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质学   43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1.
沂水县龙泉站金矿位于沂沭断裂带中段,受沂水汤头断裂控制。金矿体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主裂面下盘的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中,已初步圈出6个金矿体。此外,在牛家小河、石崖官庄、郑家庄地区也发现有较好的矿化显示。通过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金矿化与韧性剪切构造带关系密切,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背景方面阐述了开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矿产资源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矿产资源规划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及政策措施,对区内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玲珑矿田含有两种类型金矿床,一是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石英脉型金矿床。该文重点研究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区石英脉型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床分布在玲珑帚状构造之中,含金石英脉受"帚状构造"的断裂和节理控制,有300余条。流体包裹体显微观察研究表明,玲珑石英脉型金矿新鲜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主要含有H2O包裹体,其次有少量H2O-CO2包裹体;(黄铁)绢英岩通常含较粗粒石英集合体,石英中有丰富的H2O,特别是H2O-CO2包裹体;金矿体(含金石英脉)含有明显数量的H2O-CO2包裹体;特别是存在较大的三相H2O-CO2包裹体。不同期次(世代)石英中H2O和H2O-CO2包裹体的大小、形态、相对含量和丰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4.
山东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构造-岩浆事件包括:1220~200 Ma,扬子板块相对华北板块的南北向碰撞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及同造山花岗岩与造山后高碱正长岩,属于典型的幔源型花岗岩系列;2 165~150 Ma,晚侏罗世时期形成与金矿有关的玲珑(昆嵛山)造山早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组合,为过铝质花岗岩类,属胶东基底岩系的部分重熔产物。3 135~110 Ma,由壳幔混合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郭家岭花岗岩和伟德山花岗闪长岩。燕山期是胶东地区岩浆活动的鼎盛时期,表现为四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代表了燕山造山事件四个构造幕,并以挤压与伸展相互转化为特征。研究表明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具有继承性和再生性特点,采自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锆石由核部到边部年龄值分别为2573~2194Ma、164.8~147.8和126.6~126.2Ma,显示了胶东结晶基底、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岩形成的年代学信息,揭示了它们之间复杂的继承性和再生性,即新太古代胶东岩群、TTG岩系和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等胶东基底岩系交代重熔形成S型玲珑花岗岩,由壳幔混合岩浆形成的郭家岭花岗岩在形成与侵位过程中重熔交代了部分玲珑花岗岩物质并侵位于玲珑花岗岩中。分析认为2573.4~2194.4 Ma是胶东结晶基底的年龄信息,164.8~147.8Ma代表了玲珑花岗岩形成的年龄信息,126.2~126.6Ma则代表了郭家岭花岗岩形成的年龄信息。这种年龄信息组合也反映了胶东地区从新太古代陆块形成、古元古代克拉通化到三叠纪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碰撞至玲珑S型花岗岩形成、郭家岭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形成演化的年代学记录,浓缩了胶东地区中生代岩浆起源和演化的过程,进而为诠释胶东地区深部岩浆作用过程提供了新的资料,并对后续的相关科学研究尤其是金矿的多期成矿作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5.
中生代胶东地区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胶东地区表现为3幕4期构造岩浆事件并以3次造山和3次伸展为特征。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沉积成矿事件序列的时空演化也受控于这一地质作用过程,尤其是侏罗纪至白垩纪这一阶段,是胶东地区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地层沉积、火山喷发和成矿作用爆发时期,是挤压、伸展交互转化时期。该文基于对中生代构造事件的研究,厘定了构造与金矿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高度耦合性。研究发现胶东地区在侏罗纪至白垩纪一阶段构造活动由早到晚经历了4期6阶段挤压伸展过程,第一期近S—N向挤压及NW—SE向挤压,第二期早阶段NE—SW向挤压晚阶段NE—SW向引张,第三期NW向引张,第四期近E—W向挤压及近S—N向引张,与构造—热事件相一致;在金矿成矿作用方面,表现为3期金矿成矿作用,对应于由挤压向伸展转变阶段的成矿作用过程,即第一幕伸展后的早期金矿成矿作用、第二幕伸展后的金矿主成矿期和第三幕伸展后的叠加金矿成矿作用。这种挤压—伸展构造活动的相互转化互为因果,挤压为伸展提供了条件,伸展为金矿的沉淀提供了空间,也为下一次的挤压提供了前提,并伴随着与岩浆—构造事件紧密相关的不同的成矿作用,构成了挤压—伸展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方式,这是胶东地区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优势大地构造相划分初步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地构造相是反映陆块区、造山系和叠加造山-裂谷相系形成演变过程中的一套岩石构造组合,是表达大陆岩石圈板块经历离散、聚合、碰撞、造山等动力学和地质构造作用过程而形成的综合产物。根据优势大地构造相的划分原则与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建造构造等特征,山东大地构造相可划分为3个相系(Ⅰ级)、4个大相(Ⅱ级)、17个相(Ⅲ级)和51个亚相(Ⅳ级)。  相似文献   
17.
在编制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图基础上,通过对大地构造相研究显示:胶东微地块是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其漫长的板块构造演化明显具有阶段性。侏罗纪是该区板块构造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换期,构造演化由原来的南、北分异转变为东、西分异,胶东地区NE向新生构造起了主要作用。胶东地区中生代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及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胶东地区表现为3次造山和3次伸展。晚侏罗世造山早期玲珑片麻状花岗岩组合是区域构造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引起地壳重熔的产物,代表了大陆弧花岗岩特征;早白垩世造山中期郭家岭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代表了造山期大陆弧花岗岩的特点;造山晚期伟德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表现为大陆弧花岗岩,后造山A型崂山晶洞过碱性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为大陆造陆隆升花岗岩与后造山花岗岩,代表燕山构造的结束。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相互作用,金矿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是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起因与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鲁东地区白垩纪早期火山沉积作用形成了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和膨润土、沸石岩、珍珠岩、明矾石、黄铁矿、玄武岩等非金属矿含矿火山-沉积建造。主要有含膨润土、佛石岩、珍珠岩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含明矾石中酸性凝灰岩建造,含黄铁矿中性火山碎屑岩建造等。鲁东地区白垩纪早期这些非金属矿的形成,明显受控于大地构造背景、火山活动旋回及岩石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条件及水介质条件等。  相似文献   
19.
山东莒县棋山钛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奎  于学峰  杨永波 《地质学报》2010,84(7):1041-10488
莒县棋山钛铁矿是山东评价的首个大型钛铁矿矿床。矿区位于沂沭断裂带中段的汞丹山凸起上,其成矿母岩和矿体均为褐绿色中细粒含钛磁铁矿辉石角闪石岩。在发现的五个矿体中,对Ⅰ、Ⅱ、Ⅲ号矿体进行了工程控制。其中Ⅰ号矿体长1600m,平均宽180m,控制深204m,平均品位TiO28.68%、TFe18.46%。Ⅱ号矿体长880m,平均宽160m,控制深120m,平均品位TiO28.33%、TFe17.07%。Ⅲ号矿体矿体长1600m,宽25~67m,控制深170m,平均品位TiO28.86%、TFe20.13%。矿体品位变化系数7.06%~42.0%,属品位稳定的矿体。该矿床具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易于开采之特点。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早期分异型钛铁矿床,其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20.
昌乐石棉矿产于角闪透闪岩中,属角闪石石棉类的透闪石石棉和直闪石石棉亚类,其纤维长度0.7-5.5mm,几乎不受强碱的腐蚀,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热性和导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