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陕西省干旱评价和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地处我国大陆中部,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地形复杂多样;土壤资源丰富,水平、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地域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处于受大陆性季风气候控制的干旱半干旱区,四季分明,冷暖干湿特征显著,降雨量年季、地域分布不均。干旱是陕西省最普遍、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为了对陕西省发生的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的标准局地数据集生成NOAA/AVHRR陕西省局地数据集的方法。并示例介绍了该数据集在制作陕西省NOAA/AVHRR假彩色合成遥感影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应用服务的角度提出了一套从干旱资料的收集,管理到评价分析,最后用极轨气象卫星做动态监测并将遥感干旱图像与分析结果相互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干旱遥感监测业务化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星敏  王钊  刘安麟 《气象》2005,31(12):73-76
经过多年研究,许多省份已开展了干旱遥感的监测与服务,根据在陕西省开展干旱遥感监测业务化时使用的方法及各方法的适用性及服务效果,提出了在干旱遥感监测业务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7-2006年的AvHRR NOAA遥感资料,对陕西省陕北地区(榆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部分地区)地表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时段的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因子对该地区植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a陕北大部地区平均植被有增加的趋势,但部分地区有减少的趋势.四季平均NDVI呈上升趋势,春季是陕北季平均NDVI上升趋势最为显著,上升速度最快的季节.降水量对地表植被的变化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农业用地植被和草地植被的影响;对于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植被,降水的年际变化对地表植被的影响较小;温度的变化对地表植被的变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拓宽地(市)局遥感应用服务产品的领域、改善服务产品的形式、提高服务产品水平的角度,提出了适合地(市)级遥感应用系统的建立方法和资料处理流程,使地、市遥感应用进入定量分析的阶段.开发的基于局地数据集的地(市)级遥感应用处理软件, 可同时处理EOS和NOAA、FY卫星接收的数据资料,并可进行植被长势、沙尘暴、干旱等监测.通过配发的遥感数据和应用处理软件将为我省各地(市)初步建立起遥感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陕西苹果生长适宜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陕西苹果生产基地县及其以北地区气象观测和物候观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专家打分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影响陕西苹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花期霜冻和高温日数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陕西苹果生长的气候适宜性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夏季相对湿度变化不大,近30年 (1979—2008年) 年降水量明显少于1961—1990年平均值;1961—1990年、1971—2000年、1979—2008年3个30年苹果基地县大部分果区气候适宜性总评分没有明显变化;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是研究区域一些县 (区) 苹果生长气候适宜性评分变化的主要原因。1961年以来, 4月中旬霜冻频率的增加使渭北西部果区和延安果区遭遇花期冻害的可能性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温日数的增加使果树受高温热害的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连阴雨灾害指数的陕西省苹果生长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陕西省苹果产区近40 a 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逐日降雨量资料,提出了以连阴雨灾害指数L<,u>(L<,u>=N<,r≥3>/N<,R=0>)(N<,r≥3>为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雨日连续3 d以上的日数,N<,R=0>为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无降水日数)量化进行风险分析的方法.用此方法计算了苹果产区各地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分轻度、中度、重度3级对果区各地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有13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轻度,有27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中度,有8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重度.此计算结果与陕西果区实际连阴雨影响基本一致,表明灾害指数方法是一种较好的风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干旱指标在陕西省应用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陕西省1961—2005年各气象站旬气象资料、33个农气旬报站土壤相对湿度及2001年6月13日NOAA-16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分析了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Palmer干旱指数、土壤相对湿度对干旱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敏感性,描述干旱发生的范围、程度的差异,并将反映出的旱情与同时段用遥感监测得到的旱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对旱情的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各干旱指标都能反应出区域内干旱的发生,但各指标反映出的干旱程度和范围不同;与同时段遥感监测得到的旱情相比,遥感监测的旱情更加细致,并与地表状况有关。干旱是一个累积过程,同时与影响对象有密切关系,使用干旱指标分析旱情时需要根据受旱对象选用不同的干旱指标,综合考虑前期的水分状况与旱情发生、发展有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1年秋冬季榆林大气成分站黑碳浓度、颗粒物质量浓度、大气能见度、地面气象资料,计算边界层高度、气溶胶吸收系数、大气消光系数,导出单次散射反照率,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 榆林秋冬季平均黑碳浓度为2.6 μg·m-3。(2)黑碳占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比值为10.6%,黑碳与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PM2.5、PM10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91、0.72。(3)黑碳浓度受边界层高度影响,沙漠风场对黑碳的堆积输送起主导作用。(4) 榆林地区气溶胶吸收系数与大气消光系数比值为16.8%。(5)单次散射反照率平均值为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