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渤海海域及邻区新构造运动特征与环境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东部典型的中新生代断陷一坳陷盆地,具有拉张型盆地典型的双层结构,上下构造层间普遍发育裂后不整合面,而且在不整合事件之后出现沉降现象。在对渤海新构造研究基础上确定了渤海区域新构造运动的时间,分析了渤海海域及邻区的构造背景;从区域重力场、火山活动、断裂活动、地震等方面对该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进行分析,并阐明了新构造运动对渤海区域的环境地质意义,表明该区域新构造运动活跃以及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2.
将分数阶傅氏变换引入地震数据空间预测滤波中,研究滤波效果与信号保真的最佳折衷.利用分数阶傅氏变换把信号旋转变换到任意1个角度时"频"平面,运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求取空间预测滤波算子,实现预测滤波;通过数据相关系数和相对误差能量曲线评价滤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找到1个合适的分数阶域,使得分数阶域空间预测滤波能够在压制噪声和保留信号特征两方面达到最佳折衷,较一般f-x域预测滤波具有更大灵活性.  相似文献   
33.
基于局域波分解的地震信号时频属性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域波分解可以得到有意义的频率并可以抑制时频分布交叉项,是1种新的自适应信号分解方法.在局域波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局域波分解的地震信号分频谱及频率属性的提取方法.将局域波分解与传统时频分析结合,进行有效数值实现与对比分析,通过模型地震数据与实际2D地震数据试算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局域波分解的Wigner时频分布分频谱,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交叉项得到简单有效的抑制;基于局域波分解的时频分析方法计算提取的频率属性,避免无意义的负频率,物理意义明确,为在地震储层研究和油气检测中的正确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
积雪是地球表面重要的覆盖物,也是全球大气与地表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资源三号和高景一号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将天山中段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分别采用差值指数阈值法和影像亮度分割法,获取遥感影像积雪范围.对比分析可知,利用影像亮度分割法获取积雪范围的结果更准确.利用遥感手段识别积雪范围,对开展智能化地物识别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开展智能遥感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平  李达  范模  易丛  邹星 《海洋工程》2015,33(3):36-42
以南中国海恩平24-2油田开发工程为背景,针对南中国海海域恶劣环境条件,提出了新建单点系泊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与设计方法,为工程总承包(EPCI)提供技术支持,并确定了适用于恩平24-2油田开发的单点形式——带解脱装置内转塔式永久单点系泊系统。首先针对恩平24-2油田海域特征,规划出最适宜的单点总体布置,然后根据油田环境参数,提出了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包括浅水系泊系统、动态立管和动态电缆)的设计方法并对其系泊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设计方法对于环境恶劣海况下的单点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为国内单点的技术发展积累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36.
台湾浅滩西侧水道夏季的水文特征与上升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根据1984年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综合调查的结果及历史资料,分析了台湾浅滩西侧水道夏季的水文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该海区夏季上升流的关系。并讨论了该海区夏季上升流海水的理化特征、上升流的时空变化及来源等。  相似文献   
37.
1984年夏季台湾浅滩周围海域水团的多维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立  李达  洪启明 《海洋学报》1990,12(5):562-570
本文应用多维模糊聚类方法分析了1984年8月台湾浅滩周围海域海水的7个海洋学参数,进而讨论了该海域水团的划分及海水的交汇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研究海域的主要海水类型为南海陆架水,内斜上升冷水及粤东上升流水,此外,在外斜一带还有一支上升冷水.南海陆架水属浅海混合水团,主要分布于上层,其影响只达东山-台湾浅滩一线.内斜上升冷水位于浅滩北侧,从东向西楔入研究海区,可能源于黑潮.粤东上升流水则位于粤东近海下层,观测期间影响海峡南部的主要是从台湾浅滩以东海域进入海峡的黑潮或南海(海盆)水.  相似文献   
38.
环境温度影响石油黏滞性,改变石油污染土的力学特性。借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石油污染滨海盐渍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结果证实:温度对石油污染盐渍土力学性质影响显著,温度越高,污染土抗压强度越低,20℃时,含油率15%污染土的抗压强度较未污染土下降近70%;石油污染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随含油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环境温度与污染土强度峰值点处的含油率反相关,10℃、20℃、30℃条件下,强度峰值点处的含油率分别为15%、10%和5%;石油污染盐渍土表现为应变软化型破坏,含油率及环境温度影响石油污染盐渍土的抗变形能力,土样的破坏面积和裂缝宽度随含油率增加及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39.
李达  韩雪梅 《贵金属地质》1995,4(2):109-117
排山楼金矿赋存于排山楼-侯其营子韧性剪切带内,发育有与金矿有密切成生联系的围岩蚀变带。金矿物在矿石内以晶隙金、裂隙金为主,极少量的包裹金。从矿液的形成至矿体的定位,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的韧性变形阶段和晚期的脆-韧性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40.
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中国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分布着数十个大中型金矿床,但这些矿床的形成时代及成因类型尚存争议。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金厂沟梁是该带最为重要的大型金矿床,其与二道沟和长皋沟金矿床围绕130~122Ma的西对面沟岩体分布。该矿床矿体呈脉状产出,矿脉多赋存在太古代变质岩中,少量产于安山玢岩中,在矿区南部可见矿脉被粗面安山岩切穿,指示成矿发生在安山玢岩之后,粗面安山岩之前。两套岩浆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揭示,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129.4±0.9Ma和124.0±0.5Ma,限定金厂沟梁金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129~124Ma之间,与西对面沟岩体侵位年龄一致,暗示两者具有成因关系,也反映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大规模岩石圈减薄的陆内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