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以多春鱼为原料,经腌渍、调味、烘制、油炸、真空封口和杀菌等工序,制得多春鱼软罐头.产品含水分52.4%,蛋白质28.9%,脂肪11.8%,灰份6.2%,具有营养丰富,色泽美观,肉质紧密,咸淡适宜,香辣味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金枪鱼油的精炼工艺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鱼油通过精炼可以除去非甘油三酯杂质成分,研究表明黄鳍金枪鱼鱼油精炼的工艺参数为:800 g/L的H3PO4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体积分数);300 g/L的NaOH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体积分数);活性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10%(质量分数);85℃下减压蒸馏脱臭15 min。经过精炼,鱼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有淡鱼腥味,理化指标达到鱼油SC/T3502-2000标准的精制鱼油一级要求,精制鱼油中PUFA的总含量(w)达37.06%,DHA和EPA含量(w)分别为25.10%和4.4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海洋生物源肝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对海洋生物源肝素的提取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结构鉴定、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海洋生物源肝素作为传统肝素的替代原料,具有副作用小、与人体细胞兼容性好的特点,但其提取率不如陆地生物源肝素高,且对其活性机制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未能掌握肝素特异结构与活性间的关系。【结论】为充分开发海洋生物源肝素,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包括改进海洋生物源肝素的制备和合成、开发改进性能的肝素抗凝剂、开发新的生物活性以及相应的药物或保健品、更新肝素原料库。  相似文献   
14.
以菠萝(Ananas comosus Merr)为原料,应用改良的方法对菠萝天然酶活力进行测定,对菠萝酶活力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测定未成熟、成熟菠萝酶活力分别为106.10和65.85u/mL;菠萝肉、皮、整果汁酶活力分别为86.98、50.72、55.21u/mL;室温贮藏,酶活力取样时为54.97u/mL,第4天达最高值72.78u/mL,第8天降至43.66u/mL;4℃贮藏,酶活力取样时为54.97u/mL,第2天达最高值71.68u/mL,第4天降至50.12u/mL,即不同温度下贮藏不同时间酶活力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5.
酶解法提取鱼油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蛋白酶酶解法从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加工的下脚料———鱼头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和感官特征为指标,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设计,获得了胰蛋白酶提取鱼油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1.5%,料液质量比1∶1,酶解时间4 h,酶解pH 8。在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为4.34%,理化指标除过氧化值外均达到SC/T3502-2000的粗鱼油二级标准,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达38.47%,其中DHA和EPA的含量分别为23.63%和4.84%。  相似文献   
16.
粗鱼油通过精炼可以除去非甘油三酯杂质成分,研究表明黄鳍金枪鱼鱼油精炼的工艺参数为:800g,L的H3PO4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体积分数);300g/L的Na0H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体积分数);活性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10%(质量分数);85℃下减压蒸馏脱臭15min。经过精炼,鱼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有淡鱼腥昧,理化指标达到鱼油SC/T3502—2000标准的精制鱼油一级要求,精制鱼油中PUFA的总含量(w)达37.06%,DHA和EPA含量(w)分别为25.10%和4.45%。  相似文献   
17.
翡翠贻贝经调味、腌制和干燥制得的调味干制品具有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的特点。试制品水分含量为29.3%、蛋白质含量28.8%、脂肪11.7%、粗灰分2.69%、水分活度为0.81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H值对肌球蛋白乳化稳定性及界面蛋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设定2.0、5.0、7.0、11.0等4种pH值,通过pH偏移法探究其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肌球蛋白乳化性的影响,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罗非鱼肌球蛋白-大豆油乳液,分析不同pH值条件下罗非鱼肌球蛋白乳液的稳定性、界面蛋白组成及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pH为5.0时,肌球蛋白的乳化性最差,乳液粒径最大(P <0.05),Zeta-电位绝对值最小(P <0.05),界面蛋白α-螺旋含量最低,无规则卷曲含量最多,乳液在贮藏期内明显分层。调节pH值至2.0、7.0和11.0时,肌球蛋白的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增强,乳液贮藏7 d未分层。电泳结果显示,乳液体系中界面蛋白主要由肌球蛋白重链组成,pH 2.0和5.0时蛋白在界面发生交联聚集,而pH 7.0和11.0时蛋白在界面聚集少,与未经处理的肌球蛋白相比,乳液及界面吸附状态肌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α-螺旋含量减少(P<0.05)。比较而言,pH 11.0条件下,肌球蛋白乳液粒径最小(P <0.05),界面蛋白分子结...  相似文献   
19.
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制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预测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情况,对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使用CurveExpert 1.3软件作为辅助工具,选取了4种模型(Logistic模型、Richards模型、Compertz模型、MMF模型)拟合了副溶血性弧菌在冻熟虾中生长曲线。结果表明:10℃、18℃和30℃下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通过标准差和相关系数比较,10℃、18℃和30℃下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最适的生长模型为Richards模型。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中可利用的食物资源有鱼类、贝类、海藻类、节肢动物类等等。其中贝类因其味道鲜美、品种多、产量大、价格低等特点而倍受青睐。南海贝类资源丰富 ,主要双壳贝有近江牡蛎 (Crassostrearivularis)、翡翠贻贝 (Pernaviridis)、文蛤 (Meretrixmeretrix)、马氏珠母贝 (Pinctalamartensii)、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波纹巴非蛤 (Parhiaundulata)等。这些贝类肉以鲜食为主 ,加工利用相对滞后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低值流通 ,甚至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