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目标追求。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系统分析和探讨了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实路径:创新政治教育,培育科学信仰;注重能力训练,提升专业素质;坚持多措并举,培养健康身心;落实学以致用,强化实践能力。唯如此,才能造就新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用新疆北部阿勒泰站1954—2010年资料,分析致灾大雪5个气候因子的概率风险。在模糊信息扩散理论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试验。试验表明,在未知理论分布的情况下,模糊信息扩散法对雪灾气候因子的概率风险分析可靠简便,缺点粗糙。进一步的理论分布分析,发现冬季大雪(≥6mm)日数、最大雪深、日最大降雪量、冬季降雪量、大于等于10cm雪深日数的理论分布模型,具有Gamma分布特征,通过α=0.001的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分析不同界限雪深日数的气候因素族的概率密度分布,发现其具有双峰型特征,不属于常规典型分布,其理论分布有待深入研究。提出的Gamma分布,分析计算的步骤、方法有实际应用价值。试验确定的具有Gamma分布特征的几个雪灾气候因子,对于从理论上认识雪灾气候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拉萨地块南缘发育了广泛的中、新生代岩浆作用,然而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南拉萨地块西部地区的研究程度还相对偏低,尤其是缺乏中生代以前岩浆活动的发现和研究。本文对南拉萨地块西部鸭洼地区新发现的中、新生代侵入岩开展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发现鸭洼地区发育了晚三叠世(210~208Ma)辉长岩和闪长玢岩、晚侏罗世(约155Ma)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始新世(约50Ma)花岗斑岩。晚三叠世辉长岩和闪长玢岩具有相对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_(Hf)(t)值分别是+1.9~+6.2和-3.0~+7.4。晚侏罗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始新世花岗斑岩则具有明显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其ε_(Hf)(t)值分别是-10.0~-5.2和-7.9~-2.7,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分别是1534~1836Ma和1297~1624Ma,分别反映了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古老陆壳物质为主的再循环作用。结合区域文献数据,鸭洼-打加错地区中生代以来由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而发生了明显的地壳增生作用,新生地壳的生长从中生代到新生代早期逐渐进行,并且具有从陆内向海沟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测报程序系列中的打印输出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输出形式,而打印笔是完成打印输出的重要部件.pc——1500袖珍机的打印笔是常出故障的部件之一.通过半年多的使用实践,我们对保证打印笔的正常工作有以下几点认识,供同行们参考. 打印笔由笔尖和笔身两大部分组成,仔细分解又由许多小器件组成:圆珠、笔尖座、塑料环、笔芯、笔胆、输水珠、外套筒等.保持每个部件都能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打印笔的正常工作. 在分析打印笔的故障之前,应首先对每  相似文献   
15.
冈底斯弧前区域地层沉积记录,对新特提斯洋消亡和印度-亚洲碰撞过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位于西藏南部札达地区的达机翁组,北邻冈底斯岩浆弧,南靠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砾岩、岩屑砂岩、泥页岩和灰岩等。沉积环境分析认为达机翁组形成于扇三角洲相环境。火山灰锆石U-Pb定年、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以及底栖有孔虫化石组合共同约束达机翁组的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始新世早期(即ca.73~49Ma)。物源区分析结果表明达机翁组物源类似于区域上分布的日喀则弧前盆地沉积,直接以北侧冈底斯岩浆弧为主要物质源区。通过与区域弧前沉积对比,为冈底斯弧前盆地海相地层时代提供制约,结果显示新特提斯洋在亚洲大陆南缘的弧前海退存在东西方向上的穿时性,即海水自东向西逐渐退出,并最终在~49Ma退出冈底斯-拉达克弧前区域。  相似文献   
16.
甘肃龙首山铀成矿带是中国内陆一条重要的铀成矿带。芨岭铀矿床是龙首山成矿带中典型的碱交代型铀矿床,蚀变种类繁多,且与铀矿化关系密切,利用航空高光谱技术可以从宏观上获取芨岭铀矿床地表蚀变、构造、岩性分布信息,为芨岭矿床及周边铀多金属矿产勘查提供依据。本文采用CASI/SASI/T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对甘肃龙首山地区芨岭碱交代型铀矿区及周围地表出露的热液蚀变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了碱性长石、赤铁矿、透闪石、中铝绢云母、高岭石、石英(硅化)等与碱交代热液作用演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矿物,并将蚀变矿物与构造、岩性等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碱性长石、透闪石、中铝绢云母和石英(硅化)等蚀变矿物分别代表了芨岭及周围地区碱交代热液作用过程中早期碱交代、中期中性交代、晚期酸性交代等不同演化阶段的热液蚀变作用;芨岭铀矿区碱交代热液作用的主要通道是区域不整合面、深大断裂、不同岩性接触带的复合体,马路沟铀矿控矿断裂的芨岭矿区段明显发育透闪石、中铝绢云母、硅化与碱交代作用相关的热液蚀变。根据芨岭铀矿床的航空高光谱遥感特征,提出了龙首山碱交代型铀矿找矿的主要预测判据。这些判据对龙首山的铀矿找矿新区预测和老矿点、异常点的新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莫合台洼地位于新疆塔城地区乌日克下亦山东段南麓莫合台洼地北部山前地带,第四纪覆盖层受基底起伏变化影响,厚度在50~200 m,其间赋存有丰富的地下水,且局部地下水中锶含量较高.本文结合基底构造分布特点对地下水运移、储集过程中水化学成分转化富集的控水作用进行分析,浅析基底构造对莫合台富锶水形成演化的影响,并结合区域构造和...  相似文献   
18.
造山带原型盆地恢复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板块构造研究的难点与前沿,对于理解造山带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原型盆地恢复的方法出发,评述了前人根据碎屑组成、元素地球化学和碎屑单矿物年代学来进行原型盆地恢复的原理、方法和效果.基于喜马拉雅造山带沉积盆地的实践,提出造山带原型盆地恢复的五个要素:盆地顶底界面、...  相似文献   
19.
用因子分析法对皮炎患者发样中微量元素Zn、Cu、Fe、Ca 的测定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人发中微量元素Zn、Cu、Fe、Ca 含量的减少是导致皮炎发病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应用因子分析法所得结论与Q 型非线性映射法统计所得结论一致,证明该法统计分析和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藏南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岩石组成与物源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高远  胡修棉  王建刚 《地质学报》2011,85(8):1343-1351
藏南宗卓混杂岩是印度-欧亚大陆早期碰撞过程的重要地质记录.本文对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石学研究.该混杂岩由岩块和“基质”组成,岩块岩石类型有砂岩、硅质岩、玄武岩、砾岩等,“基质”以未变质的黑色页岩、泥岩为主.砂岩碎屑统计显示,其碎屑成分为火山岩屑和沉积岩屑,与日喀则弧前盆地类似.砂岩碎屑锫石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