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多毛类环节动物对柴油污染效应的模拟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1年6~8月,在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濒海的大池中进行了模拟底栖生态系油污染实验,使用0号柴油以5、25、125、625mg/dm3浓度污染底质。本文报道了各处理组中多毛类动物的群落变化。结果说明油污在自然消除的两周内,尽管上述浓度未根本改变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但群落的总重量明显减少,动物个体小型化。不同油污梯度下的动物平均个体重量与底质含油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从1990年以来,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地临陆基水池中,应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技术对赤潮成因作了几次探索性的研究。针对4次人为引发赤潮的中尺度围隔实验的部分结果,结合已报道的厦门西海域赤潮过程,分析几个主要理化因子(水体稳定性,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锰锰,可溶性铁和维生B12)与硅藻赤潮发生及其规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围隔生态系中可溶性锰对两种形成赤潮藻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年春秋两季,在厦门的临海陆基水池中进行了两次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对海水中可溶性锰与赤潮发生规律大小的关系作探索性的研究。实验时人为地引发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春)和颤藻(Oscillatoria,秋)的赤潮。实验用的厦门西海域海水,其可溶性锰含量在3~4μg/dm3的水平时,就足够藻类形成赤潮的增殖需求。若含量升高,在低于80μg/dm3情况下,过量的可溶性锰不影响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但处于mg/dm3含量水平的可溶性锰,会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浮游植物的数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海洋围隔生态系中叶绿素a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海洋围隔生态系中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叶绿素a含量与浮游植物细胞个数变化有较好的正相关。无机氮含量在14μmol/L以上时,对叶绿素a的影响不大,叶绿素a与活性磷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光照是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叶绿素a与食植性浮游动物个数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贝加尔裂谷带是全球典型的大陆裂谷带之一,新构造运动强烈。滨奥里洪地区是贝加尔裂谷带断裂发育最完好的地区。位于滨奥里洪中部的萨尔玛河谷和奥里洪门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萨尔玛河谷在地形上呈规则的折线状,而奥里洪门发育有两侧对称的湖湾。沿萨尔玛河谷发育有一组X型节理,而奥里洪门两侧发育有完好的断层三角面山,因此,萨尔玛河谷和奥里洪门可能是在早期追踪张裂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滨奥里洪地区还发育有一系列NE和NW走向的次级断裂,它们的发育受滨海断裂铲式枢纽断层特征的控制。分析这些次级断裂的特征和性质,提出了与它们发育有关的三种作用力:①枢纽断层造成的NE-SW向局部拉张;②铲式断层的旋转效应产生反向滑动;③铲式断层的不均匀旋转产生剪切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滨奥里洪地区的新构造运动过程作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具抗肿瘤活性的海洋微生物菌株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根  陈瑞川  林昱 《台湾海峡》2002,21(1):18-22
本研究采用MTT法对海洋放线菌、细菌、霉菌及极地和大洋细菌进行细胞毒活性物质的筛选,结果有10%放线菌有一株极地细菌具有细胞毒活性。此外利用DNA修复特性在E.coli343/591和E.coli343/636之间的差异性,对前面筛得的菌侏进行DNA损伤的筛选,结果得到两株活动性菌株。采用荧光染色观察得到3株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菌株,这些具抗肿瘤活性的菌株可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述了1991年进行的添加维生素B12对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影响的围隔实验结果。初步探明,富营养的围隔生态系中B12异常增加,会提高中肋骨条藻的细胞分裂速率,而增大了赤潮的规模。从长期的效应看,会影响整个浮游植物的结构;还可能影响演替的进程,甚至可能诱发需要维生素B12的甲藻赤潮。文中还针对这个实验方法作些评论.  相似文献   
18.
早灌赤潮与水体中营养盐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昱 《台湾海峡》2001,20(1):77-79
作者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陆基水池中,应用围隔实验技术,排除了水动力、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动性的干扰,人工诱发甲藻赤潮。在这个围隔实验的两个围隔体中,分别发生了一种裸甲藻(Gymnodinium sp.)海洋原甲藻(Prorocentum micans)的赤潮。在赤潮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监测到的营养盐数据表明:有些甲藻增殖不一定需要水体中高营养盐;营养盐供给的多寡会导致甲藻赤潮优势种的差异和赤潮规模。  相似文献   
19.
可溶性铁对某些硅藻赤潮生物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林昱  唐森铭 《海洋通报》1994,13(5):14-18
评述了在厦门进行的一次围隔实验结果。在同等富营养的各围隔桶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铁,研究可溶性铁对浮游植物的增殖效应。对结果回归分析表明:水体中可溶性铁的浓度与相应的叶绿素含量存在着明显的相关,且添加可溶性铁的围隔体内的细胞净增长速率快于同等富营养的天然海水。实验结果证明提高海水中可溶性铁浓度会促进某些硅藻(尤其是中肋骨条藻)的增殖。进而改变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引发硅藻赤潮并增大赤潮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RedtidesoccurredinXiamenHarborin1986and1987.Thelocalmarinescientistscloselyobservedtheseredtidesandobtainedmuchusefuldata(Zhangetal.,1988;Du,1989;Zhuang,1991;Chengetal.,1993).Butsimultaneoustransientwatermovementalwaysmadeitdifficulttoinvestigatethesered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