析方法,对晚三叠世须三段致密储层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分析测试数据揭示须家河组须三段储层的孔隙度分布在1.11%~...  相似文献   
35.
为了认知影响须浮鸥(Chlidonias hybridus)营巢的主要环境因素,于2011年6~7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在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对须浮鸥的巢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本次调查中共发现须浮鸥巢73个,逐巢进行了常规测量,并对须浮鸥巢址及附近无巢对照区域的生境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须浮鸥属于集群营巢,而影响须浮鸥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巢下水深、巢距植物距离、巢周明水面积、植物高度、植物密度和巢距干扰源距离.其中,前3个因素影响须浮鸥生境中食物的供给条件,后3个因素影响须浮鸥巢的隐蔽条件.须浮鸥选择巢址的条件是能提供丰富食物且具有较好隐蔽条件的生境.  相似文献   
36.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气藏已成为拓展油气勘探、发现新储量的重要领域,致密气藏发育特征及其成藏机理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运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沉积学等分析方法,对须三段源储特征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高效烃源岩和优质储层进行了判别和预测,厘定了致密气藏成藏期次和成藏模式。得出以下结论:①须三段发育成熟-高成熟湖相烃源岩,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局部偶见Ⅱ2型干酪根。发育于须三下亚段最大湖泛面附近,泥页岩体积分数在65%以上或者单层厚度较大、且1.50% ≤ w(TOC)≤ 10%时,属于高效烃源岩。②基于砂岩粒度中值识别出4期(S1,S2,S3和S4)优质储层,都属于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致密储层,中砂-细砂,粒度分布范围为0.5~0.062 5 mm,厚度一般5~10 m。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③烃源岩生排烃时间持续较长,中侏罗世开始生烃,一直持续至晚白垩世;从晚侏罗世开始排烃,早白垩世达到高峰。优质储层经历早期天然气持续充注和晚期凝析气充注,天然气充注时间要早于凝析气充注时间。形成了"断层垂向输导,先聚集后致密,晚期改造调整"的致密气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7.
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鄱阳湖独特的水文特征与潜育化的土壤环境,湿地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2011年,以鄱阳湖典型洲滩3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群落分布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水体到泥滩至阶地,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呈现带状演替,沿泥滩到阶地的方向,植物群落分别为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群落带、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群落带和篱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群落带;3种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高度与地表生物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月降水量越大,则篱蒿群落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越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能影响植物群落优势种的高度.加强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对湿地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对于了解鄱阳湖洲滩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上倾尖灭型油气藏是岩性油气藏的基本类型之一.对上倾尖灭砂体的识别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任务之一.在对比单一利用地震资料、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进行砂体识别的优缺点后, 提出运用波阻抗和瞬时相位相叠合的新方法对砂体进行识别.运用此方法, 对万昌地区水下滑塌扇内部上倾尖灭砂体进行了精细解释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钻井岩心识别沉积相类型, 结合均方根振幅属性和同沉积断层分布情况, 可以准确地确定伊通盆地万昌地区永二段水下滑塌扇的分布范围; (2)用波阻抗和瞬时相位属性联合的方法对水下滑塌扇内部上倾尖灭砂体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万昌地区WC1井附近水下滑塌扇内至少有两期最具油气勘探价值的上倾尖灭砂体.   相似文献   
39.
典型电厂海洋CO2地质储存场地选址适宜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华东和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火电、水泥和炼油等CO2排放源,但由于距离陆域大中型沉积盆地较远,限制了规模化的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工程选址。本文以华能玉环电厂为实例,开展了东海陆架盆地瓯江凹陷场地选址适宜性评估。通过瓯江凹陷CO2地质储存地质条件分析,初步圈定出了发育有利储盖层的目标靶区,并依次开展了地质安全性和经济适宜性分析。利用碳封存领导人论坛潜力评估公式,计算了目标靶区推荐储层的单位面积储存潜力;并在构建综合储集条件、地质安全性条件和经济适宜性条件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开展了GIS多源信息叠加评估,在丽水西次凹内筛选出两处较好的场地。研究对开展该区海域CO2地质储存选址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40.
多年来,绥棱县国土资源局营造环境扶持,积极引导客商投资合法开发优势矿业产业,矿业经济已形成了快速持续发展的势头。经勘查,绥棱县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地182处,22种矿产。地下蕴藏着铀、金、银、铜等十几种稀有金属,还有石材、泥炭、瓷石、煤页岩等丰富的非金属矿藏。其中,可开发利用的优势矿产和急缺矿产15种,潜在经济价值近百亿元。目前,矿山企业已发展到17家,产值突破了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