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8篇
测绘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值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在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和组织筹备下,中国土地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匕海成功召开。这次会议以“土地整治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全面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核心,开展学术研讨,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学术观点,集思广益,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整治,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2.
今天,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听取了12个重点抽查核实工作组的汇报。应该说,大家准备得很认真、充分,讲得都很好,反映了很多情况,各具特色,会开得很成功。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3.
经部批准,我们召开2010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汇总分析2010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情况,部署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同时,全面总结"十一五"地籍管理工作,分析把握形势,研究部署"十二五"特别是2011年地籍工作,培训地籍管理相关业务。  相似文献   
24.
(2010年12月19日)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们值得纪念的日子。老领导、专家学者们满怀对土地学会的厚爱,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畅谈友情、建言献策,讲的都很好,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中国土地学会于1980年11月成立,至今已整整30年了。30年来,中国土地学会在以赵修为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以边疆为理事长的第二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25.
这次座谈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就要圆满结束了。两天来,冷宏志同志、冯文利同志通报了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情况、全国宗地统一编码及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工作进展情况;河北等11个典型地区在大会上作了工作交流;大家到都江堰市现场考察了发证工作情况;会议还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反映,会议内容丰富,各项议程紧凑。  相似文献   
26.
按照部今年重点工作布局安排,经部批准,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实地考核工作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部长办公会议精神,对集中评审工作进行回顾和小结,对实地考核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参加今天动员部署会的,既有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参与实地考核的同志,  相似文献   
27.
在当前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破解“两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国土资源宏观调控,做好用地服务保障工作,按照部党组总体部署和今年重点工作布局安排,前一时期,部深入研究了改进和加强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  相似文献   
28.
汶川MS8.0地震的地表破裂出现在中央和前山2条断裂上,分别形成了235km和72km长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而且地表破裂表现出复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文中选取了中央断裂上虹口乡桐麻坎和擂鼓镇石岩村2个地表破裂点,通过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分析其地表破裂方式。桐麻坎的白沙河河床上4条右阶斜列的主破裂西南侧发育了一条反冲断层坎,精细地形测量反映出了破裂带内的断块特征与破裂过程中的地表掀斜;擂鼓镇石岩村逆冲破裂前缘的2条次级断层形成叠瓦式结构,地貌上表现为挠曲和其上部的地震鼓包。该两点地表破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表明,本次地震在龙门山中央断裂上的破裂方式以逆冲为主,兼有右旋走滑。这一结果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哈佛大学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此外,桐麻坎和石岩村横切破裂带的地形剖面显示出不同的地表掀斜方向,这种不一致主要由于前者位于断裂挠曲后缘,后者位于断裂挠曲前缘  相似文献   
29.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   总被引:90,自引:15,他引:7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大地震。发震断裂为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可分成2条,分别出现在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彭县-灌县断裂上,前者破裂长度约200km,后者破裂长度约80km。本次地震的最大垂直和右旋水平同震位移出现在都江堰市虹口乡附近的映秀-北川断裂上,分别为(5±0.2)m和(4.8±0.2)m。破裂带南段出露的地表断层产状为N32°E/NW∠76°,其上的侧伏角为S75°~80°W,反映了该次地震在南段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少量的右旋走滑分量  相似文献   
30.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白沙河段破裂及其位移特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特大地震。这次地震在地表形成2条地表破裂带,主破裂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发育,长约240km;次级破裂沿龙门山前山断裂发育,长约72km。白沙河破裂带位于中央主破裂带的南端,沿都江堰市北约11km的白沙河河谷展布,长14km。该破裂带几何结构复杂,多条短小破裂或斜列或平行或斜交组成破裂带,总体走向N50°E,但几乎每条次级小破裂走向都不与平均走向一致,在0°~90°之间变化。同震位移沿该破裂带也同样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总体以NW盘逆冲为主,最大垂直位移为6.5m,局部存在反冲断层挠曲坎;走向滑动以右旋为主,最大水平位移为4.8m,局部存在左旋位移,而且同震位移分布特征与白沙河破裂带的几何展布特征密切相关。该破裂带北段出露的地表断层产状为40°/NW∠76°,其上的擦痕有2组,侧伏角分别为75°SW和80°SW,不仅反映了该次地震在此段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少量的右旋走滑分量,还反映了该次特大地震包括了2次破裂事件。分析破裂几何和同震位移分布特征得出如下认识:1)破裂面从震源深度的低角度逐渐向地表转化为高角度,迫使垂直断层走向的水平缩短转化为隆起的垂直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