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76篇 |
免费 | 2586篇 |
国内免费 | 15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30篇 |
大气科学 | 1194篇 |
地球物理 | 1394篇 |
地质学 | 5715篇 |
海洋学 | 1500篇 |
天文学 | 220篇 |
综合类 | 692篇 |
自然地理 | 12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1篇 |
2023年 | 311篇 |
2022年 | 364篇 |
2021年 | 387篇 |
2020年 | 406篇 |
2019年 | 419篇 |
2018年 | 398篇 |
2017年 | 285篇 |
2016年 | 309篇 |
2015年 | 342篇 |
2014年 | 548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455篇 |
2011年 | 460篇 |
2010年 | 461篇 |
2009年 | 411篇 |
2008年 | 376篇 |
2007年 | 458篇 |
2006年 | 437篇 |
2005年 | 359篇 |
2004年 | 351篇 |
2003年 | 283篇 |
2002年 | 227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244篇 |
1999年 | 351篇 |
1998年 | 329篇 |
1997年 | 337篇 |
1996年 | 344篇 |
1995年 | 310篇 |
1994年 | 301篇 |
1993年 | 274篇 |
1992年 | 295篇 |
1991年 | 242篇 |
1990年 | 204篇 |
1989年 | 140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84篇 |
1986年 | 70篇 |
1985年 | 95篇 |
1984年 | 62篇 |
1983年 | 72篇 |
1982年 | 56篇 |
1981年 | 46篇 |
1980年 | 37篇 |
1979年 | 26篇 |
1978年 | 16篇 |
1959年 | 21篇 |
1958年 | 29篇 |
1957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天津地区几例预应力管桩的静载荷试桩结果 ,分析天津地区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估算及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94)和天津市《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 2 9— 2 0— 2 0 0 0 )的差别 相似文献
62.
山东省海岸自然条件优越,港湾众多,海岸线漫长曲折,西起无棣县大河口,南至日照县绣针河口,长达302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六分之一。因不同岸段所处自然地理条件各异,致使山东海岸地貌类型也复杂多样,既有典型的山地港湾海岸和平原淤泥海岸,又有绵亘数十公里的砂坝泻湖海岸以及迅速淤涨的黄 相似文献
63.
64.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浓度由280 ppm剧增至375 ppm,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海洋作为大气CO2的“汇”之一,每年可吸收人类释放CO2气体总量的30%,对全球碳循环的收支平衡有重要作用[2]。两极地区是CO2的主要汇区,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反馈窗口。因此,了解碳在北冰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十分必要的[3-4]。海洋中的生源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海洋上层浮游生物碎屑的沉降,主要由蛋白石(以生物硅代替,BSi)、碳酸钙(CaCO3)和有机质(通常用有机碳替代,TOC)组成[5]。 相似文献
65.
66.
综合论述了潟湖潮汐通道口门之流速、断面面积、通道长度、延时角和饱满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沿岸漂沙对口门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潟湖潮汐通道,提出了中潮位射流导流堤、口门复式断面和通道分汊等治理方法及其通道口门相关尺度的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67.
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缩短地区间的交通里程并节约旅行时间,改善区域间的可达性并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的增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2、1998、2004和2010年的公路交通网络数据,采用节点平均交通里程、节点平均迂回系数、节点平均旅行时间和区域平均旅行时间等空间和时间距离指标对长三角地区选定年份的交通可达性及其变化进行测算与比较。研究表明:1)各县市平均交通里程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缩短,节点平均迂回系数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不同县市在不同时期的改善幅度存在较大差距,2004―2010年各县市平均交通里程改善幅度最大,尤其是跨江和越海通道建设使长江和杭州湾沿岸县市的迂回度获得了较大幅度的降低;2)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各节点平均旅行时间和区域平均旅行时间均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边远地区改善幅度更大,但受交通建设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限制,可达性的改善幅度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68.
69.
利用1962~200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对历史个例进行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异常降水中心分别位于长江以南区域的江南型和长江-淮河流域的江淮型低频雨型的季节内水汽输送特征.研究表明,江南型的总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并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输入江南区域;江淮型的总水汽输送主要直接来源于南海,但水汽源地主要为印度季风区.对于水汽输送异常,江南型和江淮型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江南型的水汽输送异常主要来源于热带西太平洋-南海,中纬度西风带和中高纬度南下的水汽输送异常的贡献次之;而江淮型的水汽输送异常主要来源于热带和副热带西太平洋,中纬度西风带水汽输送异常的贡献次之.另外,水汽输送异常对江南型的区域总水汽收支的贡献约为50%,而对江淮型的区域总水汽收支的贡献高达70%左右.因此,虽然总水汽输送主要取决于气候平均水汽输送,但是,水汽输送异常与气候平均水汽输送对江南型和江淮型的水汽供应具有相同甚至更为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对于江淮型,区域总水汽收支主要取决于水汽输送异常的贡献,而水汽输送异常的变化较平均水汽输送更为复杂,这有可能是江淮流域汛期降水预报较为困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