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象山港特定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年际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秀宁  王云龙 《海洋通报》2014,33(3):293-298
根据1988及1992年浮游动物月度海上调查数据,并结合1980、2000和2007-2009年已报道的浮游动物调查结果,研究了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长期变化。分析发现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从1988年至1992及2000年表现出下降的年际变化,其生物量的峰值模式呈由冬季向夏春季的转变趋势;桡足类的生物量和丰度在1988年和2007-2009年间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但生物量峰值发生了由冬季向夏春季的转变;冬春季典型优势种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的优势地位表现不稳定。  相似文献   
32.
薛红喜  李琪  黄瑜  王云龙  吴东丽 《地理科学》2014,(11):1393-1398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克氏针茅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RECO)和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进行观测,探讨土壤环境因子对GEP、RECO、NEE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2010年,克氏针茅草地生态系统GEP、RECO、NEE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峰值变化规律,2010年表现出了更强的固碳能力。土壤环境因子与克氏针茅草地生态系统GEP、RECO、NEE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温度对碳通量组分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土壤水分;土壤环境因子对GEP、RECO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对NEE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晁敏  王云龙  沈新强 《海洋科学》2011,35(12):48-55
采用静水试验法, 模拟研究了电厂温排水排放导致的海水升温和余氯残留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存活的影响。试验水温设4 个梯度: 18、22、26、30℃, 余氯设6 个浓度水平:0.025、0.05、0.1、0.2、0.4、0.8 mg/L, 同时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 每一个水温条件下的余氯浓度均设3 个平行样本, 取黑棘鲷初孵仔鱼进行试验, 试验共进行96 h 观测。试验结果表明, 当水温升高至30℃时, 对仔鱼的存活会产生显著性影响, 24 h 的死亡率为23.4%, 48 h 的死亡率骤升至98%, 而18、22、26℃ 3 组96 h 时死亡率均未超过10%。24 h 时4 种水温条件下余氯对黑棘鲷仔鱼的LC50 值分别为0.816、0.460、0.433、0.319 mg/L, 可见水温升高会增强余氯对仔鱼的致死效应, 而随着时间延长, 余氯对仔鱼的LC50 值进一步降低, 至96 h, 其值分别为0.242、0.211、0.140、<0.025 mg/L。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水温由26℃升至30℃时, 或当余氯浓度高于0.2 mg/L 时, 或曝露时间超过48 h, 均会对黑棘鲷初孵仔鱼产生明显致死效应, 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水温、余氯、曝露时间对仔鱼死亡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 0.05), 且水温-余氯、水温-曝露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 0.05)。  相似文献   
34.
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室内模拟了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 对Cu、Pb的生物富集,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文蛤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文蛤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bioconcentration factors)、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得到的Cu、Pb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1为4.6333—72.3754;K2为0.0512—0.0798;BCF为60.7646—1414.9634;B1/2为8.69—13.55。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对重金属Cu、Pb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比较结果得出,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外部水体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文蛤对Cu富集能力大于Pb;Cu在文蛤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大于Pb;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Cu、Pb的含量CAmax随着外部水体中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暴露条件下双箱动力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应用于文蛤的富集动力学研究的,仍需要进一步开展不同条件下实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5.
华北平原典型地段地面沉降演化特征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系统之一,地面沉降问题突出。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多样、地质条件差异性显著和人类开采活动强烈,使得该地区地面沉降成因机理复杂。本文采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监测地面沉降灾变过程,分析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发展历史和现状。结合应力-应变图解法及土工实验研究地面沉降差异性特征及滞后变形成因机理。取得了以下关键认识:(1)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沉降主要分布在平原区第四纪沉积凹陷,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特点。地面沉降空间发展部分受到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控制。在沧县隆起区,地面沉降也比较发育,主要原因是沧县隆起在第四纪时期构造运动相对不活跃,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系;存在与构造走向一致的3期古河道,该地区赋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并被大量开采。(2)地面沉降发生发展与地下水开采历史密切相关,沉降主要压缩贡献层随地下水开采层位变化而变化。北京平原100 m以深地层对地面沉降贡献呈增加趋势。天津平原目前地面沉降的主要贡献层来自300 m以下地层。(3)气候干旱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同时增加了地下水的开采,因而是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间接驱动因素。高层建筑荷载、基坑降排水、地热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4)地面沉降具有很强的滞后性,最大滞后时间可达25年。除了渗透固结成因以外,土体蠕变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更新世地层在不同荷载下,蠕变特征明显。沧县隆起晚更新世地层次固结可达到总变形28.3%。(5)土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变化模式对土层变形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埋深地层在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弹性、黏弹性、黏弹塑性)。浅部含水组呈现以弹性为主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36.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系地层十分发育,囊括盆内煤炭产、储量的99%以上。以往的资料多局限于盆地边缘,且常因煤的演化程度低、煤系分布范围不明而对找气前景不甚乐观。笔者根据新近的地质、地震和部分室内分析鉴定成果认为:“准噶尔盆地具有形成天然气的有利条件,找气前景较好”。这里试抛浅见,以期在能源勘探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7.
蒋玫  王云龙 《海洋与湖沼》2007,38(4):351-355
采用1999年6—8月间在东海(26°30′—32°30′N、121°00′—128°00′E)的日本鲭和鱼卵仔鱼综合调查资料,对鱼卵仔鱼的数量分布的生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平面分布与水文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鱼卵分布范围较仔鱼要大,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南部近海的鱼外渔场,鱼仔鱼则在近海的长江口外渔场分布较多。日本鲭仔鱼的摄食对水温盐度的要求较亲鱼产卵的水文环境要严格许多,鱼产卵受水温和盐度的影响控制较仔鱼的育肥更为显著。两种鱼卵仔鱼数量平面分布状况与黄海冷水、江浙沿岸流、台湾暖流以及黑潮在本区运动消长而产生的温、盐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日本鲭和鱼的鱼卵数量随着浮游动物丰度减少而逐渐增加,鱼仔鱼的数量则随着浮游动物丰度的增加而增加,浮游生物饵料生物的变动对鱼卵仔鱼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基于CT成像技术的白云岩储层微观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是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主力勘探产层之一,是一套受丘滩体发育和桐湾II幕表生岩溶作用共同控制的储层。灯四段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相较于台缘带灯四段孔洞型优质储层连续发育的特征,台内区丘滩相沉积不足、岩溶作用效果变差,储层厚度减薄,品质降低,常规手段在对此类储层性质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应用X射线CT扫描成像与数字岩心技术,以川中磨溪—龙女寺台内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白云岩岩溶储层为例,将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喉道,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储层系统表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溶蚀孔隙、溶蚀孔洞、裂缝相间发育,裂缝切割相邻孔洞对提高储层连通性具有重要作用。孔喉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孔喉半径、长度、体积等参数共同决定了储层品质,孔隙发育数量及孔径分布特征决定储集空间大小,喉道发育数量、喉道半径、单喉道长度分布情况影响储层中孔隙沟通能力即决定了储层有效性。磨溪东—龙女寺台内区裂缝发育区孔洞型储集空间是台内优质储层关键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9.
青藏高原Soumi-NPP和MODIS积雪范围产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oumi-NPP(Soumi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卫星作为接替服役超期的Terra、Aqua卫星,其积雪范围产品在青藏高原的精度尚未被评价。以Soumi-NPP积雪范围产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台站点数据并结合更高分辨率的Landsat-8 OLI数据,评价该产品的精度,并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积雪范围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气象台站进行数据验证时,NPP、MOD与MYD三种积雪范围产品的总精度均较高,但三者积雪漏分误差都较大,其中MYD的漏分误差最大,为64.2%;当雪深小于5 cm时,三种积雪范围产品的积雪分类精度都较低,雪深大于等于5 cm时,NPP积雪范围产品的积雪分类精度最高,为82.3%,MOD与MYD的精度分别为77.1%和69.4%;利用Landsat-8 OLI数据验证时,Soumi-NPP积雪范围产品的Kappa系数最高,其均值为0.707,为高度一致性。而MOD10A1与MYD10A1的Kappa系数较低,分别为0.476与0.557,为中等一致性;Soumi-NPP积雪范围产品的Kappa系数大多在0.6以上,精度比较稳定,而MODIS积雪范围产品的Kappa系数波动较大,精度稳定性较差。Soumi-NPP积雪范围产品相较于MODIS积雪范围产品,其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为准确监测青藏高原积雪范围提供了一个更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40.
木寨岭板岩隧道塌方的结构失稳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龙  谭忠盛 《岩土力学》2012,33(Z2):263-268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穿越板岩地层的隧道工程,由于板岩的独特性质,板岩隧道工程问题多发,塌方是较为频发的现象之一。通过对木寨岭隧道塌方现象的分析,研究板岩隧道塌方的工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板的稳定理论探讨板岩塌方现象的发生机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塌方现象的关键措施,并通过现场实际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板岩的层状特性及初期支护跟进的不及时是发生塌方的根本因素,预防塌方现象应从这两点加以入手。木寨岭隧道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证明对于板岩隧道塌方原因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选取较为准确,对类似隧道工程塌方的预防及治理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