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53篇 |
免费 | 1341篇 |
国内免费 | 86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9篇 |
大气科学 | 671篇 |
地球物理 | 1003篇 |
地质学 | 3308篇 |
海洋学 | 682篇 |
天文学 | 100篇 |
综合类 | 495篇 |
自然地理 | 6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8篇 |
2023年 | 174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195篇 |
2020年 | 208篇 |
2019年 | 220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63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277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64篇 |
2011年 | 264篇 |
2010年 | 244篇 |
2009年 | 228篇 |
2008年 | 214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218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95篇 |
2003年 | 213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221篇 |
1997年 | 205篇 |
1996年 | 228篇 |
1995年 | 215篇 |
1994年 | 184篇 |
1993年 | 152篇 |
1992年 | 175篇 |
1991年 | 152篇 |
1990年 | 135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6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11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旋回地层学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30余年中旋回地层学研究得到了极大发展, 对理解和解决地球科学领域众多科学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已被定义为"对地层记录的(准)周期性旋回变化进行识别、描述、对比和成因解释, 并将其应用于地质年代学以提高地层年代框架的精度和分辨率, 实现地层高精度划分与对比的一门地层学分支学科".能够反映古气候变化的岩性、岩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参数(即古气候替代指标)均可用于旋回地层学分析.通过岩性组合识别、频谱分析、连续窗口频谱分析、小波分析、滤波和调谐等方法可进行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和建立高精度天文年代标尺.中国学者在北方黄土剖面、南海新近纪海相沉积、古生代海相沉积和部分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中获得了良好的旋回地层学研究成果.对中国东北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和华南海相二叠系乐平统—中三叠统开展旋回地层学研究有望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33.
“这里是天台山最美的山体,这里是每一位慕名而来者必经之处。但在,就在每一位爱山者的眼皮底下,美丽的山体已遭到无情的破坏。”——2004年7月,天台县国土资源局在“天台效能网”(一个受理群众网上诉求的县政府网站)上收到了“猪自清”、“秦汉人家”两位网友的投诉意见,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爱山人的拳拳之情和殷殷期盼。 相似文献
34.
35.
36.
埕岛油田古生界潜山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目的是分析埕岛油田古生界潜山的成藏条件,介绍了油田构造特征,详细地分析了潜山储集空间的溶孔,溶洞,裂缝三种类型,讨论了影响储集物性因素和储层分布规律,分析研究了圈闭条件及运移通道,总结了研究区古潜山油气藏的富集规律,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7.
38.
于家堡金融起步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交通、商业功能的提升,由于地下结构埋置深、地下水埋深浅,地下工程抗浮问题十分突出。在建的南北车库为纯地下结构,单层面积达3×104m2,埋置深度达16 m。开展了扩底抗拔桩与桩侧后注浆抗拔桩两种新型抗拔桩的现场足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新型抗拔桩皆适用可行,抗拔承载力较常规等截面桩大幅提高,且本扩底抗拔桩试桩的极限承载力与变形控制皆优于桩侧后注浆抗拔桩。本工程选择了扩底抗拔桩并采用可视化全液压扩底施工工艺,新型抗拔桩大幅减短桩长,节约大量材料并减少泥浆排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扩底抗拔桩的成功应用为其在该地区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具有较高的工程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39.
利用天气数值预报产品建立贵州黔西南州分县温度预报方程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2004年1~12月EC、T213天气数值产品的温度格点实时分析资料、预报资料以及贵州省黔西南州8个测站观测资料,从160个样本中筛选出相关较好的因子,利用多元回归统计模型,以及根据地理环境,天气形势分型造成的温度差值(ΔT)为逐步订正值,建立黔西南州分县温度预报方程。在2005年11月~2006年2月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预报误差小于±3.0℃,平均误差1.3℃。 相似文献
40.
腾格里沙漠沙丘固定后土壤的斥水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斥水性是重要的土壤物理属性,对土壤水文过程和地貌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利用毛细上升法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固定后土壤的斥水性特征,分析了不同小地形、不同土壤深度和不同土壤粒径土壤的斥水性差异。结果表明,固沙植被建立后显著地改变了沙丘的土壤斥水性,且随沙丘固定时间增加而呈增强的趋势。丘间地和迎风坡的土壤斥水性大于丘顶和背风坡的斥水性。0~3 cm土层的土壤斥水性显著大于3~6 cm。随着粒径的不断增大,土壤斥水性呈减小趋势,不同粒径段土壤斥水性差异显著;且土壤斥水性与粒径分别为0~0.05 mm、0.05~0.01 mm、0.01~0.15 mm的土壤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与粒径大于0.15 mm的土壤呈显著负相关线性关系。植被区土壤斥水性的增加可能与大气降尘在固定沙丘表面不断沉积、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尤其是藻类和地衣的形成有关,斥水性的增强将影响到植物种在沙丘上的有效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