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0篇
  免费   1685篇
  国内免费   1965篇
测绘学   1163篇
大气科学   1206篇
地球物理   1360篇
地质学   5565篇
海洋学   1485篇
天文学   221篇
综合类   677篇
自然地理   1223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417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4篇
  1965年   13篇
  1959年   21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北京一次冬季回流暴雪天气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青春  程丛兰  高华  丁海燕 《气象》2011,37(11):1380-1388
回流天气是华北地区冬、春、秋季节产生降雨(雪)的主要天气类型,预报员常常因对回流天气系统结构特征认识不足和诊断失误而导致预报的失败,是降雨(雪)预报的难点和重点。利用北京地区高分辨率快速循环同化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BJ-RUC)对2010年1月2—3日一次典型的回流暴雪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数值模式的模拟能力,研究各层主要影响系统结构特征及形成暴雪的关键性条件,探讨典型回流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机理。主要结论为:数值模式对此次暴雪过程的近地面回流冷空气、中低层低值系统及变化特征、主要降雪时段和降雪量模拟效果较好,对降雪落区的模拟存在一定偏差。低层回流偏东风遇到地形后引起垂直运动主要在低层800 hPa以下,所产生的降雪量不大,而其与上游850~700 hPa低涡系统发展东移其前部的上升运动汇合所形成的大范围、深厚、强烈的上升运动是产生明显降雪的关键性条件。上游低涡系统前部西南暖湿气流相对应的大湿度区移近是产生较强降雪的重要条件。持续的低层回流冷空气湿度较大,对于低层大气起到水汽输送的作用。回流冷空气使低层大气维持长时间的水汽输送并与其上层东移的大湿度区相结合,增加湿层厚度,有利于降雪持续而形成较强降雪。降雪开始时间和降雪强度的变化与对流层中下转偏南风的时间和偏南风风速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52.
自升式钻井船桩靴的插拔过程将会对临近井口平台的桩靴基础产生不利影响。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结合,得到了桩靴插拔的影响范围及影响范围内土体强度的变化规律,并推导了桩靴插拔影响区内临近桩靴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桩靴插拔后砂土相对密实度降低,其降低程度随距桩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影响范围约为1倍桩靴直径。受桩靴插拔影响,临近桩靴的承载力下降,降低比例随两桩靴相对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桩靴相对插深的增加而增加。当两桩靴相对间距大于2倍插拔桩靴直径时,可认为桩靴插拔对临近桩靴基础承载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3.
154.
一次无地面冷空气触发的西南涡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中  白莹莹  杜钦  李东川 《气象》2008,34(12):63-71
利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7日重庆西部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西南涡的演变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配合下,产生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西南涡和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的西进北抬为水汽的输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西南涡的最强盛期,垂直螺旋度的大值中心位置和强弱变化与低涡及强降雨的位置和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在此次过程中虽然无地面冷空气的触发,但由于高层较强的冷平流形成的干冷盖和低层的暖湿气流与强烈的上升运动的极佳配合,使得强对流天气得以发生,高层的干侵入成为此次过程的触发动力;(4)西南低涡上空的不同高度上不同强度的干侵入效应,使得高层高位涡下传,而高层高位涡区的下传和中低层高位涡区的加强,导致西南低涡的气旋性环流加强,降水增强.  相似文献   
155.
受山东省科委、省海岸办和烟台市海岸带办公室的委托,由国家海洋局下达给一所承担的第二调查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任务,在省海岸办和烟台市海岸办的指导和关怀下,在一所各级领导的鼓励帮助下,二年多来经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已于1984年6月如期完成.第二调查区系指南自海阳县丁字湾,北至掖县土山止,全区海岸线长1,042公里,包括04幅、05幅、06幅和07幅(1/20万)四个图幅,陆区面积约为6,384平方公里,海区总面积为10,378平方公里.根据山东省海岸办的统一计划安排,此次调查是按照《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  相似文献   
156.
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部署海洋经济工作,国家战略导向的转移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经济整体上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主要海洋产业持续增长,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区域海洋经济有序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57.
褐菖鲉网箱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4月30日在浙江南麂海域3 m×3 m×3 m网箱中放养0.9 g自然海区捕获的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苗种,进行为期2年多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鱼生长缓慢,养殖38 d体质量为8.3 g,养殖240 d为24.8 g,养殖787 d为112.3 g.总养殖成活率为20.1%,平均日增体质量0.142 g,平均日增体质量率0.62%.秋末至夏初低水温期是褐菖鲉的主要生长期,在9~13℃较低水温下亦会摄食与生长.饵料系数为3.6.冬春季养殖成活率高于秋夏季,第一年夏季养殖成活率低,仅28.1%.养殖方式以混养为宜.  相似文献   
158.
李凌 《海洋工程》2013,31(2):100-104
为了建立驳船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风倾力臂和船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构造了与其主尺度及设计工况对应吃水、排水量和正浮状态侧向所受风倾力臂相关的3个无因次量——"相对力臂"、"相对排水量"和"相对吃水",使前二者的乘积与相对吃水呈现出线性变化关系,通过拟合直线得到风倾力臂的解析解,其有效性经6艘我国现役FPSO的设计数据和理论分析验证,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9.
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生理应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放养密度对鱼类生长及生理应答机制的影响规律和作用,作者以大规格大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平均初始体质量约为243 g/尾,放养密度分别为6(SD1组)、9(SD2组)、12(SD3组)、15 kg/m3(SD4组)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处理70 d后的实验鱼生长性能变化及生理应答机制。结果显示,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肥满度影响不显著,SD2组鱼类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随着放养密度增加,日增质量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下降。测定了血液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醇水平变化,发现放养密度能引起大杂交鲟3个血液生理指标发生显著改变;随着养殖时间推移,T3和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T4浓度显著下降(P0.05)。这些结果说明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引起大杂交鲟血液生理指标变化,进而影响实验鱼生长性能。因此,在该养殖条件下推荐的养殖密度为9 kg/m3。  相似文献   
160.
青蛤的繁殖周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曾志南  李复雪 《热带海洋》1991,10(1):86-92,T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