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的变化是土地电曲线(日均值或时均值)变化的主要原因。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与电极成分、电极周围土壤中水的成分、湿度等有密切关系。 单纯的应力变化不会引起大地电场的变化。在孕震过程中,只有应力使电极周围的水分重新分布或成分改变,从而使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改变时,土地电曲线才有变化。  相似文献   
62.
华南上石炭统船山组中普遍发育大量俗称“船山球”的核形石。这种核形石以其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沉积厚度大和特征相似而成为地质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时装相(Fasion facies)。 笔者通过对华南上石炭统44条地质剖面的实测,800多块光片、薄片的观察及适量的扫描电镜和化学分析发现,这种核形石的内部结构、构造十分复杂,并非过去所认为的属单一的“葛万藻核形石”。根据其形状和动植物的组合,可以区分出许多种类型。含核形石的沉积物主要形成于多滩(岛)的沉积环境中,但核形石也并非以前所说的仅仅出现于单一的滩相环境,它们可以出现于潮下低能带和泻湖。  相似文献   
63.
阮百尧  徐世浙 《地球科学》1998,23(3):303-307
在徐世浙等(1995)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的变分问题以及电导率分块线变化时的有限元方法数值解,并计算电导率随深度变化的地电断面的测深曲线。结果与解析解相比,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64.
二维直流电阻率测深曲线的快速反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作者提出的一维直流电阻率测深的直接反演公式,结合二维正演和渐近迭代反演,推出了一种二维直流电阻率测深的快速反演方法,经实际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5.
大地电磁场三维地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边界单元法解决了大地电磁(MT)三维地形影响的数值模拟问题.采用特殊的网格剖分,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在微机上运行.在二维地形上,其结果与二维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对三维地形的模拟结果表明,三维模拟与二维模拟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66.
首先给出柱坐标系中电导率分段线性变化的水平层的点源电场的二维边值问题,然后用变分法将边值问题转变为变分问题。用有限单元法解变分问题,将区域剖分成矩形单元,在单元中进行双线性函数插值,将变分方程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各节点的电位值,由此可计算地表的视电阻率。 算例表明,本方法计算结果与精确解十分符合。本文还举了一个定量分析视电阻率年变化的例子。 本方法占用计算机内存约100K数量级。在MV/6000超小型计算机上计算一条电测深曲线的时间为几十秒钟。  相似文献   
67.
电阻率法点电源二维地形改正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除地形对电阻率法的影响,是提高电阻率法勘探效果的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966年,我国开始应用保角变换法和基于保角变换原理的坐标网法居,线源二维地形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但线源与实际应用的点源存在着差别。七十年代后,开始研究点源二维地形影响,提出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两类:(1)角域地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苏皖地区黄马青组的学特征及其积学研究,确认其为发育于前陆盆地内的大型海退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岩石成因类型划分了8个微相,并对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整个层序自下而上可分为前三角洲,一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平原3个亚环境,并对亚环境内的微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编者按: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形势下,2009年6月25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国"土地日".在纪念全国"土地日"活动期间,广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紧紧围绕"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调大"双保"宣传的声音.宣传活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此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及积极参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0.
蒙陕深埋矿区属于新开发矿区,煤炭开采扰动下水文地质特征仍不清楚,基建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多种类型的水害问题,其中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和回采结束后的涌水变化特征研究处于空白,给井下排水系统设置和防治水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为查清工作面回采前后的全生命周期涌水量演化规律,开展顶板含水层分布、导水裂隙带发育、涌水量变化等方面的实测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板地层均属于河流/河湖相沉积,空间上呈含隔水层互层状展布,隔水层的主要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受控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单斜构造,含煤地层高程在蒙陕接壤区最低,其顶板侏罗纪煤系含水层属于区域性地下水滞流区。煤层顶板地层在中生代沉积旋回作用下,发育了3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其中直罗组七里镇砂岩(Ⅰ号含水层)距离3-1煤层顶板77.4~109.4 m,呈富水强、水压高的特点;导水裂隙带实测高度为103.4 m,裂采比18.8,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将发育至Ⅰ号含水层。工作面回采前期,随着导水裂隙带向上发育沟通不同含水层,采空区涌水量呈阶段性增加,工作面回采至300 m左右,采空区涌水出现第一个峰值;工作面回采中后期,导水裂隙带持续周期性发育,导致顶板含水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