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3篇 |
免费 | 187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7篇 |
大气科学 | 146篇 |
地球物理 | 120篇 |
地质学 | 641篇 |
海洋学 | 121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195篇 |
自然地理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本文对辽东湾西侧高岭电厂附近海域海流调查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对8月份,8个测点三个航次的实测海流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利用调和常数和实测海流记录推算了流速和流向的标准偏差。两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调和分析精度较高,结果可靠。调查区实际海流中,以潮流为主,余流次之。本海域最大可能潮流的分布,与离岸距离及水深有关,其分布趋势与等深线相类似。潮流性质为正规半日潮。由于受秦皇岛外M_2分潮无潮点的影响,潮汐性质有明显的日潮特性。流型为往复流。对潮流的垂向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4.
植被碳汇是露天煤矿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精确反演植被碳汇并进行准确分级对探索矿区生态修复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露天煤矿植被碳汇分级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采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出内蒙古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区2005—2020年间排土场的植被碳汇时空分布;通过构建目标函数并迭代计算,获取了该区植被理想光能利用率、最佳气温和降水条件,量化并建立了植被碳汇分级标准;对不同时期各个排土场的植被碳汇结果进行分级,并对分级面积和占比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2005—2020年间研究区植被固碳能力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值和增长率分别为1.43 gC/(m2·a)和6.97%。(2) 各排土场生态修复后,植被碳汇值大幅提高,极高和高植被碳汇区面积不断扩大。(3) 排土场生态修复效果存在差异,南北排土场表现最佳,沿帮次之,内排土场相对较差。到2020年南、北排土场极高植被碳汇区面积分别达0.94和0.92 km2,占比为92%和94%;沿帮排土场极高和高植被碳汇区面积达3.64 km2,占比66%;内排土场极高植被碳汇区面积增长至1.22 km2,占比达31%;2020年南、北和沿帮排土场已不存在极低植被碳汇区。研究成果不仅为露天煤矿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矿区生态修复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85.
山东省地层划分对比厘定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省地层大部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再分为华北平原、鲁西及鲁东三个地层分区,鲁东南海域日照市平岛、达山岛及车牛山岛等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连云港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分为27个(岩)群120个(岩)组12个正式段,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正式段。恢复奥陶纪东黄山组、北庵庄组、土峪组、五阳山组、阁庄组、八陡组,并6个组为马家沟群;恢复二叠纪黑山组、万山组、奎山组和孝妇河组,并4个组为石盒子群;在青州—临朐地区识别出奥陶纪亮甲山组。地质代号原则上遵从最新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6.
87.
通过时间基准和空间基准的连接,对PSInSAR方法进行了扩展,对覆盖华北平原约20万km2的500余景Envisat ASAR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取了该地区2006~2010年的地表沉降速率。分析表明,华北平原多个沉降中心沉降速率处于较高发展态势,从北京-廊坊-天津到任丘、沧州、泊头、衡水、德州、南宫,再到邯郸,地面沉降已连成一片;天津市的静海-滨海地面沉降最为突出,两地沉降中心区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达到62mm/a和67 mm/a,北京东部、沧州、泊头-衡水-德州、邯郸等老沉降区的沉降速率分别达到36 mm/a、34mm/a、37mm/a、29mm/a。利用天津地区同期水准测量结果检验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差值均小于10mm,表明PSInSAR方法反演结果与水准测量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8.
把汉森公式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视为随机变量 ,结合一工程实例 ,采用Monte Carlo法模拟求解极限承载力。运用可靠度理论 ,采用JC法计算了多种情况下相应于现行定值法设计安全水准的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指标 β ,并对影响地基承载力可靠度指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89.
90.
论述了城市基础测绘部门开发公众地理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并讨论了公共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和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数据内容、功能框架、网络体系、服务对象上的不同,以广州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数据内容、功能框架和系统特色,该平台对其他城市开发类似的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