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空间语义的地质剖面自动连接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地质剖面图完全自动连接的准确性较低。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语义关系的空区域搜索算法,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将专家知识应用于剖面连接过程,实现了融合人工编辑的剖面自动化连接方法。该算法通过读入交互结果获得专家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剖面地层进行自动化连接。通过语义分解的策略,可以针对实际情况任意组合需要的连接命令。  相似文献   
32.
利用MATLAB强大的分析能力,基于北京房山岩溶区浅层节理裂隙数据的进行性半自动化的统计与分析,绘制浅层节理裂隙玫瑰花图,并提取深层构造的走向线,最后与深层断层、向斜与背斜等构造进行拟合。拟合结果显示,北京房山岩溶地区浅层节理裂隙的统计走向与深层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北东向与北西向两条主构造方向的拟合误差分别为6.4%和2.1%。这一误差远小于设置的15%的误差容限,表明此代码在利用预测深层构造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与潜力,能够为野外数据的分析统计提供简洁有效的帮助。但方法的有效性,仍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3.
基于投影体积与八叉树的三维网格模型体素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八叉树结构生成三维多边形网格模型的体素表示,提出了基于投影体积判断体素是否位于模型内部、再利用6-邻接关系快速准确获得模型内部体素的方法,避免了Flooding方法在处理内部封闭空腔时产生的错误.实例测试表明,该文提出的体素化方法能正确处理内部含有空腔的模型,并且效率较高,在三维GIS、地学建模和CAD等体图形学相关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金毅  郑德顺  潘懋  张璐 《地质学报》2011,85(9):1519-1527
矿化作用往往是地质事件及局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矿体空间形态复杂多变、矿石品位呈各向异性、尺度不一的非线性空间变异模式.传统方法无论是在矿石量的计算方面还是在矿块内平均品位的确定上都存在多种误差,并且无法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及直观表达.文章以安庆铜矿中心矿区为例,采用对数块kriging与三维地学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揭示了葛泉煤矿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发育, 且其南翼比北翼更为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 指出了影响该矿南翼瓦斯涌出异常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地质构造; 研究了该矿南翼瓦斯地质特征, 并提出了用地质构造特征预测瓦斯涌出异常区的建议和技术措施。这对该矿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利用细颗粒热释光技术对渭南剖面重要地层界线处的 7个样品进行了年龄测定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发表数据利用多项式回归方法建立了渭南剖面高分辨率的古气候时间标尺 ,其中S0 /L1- 1,L1- 1/L1- 2 ,L1- 4/L1- 5 ,L1- 5 /S1,S1/L2的界线年龄分别为 1.1,2 .5 ,5 .1,7.6 ,12 .8ka ,除了L1- 4/L1- 5的界线年龄与氧同位素 3阶段的起始年龄差距较大之外 ,它们与SPECMAP深海氧同位素 5以上各阶段的界线年龄可进行较好的对比 ,而L1- 4/L1- 5的界线年龄与北太平洋风尘记录的氧同位素年龄却有很好的一致性 .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南海西南部印度尼西亚纳土纳群岛西侧西纳土纳盆地走滑构造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分析,并结合切片和剖面特征对走滑构造进行了刻画。研究表明盆地中部中新世晚期发育北西向右旋走滑构造,由南东向北西,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其平面、剖面特征及活动强度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东段平面上为平直的、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和雁列断层组,剖面上为花状构造;中段平面上为S型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和雁列断层组,剖面上为花状构造;而西段平面上为雁列构造,没有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剖面上主要为断阶组合。推测走滑构造的分段性受走滑强度、断层几何形态和盖层厚度的影响,并对圈闭形成和油气运移、聚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赵增玉  潘懋  潘赟  张志虎 《地质论评》2010,56(2):299-304
本文以内生金属矿床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为基础,以分级预测体制的思想为指导,认为在成矿理论指导下提出的各级预测体制对应的宏观地质标志是连接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与GIS成矿信息的纽带,并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触发机制和金属大规模堆积三方面,分别说明了各级预测体制及可能利用的宏观地质标志,最后通过研究目前广泛使用的GIS评价方法,初步建立起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应用于宏观地质标志矿产预测的GIS预测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39.
滹沱河上游水系变迁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懋 《地理学报》1995,50(4):377-384
本文着重讨论了滹沱河上游水系变迁的三个争议较大的问题。研究表明:(1)阳武河袭夺问题是不存在的,其干、支流分别沿NW和NE两组性质不同的构造发育而成;(2)奇村宽谷在更新世期间曾长期作为滹沱河汊道与界河铺峡谷并存,后因西部山地河流的超补偿堆积而最终断流。(3)滹沱河是一条先成河,自上新世末形成以来,其总的流路并未改变。石岭关风口早于盆地而形成,可能是一条更古老的河流所造成。  相似文献   
40.
鲜水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方面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又有着重要的差别。由于这两条断裂带都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的北东边界,同属川西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断裂的几何格局、活动方式和地震活动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在菱形块体自北西向南东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其东部受到四川地块的阻挡使得块体边界的位移呈现由北西向南东递减的趋势,进而造成了两条断裂带在地震活动性方面的差异。根据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已有成果,我们认为,断层的活动方式、滑动速率以及变形和变位的调整方式等运动学特征决定了两条断裂带在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特征,而这些又与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及与周围断裂的组合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对两条断裂带的对比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每条断裂有更好的理解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