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质学   12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会理—会东及邻区中元古代沉积盆地为一继承性裂谷盆地,盆地内堆积了东川群。由于受后期构造作用的影响,盆地内东川群地层呈块断产出,可具体分为会理块、会东块和东川块。会理块夹持在绿汁江断裂和滥坝-易门断裂之间。东川群主要于通安和黎溪地区出露,可分为四段①,...  相似文献   
112.
金顶铅锌矿床相关地质问题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牟传龙  余谦 《矿物岩石》2004,24(1):48-51
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同时也是大型黄铁矿、大型石膏和天青石矿,对其成因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热液充填交代型、层控后生型矿床、同生沉积矿床和喷流(热水)沉积矿床等观点,尤以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要分析矿床的成因,探明其相关的地质问题,如矿区地层和沉积相、赋矿层位和灰岩角砾岩的成因等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研究和讨论该矿床成因和类型的前提条件。在大量充分搜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野外的实际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对在研究矿床成因时不可忽视的一些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金预铅锌矿床赋存于景星组(K1j)和早第三系云龙组中,并受后期推覆断裂的控制;赋矿层位地层的古环境为极浅水环境(河湖和盐湖环境);所发现的证据更支持金顶铅锌矿属后生充填型层控矿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3.
本文为笔者根据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200余篇与沉积学相关的论文摘要综合编写而成。评述了当代沉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发展主要,主要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及混合沉积的环境变化及其演变;沉积盆地分析与大地构造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冰川事件沉积学;全球变化沉积学;环境沉积学;资源沉积学;生物礁及白云岩成因;碳酸盐成岩作用等。重点阐述了现代沉积学研究应向多学科交叉渗透、多种高新技术的引用和多领域应用的方向发展。未来沉积学研究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依托的环境、气候和资源为服务对象,才会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4.
云南兰坪盆地攀天阁组火山岩的Rb-Sr年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牟传龙  余谦 《地层学杂志》2002,26(4):289-292
云南兰坪盆地是三江造山带非常重要的沉积盆地 ,对该盆地的构造属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 ,原因之一是对发育在盆地范围内的一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没有确切的年龄数据 ,从而造成对火山岩的性质和构造背景认识上的差异。采用 Rb- S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出露在兰坪盆地剑川马登剖面攀天阁组的流纹岩的年龄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火山岩的平均年龄为 2 36± 32 Ma的数据 ,结合接触关系和上下地层的时代 ,认为攀天阁组的时代归属为中三叠世 L adinia期  相似文献   
115.
谈谈丘状层理与风暴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有关风暴流和风暴岩的新理论、新概念引入我国地学界以来,我国在风暴沉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出现了一系列有关风暴沉积或风暴岩的专著、论文和科研报告。丘状交错层理(或称丘状层理,下同)作为一种风暴事件的指示性沉积构造也为我国一部分沉积学者所接受,并把丘状层理作为水深和环境的特征标志。实际上,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这种概念或认识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本文企图综合国内外近  相似文献   
116.
序言前陆盆地是由板块碰撞引起侧向挤压,进而形成冲断推覆体(thrust mass)加载于大陆边缘,使大陆地壳周缘前陆隆起(peripheral forebulge)形成的一种不对称盆地,它的一侧与发育周缘前陆隆起的克拉通大陆为邻,另一侧靠近冲断推覆体。靠近冲断推覆体侧的一端主要发育陆源碎屑沉积,而靠近克拉通大陆的一边则发育成为碳酸盐台地。由于碰撞后大陆岩石圈的持续俯冲,造成冲断推覆体跨过先前被动大陆边缘,进而向克拉通陆内迁移发展,致使碳酸盐台地最终全被陆源碎屑掩埋。最初,冲断推覆体位于海平面之下,随着冲断推覆体叠加而成山链,加载于大陆边缘薄的外部地壳之上,沿缝合线形成一个深而狭长的边缘海槽地,接受陆源泥和深海沉积物沉  相似文献   
117.
峨眉山地幔柱沉积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晚二叠世上扬子区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峨眉山地幔柱事件,该事件的火山产物为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地幔柱事件的沉积与构造演化、火山活动过程中的沉积特征及沉积响应等研究表明,峨眉山地幔柱经历了岩浆深部活动、火山穹窿形成、火山喷发及地壳下沉等多个阶段。地幔柱除造成火山喷发外,还引发了很多与之相关的重要事件,如火山穹窿形成、地震、海啸及热液活动等,造成的沉积响应有沉积物同生滑动、热液沉积及风暴沉积等。其中,茅口组疙瘩状团块灰岩及其相关特征是沉积物同生滑动的结果,茅口组-长兴组中的燧石是岩浆分异的热液沉积,茅口组地层中的泥质及其中粗碎屑为风暴沉积。茅口组及吴家坪组杂乱沉积与地震活动有关,或许可以称之为“震积岩”。  相似文献   
118.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盘龙洞生物礁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本文对宣汉盘龙洞上二叠统生物礁古油气藏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以及压溶和溶解作用等。根据岩石中胶结物的胶结结构和矿物特征,初步判断该生物礁主要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渗流潜流环境、海水与淡水混合带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该区的白云岩主要是混合白云岩化形成的。值得强调的是,该区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对该生物礁岩石孔隙度的增加贡献很大,提供了良好的油气储集空间,这对恢复该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历史,以及油气勘探和评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东北地区在地表露头上目前发现的长兴组生物礁以盘龙洞、通江铁厂河和羊鼓洞生物礁为代表。野外和室内综合研究表明:盘龙洞生物礁发育完好,生长有大量骨架岩,而羊鼓洞生物礁骨架岩几乎不发育,以障积岩为主夹少量粘结岩;盘龙洞骨架间充填物为生物碎屑和砂屑为主,泥晶灰泥很少,而羊鼓洞以生物碎屑和方解石灰泥为主;盘龙洞生物礁普遍发生了白云岩化,而羊鼓洞白云岩化极其微弱。通过盘龙洞与羊鼓洞生物礁对比研究,认为两者非同时形成,羊鼓洞生物礁早于盘龙洞,生物礁有由台地向盆地迁移趋势,其成礁模式为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型缓坡模式。  相似文献   
120.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盘龙洞生物礁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宣汉盘龙洞上二叠统生物礁古油气藏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以及压溶和溶解作用等。根据岩石中胶结物的胶结结构和矿物特征,初步判断该生物礁主要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渗流潜流环境、海水与淡水混合带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该区的白云岩主要是混合白云岩化形成的。值得强调的是,该区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对该生物礁岩石孔隙度的增加贡献很大,提供了良好的油气储集空间,这对恢复该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历史,以及油气勘探和评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