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工程中地基土性质变化的具体情况,假定地基系数满足(mz+C)的线性增长规律,考虑P-Δ效应并计入桩身自重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采用矩阵计算方法,分别得到单层土中倾斜偏心荷载作用、桩段顶端倾斜偏心荷载作用以及桩身水平分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竖向单桩计算分析的幂级数解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上述两幂级数解答对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的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列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最后,结合某具体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解答与实际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本文研究和介绍了地理数据的定义,内涵以及当前获取地球数据的遥感方法,着重说明了地球数据在解决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和广泛的应用,预报了地球数据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和态势。  相似文献   
23.
发展航空摄影技术,提高国土摄影年覆盖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明辉 《测绘科学》2000,25(3):13-16
针对当前航空摄影的国土年覆盖率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应用需要的问题 ,回顾和分析了现行的航空摄影规范和技术方案制定的背景 ,以及对当代技术发展的适应性 ,提出了改革航空摄影技术和管理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包括多层次多波段遥感和数据获取 ;分区、分级组织航空摄影 ;发展影像质量控制技术 ;在航空遥感中采用新型传感器及加强航空摄影的安全和保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
25.
用Visual C++实现大数据量的快速存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用计算机组织、调度、管理海量影像数据过程中 ,速度就成为一个瓶颈问题 ,也是衡量软件性能是否优良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编程的角度实现大数据量的快速存取。分别介绍了三个环节 :数据存储、数据流向和数据调度 ,并对这种方法做出了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26.
GIS支持的航天遥感技术应用和展望杨明辉(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一、航天遥感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新阶段1972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发射了地球资源卫星一号,使人类能够有广阔的视野,可从910公里的高度观察我们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其巨大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7.
发展卫星遥感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展卫星遥感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1)在空间数据库支持下的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2)建立区域多时相、多波段数据的样本知识库;(3)发展遥感数据定量分析的数学方法;(4)数据分析中的可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8.
本文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展卫星遥感数据的定量分析方法:(1)在空间数据库支持下的遥感数据处理的分析;(2)建立区域多时相,多波段怕样本知识库;  相似文献   
29.
地图是线划图形的存贮介质,利用地图上的这些信息,可以正确地制定国家发展的政策。因此,地图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经济,工业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制图的关系愈来愈大,制图可以直接影响到它的效率和经济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使掌握国家发展规划决策权的当局和制图工作者有共同语言。除了这个问题外,还要按适当的层次培训新的技术人员采用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的仪器设备。将来要注意的工作要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要使主管部门了解测绘部门合理的实际需要。2)采用速成的教学法,建立一支多层次的能干的作业队伍。3)解决先进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问题。  相似文献   
30.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桩端岩层安全厚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对桩端岩层变形特性及破坏机理的深入分析,针对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桩端持力岩层安全厚度的确定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且便于工程应用的计算公式,并对公式的使用范围、注意事项、影响因素以及其合理安全系数的选取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