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杨勇 《地球》2015,(4):68-70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极,孕育了多条亚洲的主要河流。这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整个欧亚大陆的生态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发源于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沿着欧亚板块运动形成的山脊自西向东横贯青藏高原,经由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脉的交界处,在加拉白垒和南迦巴瓦峰之间形成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随后进入南亚与恒河相会,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源地海拔高、地质条件复杂,河流水量充沛、水道长、落差大,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2.
1981-2010年青藏高原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 作为冰冻圈最为活跃和敏感因子,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备受国内外关注.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1981-2010年地面观测积雪日数资料, 较系统地分析了近30年来高原积雪日数的时空变化特点. 主要结论如下: (1) 近30年内高原平均年积雪日数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减少趋势, 减少幅度达4.81 d·(10a)-1, 其中冬季减幅最为明显, 为2.36 d·(10a)-1, 其次是春季(2.05 d·(10a)-1), 而夏季最少(0.21 d·(10a)-1); (2) 30年间, 积雪日数较少的年份多数出现在本世纪初10年内, 且2010年属于异常偏少年, 高原积雪日数在1997年左右发生了由多到少的气候突变; (3) 在空间上, 北部柴达木盆地及其附件区域部分气象台站观测的年积雪日数出现了不显著的增加趋势之外, 高原91.5%的气象站年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 且高寒内陆中东部和西南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等高原历年积雪日数高值区域减少最为明显; (4) 由于受到气象台站所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表类型、海拔高度、局地气候以及大气环流等综合影响, 高原平均年积雪日数的空间差异很大, 最多达146 d, 最少的则不足1 d, 平均仅为38 d, 其中高寒内陆中东部是积雪日数最长的区域, 而东南部海拔和纬度较低的干热河谷地区积雪日数最少.  相似文献   
103.
With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slip displacements provided by the field observation for the 2001 MS8.1 West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rupture speed on the main faulting segment with a long straight fault trace on the surface based on a simple slip-weakening rupture model, in which the frictional overshoot or undershoot are involved in consideration of energy partition during the earthquake faulting. In contrast to the study of Bouchon and Vallée, in which the rupture propaga...  相似文献   
104.
利用西藏那曲地区1971-2005年日平均气温≤-5℃的初终日、持续时间及期间的负积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近35 a来藏北牧区牲畜掉膘期及期间温度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藏北各牧区牲畜掉膘期开始日均呈现推迟趋势,平均推迟2.1~4.9 d/10 a;终日变化不显著;掉膘期持续时间均呈现缩短趋势。掉膘期间各牧区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5℃的负积温为减少趋势。掉膘期持续时间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掉膘持续时间短,有利于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地震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地震标准共计756项,其中,国家标准129项,行业标准299项,地方标准160项,团体标准23项,企业标准145项.从技术角度分类,这些地震标准可以划分为地震基本概念与规定类、地震监(观)测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类、地震应急救援与...  相似文献   
106.
城市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是重大的国际课题。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建设,正飞速度向前推进,城市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显得日益严重。数字城市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确立了长远的规划思想和指导方针。通过购建数字城市,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7.
介绍李平教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经验。李教授认为,元气化生异常、正气亏虚、毒瘤内生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毒生病络是肿瘤转移的基础,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提出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稳化生、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的治疗原则。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气血亏虚,气虚毒滞或余毒未清,毒生病络,故提出益气健脾、扶正通络的治疗方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8.
杨勇 《山西气象》1999,(2):40-41
Dos与Windows95同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Dos的优点是对硬件要求较低,且大多数程序在字符状态下运行,其速度较快。随着Dos的不断发展,特别是Dos622的推出加强了磁盘和文件的管理功能,但由于其单任务,16位和...  相似文献   
109.
Sequoia是一个逆向旋转的子结构,来自于一个矮星系与银河系的并合事件。首先介绍了Sequoia的发现,综合分析了不同文献对这个子结构在相空间的限制及其化学性质等。随后,利用LAMOST DR8光谱数据结合Gaia EDR3的天测数据,建立了包含空间位置、速度和金属丰度的样本,利用这个样本,首先根据文献中的选源标准对Sequoia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再利用HDBSACN聚类算法独立地分离出这个子结构,并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比较了它与Gaia-Enceladus-Sausage (GES)化学性质。整体上Sequoia子结构比GES结构具有更贫的金属丰度,更低的α、Al和Ni丰度等,但是利用低分辨率光谱得到的其他元素丰度在这两个子结构很难看出明显的区别,精确地确定这个子结构的化学丰度模式需要更大规模的高分辨率光谱后继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波提取、超声提取、醇与水回流提取3种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的处方进行提取,以总黄酮醇苷、二苯乙烯苷、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作为考察指标,运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质量指标的比较。结果:最佳工艺为醇与水回流提取,12倍量料液比,回流提取1 h,提取2次。结论:醇与水回流提取工艺优于微波提取及超声提取工艺,且该方法实际可行,成本可控,可实现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