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In this study,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radar refractive factor (Z) observed with an X-band Doppler radar in Jurong on July 13, 2012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a stratiform cloud precipitation process were simulated using the SimRAD software,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each impact resulting in the bright band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In the simulation, the parameters inputted into SimRAD were updated until the output Z profile was nearly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 The input parameters were then deemed to reflect real conditions of the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wider (narrower) and brighter (darker) bright band corresponded to a larger (smaller) amount, wider (narrower)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larger (smaller) mean diameter of melting particles in the melting layer. Besides this, radar reflectivity factors under the wider (narrower) melting layer were lager (smaller). This may be contributed to the adequate growth of larger rain drops in the upper melting layer.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radar bright band showed that a drastic increasing of the complex refractive index due to melting led to the largest impact, making the radar reflectivity factor increase by about 15 dBZ. Fragmentation of large particles wa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making the value decrease by 10 dBZ. The collision–coalescence between melting particles, volumetric shrinking due to melting, and the falling speed of raindrops made the radar reflectivity factor change by about 3–7 dBZ. Shape transformation from spheres to oblate ellipsoids resulted in only a slight increase in the radar reflectivity factors (about 0.2 dBZ), which might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few large particles in stratiform cloud.  相似文献   
122.
破山银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变质碎屑岩大型银矿床,研究此类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扼要地阐述了破山银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原生晕异常与成矿的时空关系,通过对原生晕异常的成晕元素组合、产出状态、内部结构及异常形成方式的研究,建立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3.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指示成矿物质来源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各期岩浆岩、岩脉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对围山城成矿带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着重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4.
利用计算机编程和信息处理技术,开发榆林市18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和数据分析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显示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数据;自动监控报文传输和蓄电池状态;对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高温、大风、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自动报警;查询统计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和历史资料,并利用AnyChart控件和SURFER软件自动生成图像图表文件。  相似文献   
125.
青藏高原东南缘温、热、沸泉及喷气孔等地热显示以数量多、分布广为特征,大多数温泉沿块体边界及活动构造带出露,是研究川滇地区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理想的场地。针对区内817组温泉水化学资料,选用4种地球化学温标计算了热储温度并选取可能的热储温度,利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确定以热储温度表达的浅层地热场。结果显示,浅层地热场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藏东昌都-波密构造区、松潘-甘孜构造区及红河断裂带以西三江构造区地热异常显著,滇中及滇东地区浅层地热异常不明显,云南地区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特征。通过与地幔速度结构、氦同位素、花岗岩分布及壳幔热流结构对比发现,腾冲火山区、通关-宁洱火山区、松潘-甘孜地块的香格里拉和康定地区,以及汶川地区浅层地热异常与地幔软流圈上涌有关;而地热异常区内壳幔热流比值(Qc/Qm1)高的地区则与花岗岩放射性成因热有关。近年来的强震(Ms≥6.0)震中绝大部分位于地热异常区之间的过渡区域或地热梯度带上。深部流体作用及岩石圈热结构不均一性对强震的孕育过程有重要影响,可能是触发大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6.
金矿尾矿成份较为复杂,既包含固体组份又包含液体组份,通常包含氰化物、氯化物以及金银铅锡汞等重金属污染物,其中氰化物为主要污染物。目前,我国金矿尾矿库的环境安全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127.
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的Ghulkin冰川是距离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最近的典型冰川之一,其冰川的进退变化影响着喀喇昆仑公路改建工程的线路设计与工程施工.为了追溯Ghulkin冰川的活动历史和查明近期进退变化,对过去200 a的相关文献和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开展了2008-2011年野外定点观测,总结与分析了Ghulkin冰川冰舌的活动历史与近期变化.研究表明:Ghulkin冰川在1885-1980年近百年间经历了3次前进和3次后退,在此期间冰川波动了625 m;1913-1925年冰川处于显著的前进状态,1966-1978年冰川有小段距离的前进;2008-2011年K676+660处泥石流沟道逐年抬升,2011年南坡冰川融水由K676+660改道至K676+450;2010年的南坡冰舌较1994年后退了300余米,2011年的南坡冰舌较2010年后退了15.066 m,可见在2010-2011年期间冰川处于局部短期后退状态. 中巴公路冰川泥石流等灾害不但受区域气候的影响,而且还受冰川变化的影响.未来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冰川的强烈消融和后退,冰川融水携带大量冰碛体,形成大型的冰川泥石流,对公路的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8.
王云 《陕西气象》2005,(2):36-37
系统在Windows 98/2000环境下使用VB6.0开发。程序力求简单快捷、易于操作,注重可靠性及安全性,在防雷工程设计中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使用该平台,不仅节省了防雷工程设计人员大量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是推动防雷设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9.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城市作为工业、建筑、交通的载体,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主要源头,需要改变传统城市发展的模式来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对南京市的建筑、交通、工业3个方面CO2排放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建筑方面,主要以民用建筑的电耗和热耗来计算南京建筑的碳排放总量。在交通方面,主要根据对交通碳排放有主要影响作用的因素,借助低碳城市模型,运用能源折算法计算交通碳排放总量。在工业方面,仍然采用能源折算法,运用低碳工业模型,计算南京工业碳排放总量。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碳排放目标,提出南京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0.
使用AFS - 82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运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了腾冲火山区的大滚锅、叠水河两温泉各水样中的微量元素As、Sb,研究探讨了同时测定两种元素过程中的仪器最佳条件设置.在21天的连续采样检测中,每天绘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As≥0.999 6,Rsb≥0.999 5,检测结果为:大滚锅水样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