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24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针对源自现代Bjerhammar边值理论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模型适用性问题,重点围绕地面重力异常向下延拓和似大地水准面计算两个解算阶段,分别提出了3种实用化的积分模型改化方法,同时设计了三阶段改化模型实验检验方案,使用超高阶位模型EGM2008作为数值模拟标准场,对两个解算阶段不同改化模型的计算效果进行了数值精度检核,并开展了数据观测噪声影响评估检验,得出了一些有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结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改化Bjerhammar方法计算似大地水准面可获得1~2 cm的内符合度。  相似文献   
153.
海洋重力场特征参数在地球重力场逼近计算和海上测量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卫星测高重力在海域具有覆盖范围广且分布均匀的独特优势,提出了利用最新卫星测高重力数据集开展海洋重力场特征统计模型计算和分析的研究方案,给出了代表误差和协方差函数模型参数的计算公式,定义并研究了海洋广义布格重力异常的变化特征,提出了等精度和非等精度拟合经验协方差函数的计算模型。利用中国近海及西太平洋海区超过50万个5'×5'方块的1'×1'网格卫星测高重力异常数据,首次计算得到一组有代表性的中国周边海域重力场特征统计模型参数,较好地揭示了海洋重力场有别于陆地重力场的变化特征,利用海面船测重力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可靠性检核,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参数修正方案和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4.
在计算机代数系统基础上,将正常重力公式进行级数展开,推导出正常重力平均值处地心纬度关于椭球第一偏心率的函数式,并考虑将公式推广至太阳系中的各行星,假定椭球第一偏心率为变量时推导出正常重力平均值处地心纬度关于椭球第一偏心率的函数式.  相似文献   
155.
分析评述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海空重力测量技术体系建设领域取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重点从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难点突破、成果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回答了该研究领域涉及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的一系列科学问题。其目的之一是向读者成体系地推荐我们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目的之二是想借此机会通过回顾和梳理研究团队的发展轨迹和科学感悟,在新的起点上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分三个部分进行介绍,本文为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归算与误差分析处理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6.
钨和铜由于地球化学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二者通常很难同时发生大规模的成矿作用.然而,江南钨矿带却出现了以石门寺和朱溪为代表的钨(铜)矿床.本文对朱溪钨(铜)矿床中最为重要的铜矿化作用开展了研究,即对形成于新元古代浅变质岩与古生代碳酸盐岩不整合界面附近的似层状钨(铜)矿体进行了精细的矿物学微区原位测试分析.厘定了朱溪矿床...  相似文献   
157.
正海空重力测量是以舰船或飞机为载体,应用重力仪(或加速度计)测定海面或近地空中重力加速度的重力测量方法,是目前获取地球重力场中高频信息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围绕海空重力测量运动载体精密定位、动态环境效应改正、数据滤波、误差分析处理与精度评估、航空重力数据向下延拓及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分析论证、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研究了海空重力测量观测模型,完善了航空重力  相似文献   
158.
L&R海空重力仪测量误差综合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削弱各类误差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误差综合补偿方法:第一阶段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仪器厂家标定的交叉耦合改正(CC改正)的不足进行修正;第二阶段采用测线网平差对各类剩余误差的综合影响进行补偿。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9.
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理论上推导了基于多目标平面总强度磁异常分量换算的公式;根据恒定地磁背景场网格数据傅立叶变换后频率域除原点外处处为零的特点,利用总场强度换算磁异常分量时,可采取频率域原点强制置零方法消除地磁背景场的影响,分析了强制置零在磁异常分量换算中引入的误差以及总强度磁异常一级近似引起的误差。通过以上技术解决了由平面总场强度向磁性目标磁异常分量换算的问题,仿真计算评定了该方法的换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0.
建立了一种特殊坐标系,从理论上推导了磁异常强度、全梯度模信号、张量梯度模信号和拉普拉斯信号等物理信号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它们具有的物理性质.采用仿真计算表明:拉普拉斯信号在空问的等值面非常接近于球面,其在平面上的等值线极大值对应磁性目标中心位置,而其它3种信号在平面上等值线极大值与磁性目标中心位置则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