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中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化同步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如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坚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2.
运用SPSS和Arc GIS分析技术,从城市职能互补和水平联系两种关联机制入手,对中原经济区2004,2009,2014年城市之间相互关联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之间职能互补性不强,且城市潜在的职能互补性不断减弱,多数城市趋于综合化发展,九大职能部门中仅采掘业表现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其他职能部门均趋于综合化发展;(2)水平联系格局以郑州和邯郸为中心,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大于其他两类区域(中原城市群以外主体区和中原经济区非主体区),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3)从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3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相互关联格局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3.
洛阳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动态演变与功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发曾  王胜男  李猛 《地理研究》2012,31(7):1209-1223
洛阳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包括生产绿地、农林地、滨河绿地、公园绿地、景观绿地、附属绿地等6种类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结构均匀比指数测度法,解析了1988~2008年洛阳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面积、斑块、空间布局结构的动态演变。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中洛阳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不同类型要素在不同时期、不同方向、不同梯度上的变化迥异。1988~2008年,滨河绿地、公园绿地、景观绿地、附属绿地面积逐渐增加,生产绿地、农林地大幅度减少;各象限、各圈层不同种类绿地的均匀比指数变化、差异很大;绿地斑块密度逐渐增大,斑块形状指数普遍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功能强度指数测度法和Huff模型等方法,评价了系统的服务功能水平,发现洛阳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水平一般,居民访问绿地的成本普遍较高,市区绿地与居民的供需关系不协调。可采用改变人口居住模式、调整绿地分布格局以及多种措施对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服务供需关系、绿地要素等进行功能优化。  相似文献   
54.
高密市国土资源局现有干部职工149人,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务审计科、规划科、耕地保护科、地籍管理科、土地利用管理科、地质矿产管理科和测绘管理科9个职能科室,辖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3个直属事业单位和7处国土资源分局、3处国土资源所。近年来,局党委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这条主线,突出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两个重点,充分发挥职能,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55.
城市体系的等级层次是不同等级的城市在体系内地位与作用的综合反映。本文论述了建立城市体系等级层次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确定等级层次的方法,并以河南省城市体系为例,分析了建立等级层次的必要性及其对城市体系功能组织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6.
城市开放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城市建设实践的新需求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在总结评价目前国内外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文章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包括概念的界定、多角度分类、多层次空间结构和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57.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而城市体系空间组织又是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依据空间组织的基本理论,采用多种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路径,结论如下:① 通过规模实力、综合实力评价模型计算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的空间组织等级,结合空间组织的均衡原则,确定以郑州为核心城市,洛阳、邯郸、信阳和商丘为区域中心城市,晋城、安阳、南阳、淮北为区域性次中心城市的等级体系;② 应用分形理论、圈层分析、缓冲区分析、城市相互作用模型等方法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具备以郑州为核心的圈层式、轴带状、核心板块网络化、组团分区的组织基础;③ 结合空间组织的等级层次和现实基础,提出中原经济区空间组织的“中心带动、圈层推动、轴带组织、核心板块网络化、组团分片”的模式选择与路径取向。  相似文献   
58.
基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C2C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选择居民消费最常见的五类店铺进行数据搜集,以店铺的服务质量为特征量,分析中部地区C2C店铺服务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从省域层次看,综合、服装类、电子类排名依次为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湖北呈现一枝独秀的状态。家居箱包类、美食类与美妆类前四位排名与综合服务质量有所差别,后两位保持不变。② 从市域层面看,省会城市、城市群核心城市、经济强市的综合服务质量较高,外围区综合服务质量较低,北部太原市周边形成低值集聚区。无论是综合还是分类服务质量均存在微弱的负空间关联,彼此之间的临近效应不明显。其中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市处于显著HL区,对周边的极化效应明显。城市空间联系特征主要呈现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辐射状模式,其中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较高。以电子、美妆类为表征的空间联系强度网络比另外三类相对复杂,且城市联系强度明显优于另外三类。从复杂网络特征看,总体上表现出以核心城市和少数综合实力强市为主的“核心—外围”空间布局结构,产生了中心度与集聚系数不相匹配的倒置现象。③ 从影响因素看,基础规模实力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城镇化质量扮演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教育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支撑,信息化起着融合助推作用,物流环境的影响在逐渐弱化,区位优势的作用有所下降,六类影响因素交织影响造成了中部市域店铺服务质量的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59.
在分析河南省国土开发的外部地域背景与内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建立“自内向外圈层式梯度开发”的空间地域结构。  相似文献   
60.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仍是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已达相当水平,利用程度较高,开发强度和密度较大。除了养活近一亿河南人外,还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还保障了城市和农村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需求。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土地需求与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