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36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参照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序列,根据PCR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巢式PCR引物,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如何快速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巢式RT-PCR扩增获得279bp的特异性片断,阴性对照无扩增条带.巢式RT-PCR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经测序分析,结果证实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出0.1pg的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RNA.初步建立了VHSV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特异,可为VHSV的检测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2.
雪峰山中段金矿区主要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雪峰山中段金矿区内NE向和NW向主要控矿断裂带的宏观地质、显微构造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NW向断裂为NE向断裂的伴生或派生构造的构造带,NE向断裂的声发射法、动态重结晶石英粒度法、石英亚颗粒法等变形岩石差应力估算值在42.39-68.40MPa之间;而NW向断裂带则介于27.44-53.14MPa之间,声发射法、包裹体测压法推测控矿构造韧性变形时的形成深度为3704-5086m,脆性变形时为375-2944m,岩组分析说明,NE向断裂具有早期逆冲推覆,主压应力属NW-SE向应力系统,晚期正断滑覆,应力方位偏转到SSE-NNW向。  相似文献   
63.
河南省寒武系分布广泛,层序齐全,具有不同类型的沉积和古生物群。根据大地构造单元、沉积特征、古生物群面貌,地层发育及出露情况,可将地层区系划分为华北区及秦岭区,进而又可进一步划出分区及小区。  相似文献   
64.
针对某工程高填方地基,采用8 000 kN·m高能级强夯处理填土地基,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探井、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评价8 000 kN·m能级强夯处理填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得出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为10.0 m,并根据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实测结果,提出基于梅拉公式计算结果的修正系数为0.353,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5.
院格庄花岗岩体位于烟台市牟平区境内,是胶东地区燕山晚期伟德山超单元一个典型的复式岩体。本次研究针对花岗岩体内发育的辉钼矿开展Re-Os同位素测年,同时对采集于花岗岩体的新鲜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院格庄花岗岩属于高钾富碱的钙碱性岩,具准铝质-过铝质特征,是壳幔混合来源的花岗岩。此外,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17.8±5.7)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8.27±0.70)Ma,与胶东已知多个燕山晚期铜钼矿赋矿岩体特征及成矿时代一致,显示该区可能具有良好的钼多金属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66.
丁桥大型居住区位于主城东北部,被列为2003年市重点工程计划。居住区一期规划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建成后总居住人口10万人。居住区一期征迁工作涉及4个村、1个居委会,征地面积4714亩,拆迁农居1084户,安置人口4134人,搬迁企业71家,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67.
长期以来,美国海军一直在利用海洋哺乳动物执行军事任务。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动物成了美国海军一支“别动队”。它们在战场上扫雷、排雷、炸毁潜水艇、舰艇等,为美国海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高  相似文献   
68.
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根据1880年以来中国夏季的雨型、189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以及1951年以来北半球大气环流等资料,利用物理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特征及东亚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后期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偏北,黄河流域、华北一带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弱;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南移,长江流域进入多雨期,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强,黄河流域、华北地区则转入少雨期;但是2000年以来的夏季,在黄河流域、华北地区仍维持少雨的背景下,主要多雨带却徘徊在黄河与长江之间及华南、江南长江流域降水显著偏少,梅雨异常偏弱,空梅频繁出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同处在持续少雨位相和干旱频发阶段,这种同步振荡的异常现象历史上极为少见。夏季东亚环流型的特殊配置是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持续少雨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与2000年以前长江流域夏季少雨的环流背景不一样。  相似文献   
69.
成矿作用过程中赤铁矿—磁铁矿之间非氧化还原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铁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磁铁矿和赤铁矿之间的相互转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反应的发生与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一个铁氧化物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被提出,这种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对于认识和了解复杂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自然界中铁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交代结构,对BIF研究和实验学两方面的证据进行了综述,认为这种非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存在于很多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过程之中。这种赤铁矿和磁铁矿之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方面,仅靠地质作用过程中出现磁铁矿或赤铁矿现象不一定就能判别其形成流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勘探含后生赤铁矿的铁矿床提供新的找矿思路,进一步指导深埋在古风化面以下铁矿体的寻找。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