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简要介绍了几种DEM精度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详细阐述了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结合等高线回放法,对数字摄影测量所生产的DEM产品进行精度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道了常规方法小苯量~(14)C测年试验结果,说明利用国产FH-1915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器对0.5ml左右的样苯进行~(14)C年代测定,其结果能满足地质年代学要求,从而为样品量少或含碳量低的样品进行~(14)C测年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
根据VirtuoZo和MapMatrix两套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找出它们在绝对定向的方式、定向结果,以及对后续测图工作影响方面的区别与相同点,从而分析各自的优缺点,进一步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为厘定哀牢山岩群的时代和大地构造归属,选取哀牢山岩群中的花岗质片麻岩(SM-15)、花岗闪长质片麻岩(SM-22)、同变形的花岗质岩脉(SM-18)及紧邻哀牢山岩群的变质砂岩(NO-1)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其进行定年。结果显示,样品SM-15中有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2类,岩浆锆石的年龄集中于722~740Ma之间,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9.9±0.5Ma。样品SM-22中2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原岩年龄为232.3±4.3Ma;后期变质重结晶年龄为29.2±0.4Ma。样品SM-18中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7.19±0.36Ma,代表变质年龄。样品NO-1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分4组:246~276Ma、600~800Ma、800~1000Ma和1000Ma以上。以上年龄数据表明,哀牢山岩群中至少包括元古宙岩浆岩(722~740Ma)、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岩浆岩或地层(235~255Ma),以及新近纪岩浆岩(27~32Ma),是一个复杂的变质岩带,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全部属于元古宙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哀牢山岩群的主变质时代集中在27~32Ma之间,哀牢山岩群现今的面貌主要在这一时期成型。  相似文献   
25.
坡度信息是土地资源的重要属性,可为耕地质量评价、面积统计及生态修复治理等提供重要支持.本文在利用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坡度信息的技术流程基础上,对其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探讨,以便为优化技术流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6.
敏视达公司生产的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中,包含一个独立运行的雷达诊断工具软件RDASOT(雷达数据采集系统运行测试Radar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perability Test),RDASOT是专用于确定雷达数据采集单元RDA(Radar Data Acquisition)硬件状态及增强维护能力的软件,是帮助雷达保障人员进行故障诊断测试的辅助工具。RDASOT主要运用于诊断测试、标定测试和辅助维护。  相似文献   
27.
主要介绍ArcSDE的基本概况,根据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栅格数据及地理数据库存储量大的特点,讨论了ArcSDE在地理国情普查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阐述了K—T变换的原理及其在植被信息提取方面的优点。将基于K—T变换提取的NDVI结果与直接在TM影像上提取的NDVI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K—T变换的NDVI提取方法得到的结果图像纹理清晰、光谱保持能力强,对于区域植被覆盖信息提取,进而对生态环境变化、荒漠化等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针对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开展滑坡灾害大区域调查和普查时,Sentinel-1雷达数据源升降轨模式难以恰当选用,或应用场景不适宜,从而否定InSAR技术在滑坡形变识别及监测的优势等问题,本文采用时序InSAR技术,结合升降轨的Sentinel-1雷达数据源,开展不同坡向滑坡形变的识别,研究Sentinel-1雷达数据源升降轨道模式在不同坡向滑坡灾害形变识别与监测中的适用性情况,分析Sentinel-1雷达数据源不同轨道模式对不同坡向滑坡识别与监测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Sentinel-1雷达数据源对大型及以上的滑坡灾害进行InSAR滑坡表面形变识别及监测结果较佳;Sentinel-1降轨数据源更适用于识别和监测西坡向、南坡向的滑坡,Sentinel-1升轨数据源更适用于识别和监测东坡向的滑坡;采用Sentinel-1升降轨数据联合的方式,更有利于东、西、南坡向滑坡识别和监测,可以更全面识别潜在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