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邓津  王兰民  吴志坚  武小鹏  王峻 《岩土力学》2012,33(12):3624-3631
低黏性粉质黄土的架空弱胶结微结构,导致这种黄土在动荷载作用下呈现出强度低、震陷变形大的现象,为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提出了挑战性的技术难题。黄土结构改性是通过改变其微观结构,达到有效降低震陷变形和湿陷性等为目的。本文采用酸改性方法处理黄土,即通过加入有较强分散和胶结效果的硼化合物作为主要改性物质;加入轻质碳酸钙等填料,调整原状土的颗粒粒径级配;以磷酸稀释液调解土的pH值。对改性土样进行震陷等试验测试对比,确定最佳配方,同时分析改性前后微观结构和能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改性方法能有效改善黄土的微观结构,使得土样的震陷变形系数明显降低。并且所添加的改性原料无毒,不会对土层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82.
黄土地区强风化泥岩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强风化泥岩的室内动三轴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其动力本构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动弹性模量和阻尼发展特征,提出动力本构模型参数、动模量衰减模型、阻尼增长模型及其拟合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强风化泥岩的动力本构关系符合双曲线模型,其相关系数大于0.9935;固结围压与模型参数a值存在较好的负线性相关性;天然含水率、干密度对模型参数b值存在显著的影响,含水率越大,干密度越大,b值越小;动弹性模量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变化趋势满足负指数衰减模型;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其变化趋势满足幂律函数关系,动荷载作用下动应变的变化在一定范围之内滞后于动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83.
1976-07-28唐山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8级大地震。为什么在华北古老克拉通内部的唐山地区能够发生如此的大地震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是否会在唐山地区再次出现同样的破坏性地震值得认真研究。利用流动地震观测台阵数据和接收函数反演方法,我们研究了唐山地区60 km深度范围内的三维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由活动断裂切割的唐山断块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差异,围限唐山断块的断裂均为超壳的活动断裂;(2)唐山大震区中上地壳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壳内低速体;(3)该地区壳幔界面表现为明显的断块式隆升,与两侧相比,唐山菱形地块下方的上地幔顶部异常隆起的高度达到10 km左右,下伏的上地幔具有异常的非均匀结构;(4)唐山大震区可能有幔源物质较大规模的侵入,形成了中、上地壳内的低速体。由于较已往的研究结果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我们得到了一些以往尚未发现的有关唐山地区深部结构的异常特征;(5)首都圈地区内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地点绝非偶然,它们均与其相应的深部构造背景密切有关,这为强震发生地点的预测提供了可能。根据本文结果,我们认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主因源于上地幔的垂向运动变形及壳幔之间物质及能量的交换,区域水平向应力场为次要作用。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能够在我国华北古老克拉通地区发生7级以上强震,在唐山地区再次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值得给予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