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孙昕  何飞飞  李鹏飞  汤加刚 《湖泊科学》2018,30(5):1309-1318
利用自行研制的光生物反应器,以水库中典型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藻类在光照强度周期性波动条件下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相对恒定时平均光照强度6100 lx而言,在光照强度周期性波动条件下,在培养至24天时,铜绿微囊藻生物量降低14%、颜色稍黄,斜生栅藻生物量降低24%、藻体严重泛黄;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12.7%和55.5%,斜生栅藻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78%和74%;模拟内波的周期性波动光强下,两种藻的光合作用参数Fv/Fm、YⅡ和ETR下降,热耗散量NPQ增高,且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生长代谢能力减弱,这为内波控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索东海区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cus)三重刺网与海洋渔业资源的适宜性。2015年4月开展了3种型刺网(单片刺网、双重刺网和三重刺网)3种网目尺寸(50、60和70mm)的选择性试验。应用Normal、Lognormal、Gamma和Bi-normal 4种选择性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研究3种型刺网的选择性。研究表明:3种型刺网共捕获种类33种,鲈形目最多(15种),鲉形目次之(5种),其中日本方头鱼为第一优势种,渔具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同型刺网中,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加(50~70mm),日本方头鱼优势体长组逐渐增大,网目尺寸对于其体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日本方头鱼刺网最适选择性曲线为Lognormal曲线,3种型刺网选择性曲线基本相同;采用选择性曲线法推算出3种型刺网对日本方头鱼最佳网目尺寸依次为77.57、74.84和70.91mm。依据以上研究结果,针对日本方头鱼三重刺网,将其网目尺寸调整为70.91mm,可以有效保护当前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03.
频谱激电法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有效手段,在寻找激电异常体以及探寻深部矿产方面有重大贡献,岩石频谱参数的确定是实现该方法的重要步骤。在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复电阻率、相位参数进行反演时,各频谱参数初始值选取不同对反演效果影响较大,选取不好甚至会发散。在各频谱参数所属范围内采用随机选取初始值的方法进行反演,对复电阻率幅值曲线以及相位曲线拟合效果较好,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特点,能克服了较为盲目选取初始值而对结果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李飞  王金安  李鹏飞  黄坤 《岩土力学》2016,37(4):1089-1095
以海石湾矿山地下开采为背景,借助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离散元方法--CDEM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山区下煤层开采过程中不同采动影响模式下覆岩的移动和破坏进行了模拟分析,并结合相似模拟试验与现场岩移监测所得结果,得到了顺坡推动式采动影响模式及逆坡牵引式采动影响模式下,覆岩的移动和破坏形式,并从数值分析和实际观测上验证了高顺坡开采转低逆坡开采时覆岩悬臂梁结构的存在,解释了坡底局部隆起的现象。研究表明,在相同地质条件下,顺坡开采坡顶易发生张拉及剪切破坏,坡底有剪切蠕滑的可能,因此,较逆坡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更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宜将上工业广场建于低矮的坡体较完整的逆坡上。  相似文献   
105.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迁移通常被认为是企业优势延伸或再造的扩张型迁移,其动力来自于资源稀缺、要素成本上升、技术升级以及环境规制等多重压力,主要体现比较优势的思维逻辑。选择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一例,采取半结构式访谈,透析集群企业迁移的多层面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发达地区在要素价格上的差距并不显著,不足以导致非空间邻近的、大规模群体式外迁。迫于同质产品竞争的压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的制约成为企业迁移的重要内在动力。开放的地方网络组织能够减少企业外迁的交易成本和潜在风险,地方行业自律机制及政府公共治理产生的正向集聚力或负向离心力,均影响到迁移决策过程。集群企业的迁移路径具有显著的集群指向性,这意味着,基于集体创新能力和集群治理效率的地区竞争优势构成企业迁移的外部推力或拉力。群体迁移短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产业空洞化甚至引致集群衰退,在增强迁入地集群效应的同时,也会对其原有的市场结构和创新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密肋复合墙是密肋结构体系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独特的构造特点决定其在抗震耗能方面的优势,但也使其受力过程更为复杂。根据密肋复合墙体模型试验,分析了现阶段密肋复合墙构件的破坏特点和墙体现有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抗震构造措施。通过采取改变砌块与框格接触方式、砌块拼缝之间设置砂浆层、优化肋梁柱节点区形式等多方面的构造措施,可以推迟墙体周边裂缝与填充砌块自身斜裂缝的出现,保证先肋梁后肋柱的延性屈服顺序,减轻极限状态下框格单元节点区与肋柱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密肋复合墙的整体抗震性能。文中所提出的改进抗震构造措施可为密肋结构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在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的分析与处理、测井曲线的标准化与特征曲线的重构、子波的提取与层位标定等一系列前期的处理,并优选反演参数,对歧北中斜坡沙三段开展GR拟声波测井约束反演,明确了有利砂体的展布及厚度,为该区的井位部署及储层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8.
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光释光(OSL)测年和无人机地形测绘,对大别山东麓桐城-太湖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与变形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大别山东麓河流阶地发育较差,各中小型河流普遍发育一级阶地,少数大型河流发育2级阶地;2)大别山东麓河流T1阶地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约25 ka BP~12 ka BP),T2阶地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期(约55 ka BP);3)郯庐断裂带大别山东麓段自河流T2阶地形成以来未发生明显活动,该段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09.
鲁西龙宝山杂岩体由石英正长斑岩、霓辉二长斑岩、闪长玢岩及角闪闪长岩等岩性组成。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龙宝山杂岩体相关岩性侵位时间主要集中在125.0~131.7Ma,属早白垩世,与沙沟序列相关岩性形成年龄相近,并且具有相近的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鉴于龙宝山与郗山岩体相近的形成年龄、成岩成矿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因此建议将龙宝山杂岩体相关岩性单元划归沙沟序列。  相似文献   
110.
一、区域地质概况 海拉尔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西南部,东起伊敏河,西达呼伦湖西岸及巴彦呼舒一线,北起海拉尔河以北,南至贝尔湖并向南一直延伸到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境内。其地理位置处东经115°30′~120°00′,北纬46°00′~49°40′,总面积达6.7670万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