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01.
测震学综合应用软件系统在地震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说明了测震学综合应用软件系统的系统特点;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系统的功能;重点分析了该软件系统在地震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如在地震编目、序列自动编目、测震台网控制震级能力评定、辅助台网布设方案设计及地震现场应急等方面的应用。用户反馈的信息表明,测震学综合应用软件系统可以在地震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2.
王斌 《国土资源》2004,(5):28-30
家庭保障一直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保障形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医疗制度迅速瓦解,我国农村卫生体制基本上演变为自费医疗制度,家庭成为农村居民获取医疗、养老等生活保障的基本单位,集体经济条件下一度被削弱的家庭保障重新得到强化。家庭保障的来源通常有土地、其他经营收人、储蓄和家庭积累的  相似文献   
603.
近10多年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涝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是气象学者研究的重点。南亚高压作为夏季南亚地区对流层上部平流层底部强大而又稳定的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 它对我国夏季天气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初, 针对南亚高压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旱涝关系的研究, 就一直进行着。本文着重总结了近10多年中国内外关于南亚高压特征及其与我国旱涝的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南亚高压今后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604.
浙江东南部晚中生代上、下火山岩系(以下简称上、下岩系)中均有玄武岩产出,本文对这些玄武岩分别进行了元 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不同岩系玄武岩的主量元素均表现出富碱、富Al等特征。但微量元素存在差异,下岩 系天台和青田样品具有轻稀土富集以及Ba, Pb和Sr富集,Eu负异常,Nb, Ta, Zr和Hf亏损的特征。上岩系玄武岩的元素特征 也有差别,永嘉花坦、宁波玄坛地、新昌镜岭和永嘉镜架山等地样品的元素特征表现出的性质与下岩系样品相似,武义玄 武岩样品没有Ta, Nb亏损特征,金衢盆地玄武岩的元素特征则介于两者之间。对应的,这些玄武岩样品的同位素组成也有 明显差异,下岩系玄武岩的初始同位素组成范围为 I Sr=0.70850~0.70897,εN(d t) = -5.6~-4.1,(206Pb/204Pb) i =18.21~18.38,(207Pb/204Pb) i =15.55~15.58,(208Pb/204Pb) i =38.26~38.49,接近下岩系中酸性岩浆岩的范围,反映了下地壳物质对其岩浆源区的显著影响。上岩系玄武岩有明显差异,表现出与元素特征对应的分组现象。其中永嘉花坦、宁波玄坛地、新昌镜岭和永嘉镜架山样品 I Sr = 0.70734~0.70936, εN(d t)= -7.1~-2.1,( 206Pb/204Pb) i =18.01~18.40,( 207Pb/204Pb) i = 15.54~15.62,( 208Pb/204Pb) i=37.99~38.62, 具有富集特征, 可能来自活动大陆边缘; 而武义和金衢盆地样品的 I Sr=0.70533~0.70589, εNd( t) =0.4~3.3,(206Pb/204Pb) i =17.23~18.11,( 207Pb/204Pb) i =15.46~15.53,( 208Pb/204Pb) i =36.91~38.43,具有类似OIB特征,趋向亏损地幔端元。上下岩系玄武岩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玄武岩的物质来源有较明显的差别,且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其中下岩系玄武岩源区中可能有古老岩石圈地幔、下地壳物质和俯冲蚀变洋壳物质的贡献,而上岩系中玄武岩源区有可能是类似下岩系玄武岩性质的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和下地壳物质等的贡献。浙东南晚中生代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但不能排除岩石圈地幔拆沉的影响,具体的讨论还需要更多的岩石学和/或地幔包体资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605.
下扬子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的源区物质组成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陆块东段包括两个重要的地质块体,分别是大别造山带和下扬子地区。本研究选择下扬子地区中沿江带内出露 的洪镇、月山岩体和皖南地区的太平-黄山杂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岩浆岩的性质,反演下扬子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和 结构,并与大别造山带进行对比。Nd同位素组成是研究地壳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手段。这些岩体同位素组成有明显差异,洪 镇岩体中除二长岩外,花岗岩的εNd(t )范围是-11.6~-23.6,Pb同位素组成与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岩的范围一致 ;月山、 太平岩体的εNd(t )范围分别是-6.5~-8.2和-6.1~-8.3,黄山岩体的εNd(t )值较高,为-2.6~-3.3,它们均有较高的放射成因 Pb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性质表明,这些岩浆岩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地幔物质的贡献,可以用来反演所研究地区的地壳结构。 Nd同位素组成表明,下扬子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可能包括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古老地壳、中元古代早期增生陆壳和中元古代 晚期-新元古代新生地壳,与大别造山带地壳增生时代有很好的相似性。但两者间地壳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最重要 的差异是下扬子地区中元古代晚期新生地壳物质可能底垫于古老地壳物质之下,不同于大别造山带从下到上由老到新的结 构特征。此外,中元古代早期增生地壳物质在沿江地区可能没有分布。  相似文献   
606.
地震液化条件下地面的大变形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童立元  王斌  刘义怀  张波 《岩土力学》2008,29(8):2226-2230
地基液化条件下地面大变形是造成工程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考虑地形、地震、土层、地下水等影响因素,针对典型的岸坡场地3层土地基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FLAC3D,对可液化场地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地面大变形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临空面坡比愈大、地表坡度越陡,地基液化地表侧向位移值愈大;变坡度的场地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侧移要比单一倾斜率的场地大;地震最大加速度越大、地震持续时间越长,地基液化侧向位移、地表沉陷和隆起现象越严重;液化层的埋深、厚度以及地下水位都对地面大变形的产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07.
初游者与重游者行为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游者与重游者的行为特征对旅游目的地的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国内对于两者行为的关注,尤其是其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缺乏.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初游者与重游者行为的差异,对比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初游者与重游者在人口统计特征、旅行特征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并讨论了我国旅游者中两类人群的特有行为特征,为旅行社及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8.
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断裂活动性与地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梁雪萍  周健 《高原地震》2008,20(1):38-43
江苏及其周边地区的断裂带按其展布方向可以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4组,其中北西向、北北东向及东西向的断裂带发育时代新、活动性强,并多处切割了北东向断裂带,是该区重要的控震、发震断裂构造。通过分析现有资料认为,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具备发生Ms≥6.0级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609.
白奇玉  王斌 《地下水》2022,(1):187-190,227
独库公路巩乃斯至库车段(K774~K1080)沿途崩塌灾害频发,对公路和行车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通过现场详查以及资料收集,统计出沿途路段的典型崩塌分布,并从岩性、坡度、结构和气候四个方向作为研究区崩塌的成因进行分析.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沿途276处崩塌点进行风险分级,其中:一级(重大)的风险点共有13段,约...  相似文献   
610.
震源机制解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震源的性质及其破裂过程, 对其正确、 全面地认识可深化理解地震的孕育、 发生和演化。 而地震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建立, 不仅实现了利用地震波形信息进行震源机制解的自动反演, 更重要的是加快了反演的速度, 充分体现了提取震源信息的实效性, 从而有力地帮助震情分析、 余震趋势预测、 震后救援等工作的展开。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震源机制解反演方法, 总结了自动反演系统构建思路以及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实现, 为国内构建自动反演系统提供了可鉴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