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山西大同盆地恒山北缘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外调查表明 ,恒山北缘断裂断错了恒山北侧的洪积扇和恒山冲沟沟口的Ⅰ级阶地。地层测年资料表明 ,恒山北缘洪积扇中部、后缘以及恒山冲沟沟口Ⅰ级阶地的表层由距今约 5 2 0 0~ 6 80 0a的地层组成。位于恒山山前开挖的何庄及牛槽峪探槽揭示恒山北缘断裂在全新世早期以来曾发生过 3次古地震事件。这 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在 2 2 6 0± 190aBP~ 4 370±15 0aBP、接近 5 6 2 8± 15 0aBP和 80 83± 2 5 0aBP~ 84 30± 72 0aBP。 3次古地震事件的间隔为 2 313a及2 6 2 8a ,平均 2 4 71a。古地震事件的同震垂直位移为 1 0~ 3 0m。由于该断裂最新活动的离逝时间已超过全新世时期的古地震间隔 ,今后该断裂具备发生强震的可能 ,需加强观测。  相似文献   
52.
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di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20世纪90年代初在霍山山前断裂和近年在绵山西侧断裂和太谷断裂获取的最新调查资料,讨论了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和位移特征. 如果太谷断裂、绵山西侧断裂与霍山山前断裂在1303年洪洞地震中同时活动,则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163 km,分为3段,即霍山山前断裂段、绵山西侧断裂段和太谷断裂段. 各段长度分别为50,35和70 km,3段之间存在4和8 km的阶区. 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具右旋走滑特征,北段和中段右旋走滑位移量6~7 m,南段最大为10 m. 在山西断陷带盆地边界的单条断裂一般只对应7级地震,而该次8级特大地震则突破两个盆地之间的障碍体,显示了强震地表破裂尺度的可变特征.   相似文献   
53.
Introduction The Taigu fault is located on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Jinzhong basin in the Shanxi fault depression system, which is one of the 12 major active basin boundary faults, and is also less studied among them. The reason for this is, firstly, the Jinzhong basin has no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ith M 7, while the two basins linked together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ides, the Linfen and Xinding basins all have had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ith M 7; secondly, because the Jiaochen…  相似文献   
54.
龙门山后山断裂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之后,多方研究者开展了汶川震区地表破裂实地调查。已发表的调查结果论证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沿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分布。本文作者近期沿龙门山后山活动断裂开展了踏勘性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除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和前山断裂带出现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之外,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后山断裂(汶川-茂县断裂)存在另一条长约100km、  相似文献   
55.
在近年活动断裂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断陷系9次历史强震破裂的分段与活动构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个别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参数不参加统计情况下,这些强震地表破裂参数与活动构造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反映出强震的破裂强度及地表破裂的分段与活动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这些强震表现出特征型强震的稳定和非稳定的地表破裂边界,以及同一构造单元不同边界断裂存在的强震连续发生现象.   相似文献   
56.
正著名地质学家邓起东院士是中国活动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活动构造学、地震地质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区划和工程地震研究。对中国活动构造和地震构造有深入的研究,对走滑、挤压和拉张等不同类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形成机制有创造性发展,建立和发展了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填图技术,发展了古地震学研究,领导了全国活动构造地质填  相似文献   
57.
江娃利  张英礼 《中国地震》1994,10(4):356-362
本文介绍了磁县西部山区新近发现的最新地表破裂带。该地表破裂带近东西走向,长约7km,由断层崖及地表沟槽组成。在地表粉末状灰岩破碎带中保存大量坚硬灰岩岩块,并见断层破碎带碎石盖在古腐植土之上。断层北盘下降,最新事件的最大垂直落差约7-10m,以正倾滑为主。个别地点断层显示左旋位移。该地表破裂带沿岔口活动断裂带分布,可认为是1830年磁县地震的地表破裂。  相似文献   
58.
文章通过对山西断陷系内4条边界活动断裂带开展全新世活动定量研究中实测的67个热释光测年样品及20个14C测年样品的实例分析,讨论了在断错地貌研究和探槽全新世古地震研究中,地层测年样品帮助确定断层活动事件年代、判断探槽内古地震事件的时间跨度、古地震事件的完整性及垂直断距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讨论了少量热释光样品出现年代倒置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太谷断裂断错山前冲沟Ⅰ级阶地以及在黄土台地前缘形成断坎,在地表及探槽中多处见到断裂断错全新世地层,断裂的最新活动是1303年洪洞8级地震,活动方式为右旋走滑兼正倾滑活动. 在该次地震中,太谷断裂与灵石隆起上的绵山西侧断裂、临汾盆地东边界的霍山山前断裂一起活动,形成长约160 km的地表破裂带. 除此之外,该断裂曾在全新世中期及距今7 700年以后有过活动. 由此得到,在山西断陷系,两个断陷盆地边界断裂的贯通活动发生8级特大大震.   相似文献   
60.
一、前言张文佑先生在我国较早地提出了断块构造概念,指出:“综合分析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别是地层和岩石、航磁、重力等资料以及结合模拟试验,得知中国大地构造不仅现在,而且在过去都具有以断裂运动为特征的块断构造性质。”,并指出大陆地质构造的断块概念概括了各种不同等级大地构造的“块断属性”。在第四纪活动构造的研究中,不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