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篇 |
大气科学 | 16篇 |
地球物理 | 46篇 |
地质学 | 62篇 |
海洋学 | 2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54.
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初动半周期方法,得到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的Q值分布,探讨了该区域地震活动性与地壳内速度分布、Q值分布及地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Q值分布有两个地区存在较强烈地横向不均匀性,其一是淳化、耀县高Q值区和相邻的西安、富平低Q值区,其二是陕晋交界处的韩城高Q值区和相邻的澄城低Q值区,它们都位于不同构造单元交界、差异运动显著、新老地层交错的地区;②历史强震震中主要分布在Q值分布高、低值间的过渡带上;③Q值分布与20km深度P波速度分布有较好地一致性。上述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有深部构造背景,与区域速度场、介质品质因子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InSAR图像的最小范数法相位解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导了L^2最小范数相位解缠法的实用计算公式,应用L^2最小范数相位解缠递推算法对InSAR图像进行了计算处理,将L^2最小范数相位解缠法的计算结果与Goldstain枝切法相位解缠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小范数相位解缠法具有收敛快、计算结果精度高等优点。经过6次递推后,获得与Goldstain枝切法基本相同的结果。最小范数相位解缠法出现残差点较Goldstain枝切法少,图像较Goldstain枝切法光滑。 相似文献
56.
57.
58.
利用陕西省地震台网的资料研究了1998年1月5日陕西泾阳Ms4.8地震前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前其时间分布形态为持续低值异常—恢复—再次下降—拉锯式回升—发震。并对波速比异常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9.
60.
本构模型是描述泥石流流变特性的关键,也是决定其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准确性的核心问题之一。泥石流流体属多相混合物,现有的研究已证实其存在剪切增稠或剪切变稀的现象,传统基于Bingham及Cross线性本构关系的数值模型难以准确描述泥石流流变特性。文中探讨了Bingham模型在低剪应变率下的数值发散问题,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框架上建立了整合Herschel-Bulkley-Papanastasiou(HBP)本构关系的稀性泥石流动力过程三维数值模型。相比传统基于浅水波假设的二维数值模型,所述方法从三维尺度建立SPH形式下的泥石流浆体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并进行数值求解,可获取泥石流速度场时空分布及堆积形态,同时采用HBP本构关系描述泥石流流变特性,能在确保数值收敛的前提下反映泥石流流体在塑性屈服过渡段及大变形状态下应力?应变的非线性变化。为验证提出方法的合理性,结合小型模型槽实验观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