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医学地理和环境健康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通过对近年国内外医学地理和环境健康相关领域的文献检索分析发现,人口健康是当前国际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研究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全球大气组成改变(气候变化和臭氧层耗散)对健康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健康、全球环境变化与传染病、食物生产系统改变与健康和城市化与健康等;②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领域进一步拓展,除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外,有关生态、灾害和场地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综合风险评估日益受到重视;③重视社会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收入、产品和服务分配不均造成的卫生不公平对健康的影响;④重视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时空差异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老龄人口的健康、医疗与养老需求及其可达性研究;⑤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等技术被广泛用于疾病和健康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影响因素分析等领域,并为疾病监测、卫生管理和卫生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国内在相关领域需求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我国近年的相关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医学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人口健康研究中正发挥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22.
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为黄鼠鼠疫疫源地黄型地区,选择12个自然与人文指标,分析该地区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对鼠疫流行的影响。经聚类分析和矩阵运算,得出该地区环境-健康风险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环境-健康类型区的风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化的地区,或者植被覆盖增大的地区,环境-健康风险均较低,发生鼠疫流行的可能性小,;环境基本保持原自然状态的地区,环境-健康风险性较高,环境恶化的地区,环境-健康风险性最高,再次流行鼠疫的可能性大。这提示我们,改善生态环境,是降低鼠疫疫源地环境-健康风险,预防鼠疫流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3.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中国最大的红树林生长基地———湛江市为例,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论证,分析了当前湛江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红树林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红树林资源开发的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从海陆一体化、海岸带等方面,明确了红树林湿地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厘清了红树林湿地在湛江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今后湛江红树林湿地的总体建设方向:(1)以红树林湿地为核心,重构湛江市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2)加强湛江市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构;(3)开展沿海红树林的生态恢复;(4)推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24.
150年来中国鼠疫的医学地理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根据 1 840年以来我国鼠疫病情资料,选择 9种反映鼠疫病情的适宜指标,通过对 52 2个病区县的原始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确定了百分位的分级标准。利用 GIS技术,分县、省两级进行病情指标分级及病情空间分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确立了评价鼠疫病情的综合指标,并据此对全国进行了按省、区和县为单元的鼠疫病情区划。结果表明,我国鼠疫流行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南方的广东、云南、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为中国历史上成片的鼠疫病情严重区,北方的吉林、内蒙古、陕西病情亦较严重,应密切注意这些地区的鼠疫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25.
26.
提高食物链硒通量防治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示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研究在黄土高原的陕西省彬县大骨节病和克山病重病区,进行小麦、蔬菜的叶面喷Se和主食加Se防治地方病的示范研究。结果显示,喷Se小麦含Se量达0.081μg/g,明显高于未喷Se的小麦(0.009μg/g);示范点膳食含Se达0.076μg/g,显著高于对照点(0.014μg/g);示范点人均日摄Se量由13.40μg/g提高到60.39μg/g;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率由43.33%下降到6.45%,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7.
湖南凤凰茶田汞矿区土壤-水稻系统中汞的传输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系统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湖南凤凰县茶田汞矿区耕层土壤及水稻中Hg的含量分布以及土壤-水稻系统中Hg的传输和分配。结果表明:由于地质成因和人为采选矿活动导致矿区土壤及作物中Hg大量富集,与对照区相比,矿区耕作土壤、稻根、稻秆、稻米中Hg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267.6倍、8.6倍、5.8倍和2.3倍。土壤中的有机-硫化态Hg同稻根、稻秆、稻米中Hg含量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但整体而言,Hg由土壤-稻根以及稻根一稻米的富集/迁移系数较低,移动性弱。矿区稻米Hg平均含量为0.09±0.04μg/g,与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2762—2005)的限值(0.02μg/g)相比,超标达4.5倍。当地居民终生平均每天摄入的Hg量为0.75μg/(kg·d),超过WHO推荐的可耐受剂量Eo.71μg/(kg·d)],面临较大的健康风险。对矿区中多种元素研究发现,稻米中Hg、Pb、se共同富集,其复合污染机制的研究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28.
29.
30.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北极海冰的融化,使得北极能源开发变成可能,大大激发了泛北极国家参与北极能源开发的积极性。本文在分析了泛北极国家(北极8国和13个观察员国)能源贸易格局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明确了影响北极能源的关键地缘要素;并通过模糊定性分析(fs/QCA),揭示了关键地缘要素及其组合对不同国家开发或参与开发北极能源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北极国家多为能源输出国,而北极观察员国多为能源进口国;中国从北极国家能源进口量较少,潜力较大;② 能源依赖性、能源重要性、军事力量、对外投资影响力和国家包容性是影响泛北极国家开发北极能源的关键地缘要素,而气候表现和环保指数与北极能源开发的关系并不显著;③ 关键地缘要素的作用路径主要包括:一是以能源依赖性、能源重要性和军事力量为主要驱动,包括俄罗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二是受到包容性发展限制的、以大国力量为驱动的西欧国家;三是以能源重要性为驱动的北欧国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参与北极能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