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土地利用变化对亚热带山地红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对福建省建瓯市山地红壤的农业利用(坡耕地、茶园、桔园)、林业利用(杉木、木荷、封育)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呈现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的规律,其中木荷有机碳含量最高,茶园最小。林地随着粒径增加,土壤团聚体碳贮量呈增加的趋势,>2 mm团聚体有机碳贮量最高。土壤总有机碳增加主要受到大团聚体有机碳增加的影响。亚热带山地红壤内林地开垦为农业用地导致土壤及其团聚体中有机碳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2.
郑选军  王国强 《气象》2004,30(9):9-13
城市空气质量回归预报模型的残差分布存在着不对称现象,它是由高杠杆点引起。这些高杠杆试验点的残差存在着统计天气预报意义上的不合理性,导致回归系数L5估计的误差,从而引起预报的误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空气质量的回归诊断预报模型。实例计算说明,回归诊断预报模型要优于常规回归预报模型。进一步分析指出,城市空气质量回归预报模型的不合理性并非个别例子的特殊性所造成,而是由模型的数学特点所决定,因此城市空气质量的回归诊断预报模型具有普遍  相似文献   
143.
安徽公路工程几种常见地质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安徽省公路建设工程实例,介绍由膨胀土、软土、岩溶、崩塌滑坡引起的地质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4.
传统认为志留系巴龙贡噶尔组广泛分布于南祁连地区,近年来在其中解体出了新元古代拐杖山岩群,对其开展锆石年龄研究对了解该地层的沉积时代、物源性质以及与邻近板块的亲缘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党河南山地区拐杖山组岩群中的黑云斜长石英片岩和石英片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并讨论其地质意义。实验结果表明:由下及上碎屑锆石样品的U-Pb测年的最大沉积年龄分别为-794Ma、-746Ma和-713Ma,表明该变质地层至少沉积于-794Ma之后,在-740Ma时期伴有火山活动,并且部分地层可能沉积于-713Ma以后,时代应划归为新元古代。样品碎屑锆石以867-700Ma年龄区间最为集中,表明全吉地块与中祁连地块的基底岩系可能作为源区为拐杖山岩群提供了碎屑物质,同时响应了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通过与全吉地块、中祁连地块、柴达木地块、华北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以及扬子板块的碎屑锆石频谱对比,南祁连地区与其周缘地块以及扬子板块在元古宙时期显示了较好的亲缘关系,但其物源主要来自全吉地块与中祁连地块,而与扬子地块关联较小。  相似文献   
145.
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分布及成因年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钙质结核土的概念,并详细研究了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规律、成因年代以及钙质结核的类型。通过地质调查、试验和勘探,并参阅工程勘察报告和文献资料,分析了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埋藏和分布规律,绘制了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平面分布图及典型地层剖面图。钙质结核土分布在淮北平原河间地块、洼地及黄泛平地上,结核层的埋藏标高与地面标高变化基本一致。在剖面上,从上到下,钙质结核一般为雏形钙质结核、完形钙质结核和钙质硬磐层,其粒径和含量随深度增大而增大,在常年地下水位附近常形成钙质硬磐层;根据14C测定的年龄分析,在剖面上,雏形钙质结核、完形钙质结核和钙质硬磐层三种形态的钙质结核年龄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6.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土地供求矛盾突出,耕地资源减少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单纯对粮食产量进行分析评价难以反映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是  相似文献   
147.
淮南矿区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淮南矿区采矿引起的负环境效应,如采矿塌陷、地面沉降、矿坑排水疏于引起的岩溶土洞渴陷、地下水枯竭、矿井水和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等。论述了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煤炭开采与地质环境的互馈作用,提出对煤矸石进行卫生填埋,综合治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8.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面元法计算绕三维机翼分离流的方法。将分离面与物面之间的流体考虑为不流动的死水区,应用面元法中的总速度势法(TotalPotentialMethod)求解布置于物面及分离面上的偶极子分布及周围流场和流体力。考虑到死水区内的流速为零,因此压力一定,自由分离面上的流速与涡强不变。分离面形状通过迭代方法确定。每次迭代中,分离点位置用二维边界层理论计算得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吻合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149.
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用地分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全省粮食产量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豫东平原、豫北山前平原、南阳盆地为主要产粮区,而西部山区粮食生产力低下。农用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粮食产量的高低,而作物的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影响着农用地质量的好坏。一般来说,作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纬度地带渐变规律,现实生产力则是在土地的自然属性融入社会经济因素而导致的土地投入和利用上的差异。文章以小麦为例,主要从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2个方面阐述了造成小麦产量区域差异的原因并分析了它们对农用地分等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宁国市中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宁国市中溪滑坡是因工程切坡挖方而引起的大型滑坡。文章阐述了中溪滑坡的环境地质条件,重点讨论了该滑坡的地质特征、岩体结构、形成条件及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分析了岩土的工程性质,计算了边坡的稳定性,最后对该滑坡的治理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