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11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近代大陆架海侵式沉积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近代大陆架调查证明,表层沉积物形成及分布的基本规律是:由岸向海呈内细外粗“三带式“;中国近代大陆架也不例外。对其成因机理,前人做过大量的工作。本文试以南海大陆架北部近代沉积物沉积学研究为主,拟阐明“三带式“是海侵式沉积模式基本特征的观点,以便为古代海相碎屑岩地层研究提供“将今论古“的类比依据。  相似文献   
192.
杭州湾二维盐度扩散问题的一种数值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杭州湾二维盐度扩散问题的一种数值解法。数学模型选用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扩散方程组成的偏微分方程组,以二维特征偏心差分格式方法计算了两个潮周期的流速与盐度分布,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供研究较大海湾盐度及污染扩散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3.
鲈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豆饼替代部分鱼粉的适宜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家财  陈学豪 《台湾海峡》1995,14(4):418-421
本文根据实验探讨了在最适蛋白质含量下配合饲料不同的豆饼含量替代鱼粉对鲈鱼生长的影响。经40d的试验结果表明;用鲈鱼的相对增长率、体长相对增长率、饲料系数和饲料的蛋白质消化率来衡量,鲈鱼人工配合饮料中用15%以内的豆饼含量替代鱼粉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4.
黄海区太平洋鲱鱼(Clupea pallasi)目前为黄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但世代波动大影响产量。在研究发育与人工增殖的实验中,静水孵化率低,特别在静水发育中的胚胎,位于卵块中间或底层的卵,自尾芽期后即开始不同程度的发育缓慢或停止发育。只有卵块边缘的卵或孤立的卵,才易发育与孵化。其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95.
闽江口的盐、淡水混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盐、淡水混合比的概念研究闽江口的混合状态,并确定了分层、部分混合、高度混合3种类型的分类指标。研究表明,闽江口主要水道的盐、淡水混合以部分混合为主,其次是分层,高度混合出现的机率较少;盐水异重流发育良好,混合状态的变化与潮流速的变化不相一致;盐水入侵时混合比相对较小,后退时相对较大。闽江口是一个径、潮量比值较小的强潮河口,按照一般规律,其盐、淡水混合应该出现高度混合型,但在闽江口的主汊道中发生  相似文献   
196.
A plane strain analysis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Biot's equation i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wave-induced response of a poro-elastic seabed with variable shear modulus.By employing integral transform and Frobenius methods,the transient and steady solutions for the wave-induced pore water pressure,effective stresses and displacements are analytically derived in detail.Verification is available through the reduction to the simple case of homogeneous seabed.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lusion of variable shear modulu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wave-induced seabed response.  相似文献   
197.
方良好  路硕  疏鹏  潘浩波  戚浩  王扬帆  汪凡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03-2022092003
怀远—池河断裂与郯庐断裂带南段相交,处在郯庐断裂带活动性逐渐减弱的地段。为获取断裂活动的地质证据,选取安徽韭山东北缘进行地貌调查、探槽开挖、年龄样品测试等工作。研究表明,韭山东北缘的线性地貌受断裂活动控制,在调查揭示的多个剖面中,断层表现出一致的活动性质,走向NW,倾向NE,倾角70°左右,具有正断性质;断层垂直断距在第四系中由下往上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第四纪覆盖层中,说明断裂具有多期活动,进入中更新世后活动性逐渐减弱。通过跨断层探槽剖面分析及测年结果可知,断层最新活动错断了中更新世地层,上覆的中更新世顶部地层及晚更新世地层未受影响,说明该断裂是一条中更新世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怀远—池河断裂的活动情况与其所在地区的新构造环境有关。郯庐断裂带是本区规模最大的控制性构造,它的活动性对区内其他断裂具有重要影响,断裂带明光以南段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受其影响,与它相交的怀远—池河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也表现为中更新世。这或是蚌埠—凤阳地区以中小地震活动为主的一个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98.
潘北斗 《地质与勘探》2022,58(3):532-544
在具有较多已知矿床(点)的区域,从矿床(点)的空间分布模式中可以挖掘出成矿过程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认识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通常都是通过结合地质和成矿规律定性分析来研究,缺少定量、精确的研究方法。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不同矿床(点)类型之间空间关联的方法—基于ROC曲线的矿床空间关系挖掘方法。该方法采用数据分析中常用的ROC曲线,通过构建矿床空间点缓冲区,利用GIS软件计算得到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以及Youden指数等相关参数,利用ROC曲线和AUC等参数定量探讨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通过网络分析对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定量指标进行可视化,通过社团检测算法找出众多不同矿床类型中存在较强关联关系的矿床类型群组。以中南半岛矿床点的空间分布为实例进行研究,挖掘出了该研究区9种主要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热液型Pb矿、热液型Cu矿、热液型Pb-Zn矿、砂矿型Au矿四种主要矿床类型之间存在较强空间关联(AUC值0.74~0.88),在空间上相互靠近,相伴产出。热液型Sn矿、砂矿型Sn两类之间关联关系强烈(AUC值0.62~0.79)。热液型Au矿、热液型Fe矿、热液型Sb矿的空间分布模式较为独立,与其他矿床类型之间关联较弱。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定量挖掘出区域上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为区域成矿研究和找矿实践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9.
潘云雨  徐静  梅金星  高翔  潘俊 《探矿工程》2022,49(6):96-103
主要论述了声波钻进技术在理论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声波钻进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调研并对比了国内外声波钻机代表机型,分析得出国内同类钻机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声波钻机在土壤环境调查中的应用,可满足不同地层的连续完整原位弱扰动采样要求。探讨了声波钻机研发方向,如高频声波动力头双振子结构和复合橡胶减振材料的研发,以稳定达标150 Hz高振频并增强动力头寿命;抗疲劳、抗冲击铬钼合金材料的研发,以解决高振频下钻具疲劳损伤问题;故障诊断识别和自动修复、远程无人化操作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以提升高频声波钻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0.
徐磊  赵萌生  程琰勋  潘江涛  管继云  张亚  徐杰  陈伟志  王浩宇  黄加忠  杨明龙  巴永  王守营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11-2023060011
富碱斑岩带分布较广,目前对其风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较少。笔者等以滇中姚安富碱斑岩为例,通过对其化学风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富碱斑岩成土过程中元素富集贫化控制因素,丰富碱性岩浆岩风化成土理论。笔者等分析了富碱斑岩风化过程中的矿物风化特征、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化学风化趋势、元素迁移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富碱斑岩各风化层元素含量与基岩具有继承性,体现了原位风化的特征,符合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下云南境内上扬子地块岩石的风化特征;与大陆上地壳组成(UCC)相比,风化成土过程中Ca、Na、K等阳离子强烈淋失亏损,Fe、Al富集;化学风化过程主要发生脱Ca、Na、K、Mg、Si与富Al、Fe作用,风化早期主要为去Ca、去Na过程,风化中、晚期为去K、去Mg、富Al、富Fe过程,并伴随着强烈的脱硅作用;结合迁移系数,常量元素活动性强弱顺序为:Ca>Na>K>Mg>Si>Al>Fe;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一方面主要受地球化学性质相似的常量元素行为控制,另一方面Al、Fe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受黏土矿物吸附作用的影响,Sm、Nb、Sc、Th、Ti、U、Y、Cu、Cr、Ni随风化原地残余富集,Ba、Rb、Sr与K、Na、Ca、Mg等常量元素行为一致,随风化而淋失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