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煤巷地震超前探测合成记录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数值模拟技术是地震勘探方法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地震波反射法探测技术,对巷道前方地质异常进行预报预测,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煤矿井下生产的安全。这里对弹性波动方程应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技术,对巷道中的地震勘探技术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的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技术网格频散小,PML使边界条件的处理简单而高效。通过不同的模型,模拟和研究井下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并对转换波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现简单,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提钾废渣和粉煤灰制备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富钾岩石提钾后的废渣代替硅酸钠 (钾 )、大部分高岭石和氢氧化钠 (钾 )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 ,制备出矿物聚合材料 ,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为 :煅烧高岭石用量为 10 %~ 15 % ,废渣用量约 35 % ,氢氧化钠用量为 5 %~ 6 %。代表性样品的 7d抗压强度可达到 4 0~ 5 0MPa ,耐酸性、耐碱性分别为 99.99%和 10 0 % ,密度1.77~ 1.88g/cm3 ,收缩率 0 .13%~ 0 .2 8% ,导热系数 0 .4 8~ 0 .5 1W/m·K ,平均硬度 3.4 3。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 ,由铝硅酸盐聚合反应形成的基体相呈非晶态。扫描电镜分析絮凝状的基体相与粉煤灰玻璃体结合紧密 ,从而为制品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提供了结构基础。该矿物聚合材料成本低廉 ,同时又能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已进入加速建设期。这一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 ,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 ,向东经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张掖、武威、兰州、定西、礼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 ,最终到达上海市区 ,全长 4 112km。管道有平行的 2条 ,直径各为 1.5m ,每条年运输能力为 12 0亿m3 。专家们分析认为 ,根据目前已探明的储量 ,若该管线满负荷运转 ,则可连续输气 4 0~ 50年 ,满足沿线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气。据悉 ,“西气东输”的第一个天然气发电工程落户在苏州望亭电厂。“西气东输”…  相似文献   
14.
对开山石填海挤淤形成的非均匀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时,由于工程性质很差、厚度较大、沉降固结历时较长且数值较大的淤泥层位于开山石回填层之下,地基处理比较困难。本文介绍了一个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沿海地区大量存在的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金矿尾砂制备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北京平谷金矿尾砂、变高岭石、NaOH、KOH和水玻璃制备了矿物聚合材料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 35℃时的优化条件为尾砂含量 80 %~ 82 5 %、固 /液比 4 3~ 4 7、水 /碱比为4~ 5 (均为质量比 ) ,升高温度、延长固化时间及室温放置时间均会使矿物聚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将金矿尾砂制备成矿物聚合材料 ,可使部分CN-转化成无害的CO2 -3 和H2 ,其他则以夹持 (物理 )方式固定下来 ;当存在Fe2 +或Fe3+离子时 ,CN-以氰化铁的化学方式固定下来。该矿物聚合材料在 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 30d ,质量损失 5 6 % ,结构完好 ,表现出良好的抗酸性。在 6 0℃下固化 2 4h ,室温放置 6d后抗压强度为 2 2MPa ;在 6 0℃下固化72h ,抗压强度为 36 6MPa。该研究为金矿尾砂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武威  胡燕平 《高原气象》2019,38(5):983-99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0. 25°×0. 25°分析资料以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等高分辨率资料,采用诊断和统计方法,对2017年2月21日沙颍河流域一次雨雪过程中降水相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低槽与东路冷空气共同作用造成雨雪天气的背景下,925 h Pa及以下冷高压底部的偏北冷空气造成低层持续降温,导致降水相态变化。过程前期700 h Pa以下为强暖平流,冷平流在900 h Pa以下且较为浅薄,温度层结为冷层-暖层-冷层-暖层,冰晶粒子下落融化形成雨滴。降水中后期冷平流发展强烈导致温度迅速下降,整层温度变为冷层,导致相态为雪;即使下游局部地区仍有暖层,但暖层浅薄、低层冷层深厚,相态也为雪。雨雪转换时0℃层高度下降明显,降雨阶段0℃层在抬升凝结高度以上,降雪阶段0℃层降到抬升凝结高度以下; 0℃层亮带回波在相态转换时出现明显变化,其亮带高度逐渐降低。微波辐射计的温湿廓线、云底高度以及液态水等在雨雪转换中均有显著变化,液态水含量在雨雪转变时迅速增大。风廓线风场定性反映了冷空气持续南下,低层冷垫增厚,导致相态转变以及降水强度增加;风廓线速度定量反映出降雨和降雪之间的差异,降雨速度范围为1. 5~7. 0 m·s-1,降雪速度范围在0. 25~1. 5 m·s-1;雨雪转换时下落速度明显减小,可用于相态转变的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7.
18.
武威  顾佳佳  鲍玉辉 《湖北气象》2020,39(3):259-268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颗粒物观测数据、NCEP 1°×1°分析资料、GDAS 1°×1°数据、激光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11月下旬河南漯河一次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成因与污染物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污染与天气形势关系密切,前期受静稳纬向环流和地面均压场影响,有利污染积累;中期高空槽与地面变性高压引导弱冷空气东移南下,产生滞留效应,污染物迅速增加;后期因低层东路冷空气扩散与静稳形势恢复,污染继续积累增长,形成连续性重污染。(2)PM_(2.5)造成重污染时因辐射逆温持续稳定,导致污染加剧;PM_(10)重污染时因逆温层减弱消失,有利污染物输送沉降;混合重污染时因近地层湍流混合加强形成逆温,污染持续发展。(3)本次重污染天气主要有5条传输路径,西南路径和偏东路径污染比例较高,其轨迹短,高度在900 hPa以下,对PM_(2.5)近距离输送作用明显;西北路径和偏北路轨迹长,起始高度在700—600 hPa之间,高空中远距离输送以PM_(10)为主。(4)受静稳条件和近地层高湿影响,高消光带维持在600 m以下,较低边界层抑制垂直扩散,导致污染细颗粒物与沙尘积累并长时间共存。(5)本次重污染是本地污染累积和高空外源污染输送共同影响。除漯河本地污染贡献较高外,高潜在源区主要集中河南西南部、东北部以及与山东交界处,这也是本次持续性污染发展的重要原因。(6)重污染时地面偏北风占主导,其他方向风速较小,有利形成污染辐合以及污染物二次转化并加剧污染。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解算模式,对由机场控制点与周边连续运行基准站点组成的网形结构、空间距离进行优化,通过数据试算,分析比较了优化前后机场控制点点位精度变化,得出了相关结论,且优化后极大提高了控制网布设效率,值得在后续机场控制点解算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钾矿资源的物相分析及提取碳酸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发现的华北某地白云质泥岩的K2O含量平均达10wB%, 钾资源储量巨大, 其成矿地质环境独特而复杂, 矿石的物相组成以微斜长石、白云石和粘土矿物为主, 是一种新的非水溶性钾矿资源类型. 实验结果表明, 以碳酸钠为助溶剂, 经中温焙烧, 钾矿石分解率可达99.4%. 焙烧熟料中K2O的浸出率超过70%, 且在水浸酸化反应过程中, 原矿中的大部分杂质离子Fe3+, Ti4+, Mn2+, Mg2+, Ca2+等与硅铝质胶体同时沉淀析出, 为制取电子级碳酸钾提供了可能. 硅铝质胶体废渣可用于生产一类新型建材——矿物聚合材料. 研究表明, 综合开发利用该新型非水溶性钾矿资源, 在技术上完全可达到“清洁生产”的现代工业要求, 具有规模化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