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莺歌海盆地超压流体活动与断裂系统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莺歌海盆地内超压流体活动十分强烈,主要活动形式有侧向对流型和垂向对流型,将超压流体的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结合起来,对断裂与超压流体的成因关系提出了新见解,揭示出断裂对超压流体的输导及超压流体对断裂的开启的相互作用.张裂隙作为超压流体活动的诱导,超压的幕式突破就主要起因于上覆负载层中的断裂、破碎带,发生压力释放;而普遍发生的幕式流体释放又进一步开启垂直裂隙,造成上下地层间的连通,从而作为超压突破的诱因.  相似文献   
52.
莺歌海盆地底辟带热流体输导系统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莺歌海盆地底辟带热流体输导系统以垂向断裂和裂隙系统为主 .根据断裂和裂隙系统形成机制及其赋存特征 ,划分为三种类型 ,即弥散型层内流体压裂、穿刺型断裂、拱张型断裂 .这些断裂和裂隙系统的发育不仅影响到盆地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 ,而且还影响到超压体系中烃类气体的运移 ,它构成烃类气体垂向输导的主要通道 .超压流体囊幕式突破使得这些断裂和裂隙系统呈幕式开启和封闭 ,从而构成了莺歌海盆地多源混合、多期运聚的天然气成藏模式 .  相似文献   
5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生代构造地层分析及动力机制研究刘少峰(研究生)李思田(导师)从动力学成因角度,将构造地质学与沉积学相结合,沉积盆地与盆缘造山带研究相结合,运用构造地层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以下简称盆地西缘)进行构造地层分析及...  相似文献   
54.
本文主要应用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利用大量的野外露头及钻孔资料将侏罗系延安组第Ⅱ成因地层单元解析为3个低级别建造块——A、B和C亚单元;以亚单元为单位,在三维空间内识别了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多种成因相及组合,重建了体系域,总结了体系演化的规律性;对聚煤作用进行了成因探讨。  相似文献   
55.
层序地层分析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与争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地质学之热点层序地层分析提出于70年代,至今正在成为被广泛注意和应用的学科。在石油勘探领域应用这一新的概念体系和方法已经为储集砂体的预测带来了战略性的变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低位体系域底界面上的深切谷充填砂体的预测和发现。但是目前也存在着理论上的尖锐争论,其中主要针对全球海平面变化问题,许多学者根据新的资料和模拟结果论证了层序地层样式受控于构造、海平面变化、沉积物补给等多种因素;在许多地区证实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事件不能轻易地当作全球性事件去进行对比。本文选择了一些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以及1992年AAPG年会和在北美考察所获信息针对主要的进展和争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6.
57.
联合古陆演化周期中超大型含煤及含油气盆地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思田 《地学前缘》1997,4(4):299-304
联合古陆-Pangea的拼合与裂解反映了地球系统内部的巨大变革,这一过程根本上改变了滗部圈层的构造和环境,地史上超大型含煤盆地及含油气盆地与Pangea的演化周期密切相关。在石炭纪及二叠纪拼合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超大型聚煤盆地;晚侏罗世Pangea开始裂解,出现全球性裂陷作用期,大西洋张开,许多与裂陷有关的大型叠合盆地形成。  相似文献   
58.
沉积盆地的动力学分析──盆地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向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6  
沉积盆地的动力学正在成为盆地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向,并将成为跨世纪的固体地球科学研究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认识盆地的成因,揭示其全部演化历史中的动力学过程,并探求来自地球系统的内在驱动力。这将需要定量地分析反映动力过程的参数,阐明各种控制因素的联合、复合作用及演化中的过程序列。了解盆地演化与发生在深部,包括地壳和岩石圈以下的物质状态和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板块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成盆区应力场,这将是盆地动力学理论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定量动力学模拟技术的新进展已表明其为这一领域研究不可缺少的支柱。层序和事件地层学、构造-地层分析和高精度定年技术的结合提供了完整的研究盆地充填动力学的方法。盆地流体研究正在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已取得的成就源于多学科联合研究和新技术的使用,坚持这一科学界的共识将是继续取得新突破的保证。  相似文献   
59.
60.
李思田  林畅松 《地学前缘》1995,2(4):133-136,148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含煤及含油气盆地之一。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可按古构造运动面划分为五个构造层序(TS-1~TS-5),分别与盆地构造演化的阶段性相当。受秦岭带中三叠世末期造山运动的影响,盆地西南缘形成了晚三叠世的前渊,不整合于其上的保罗系属于继承性盆地充填,延安组正属于这一阶段的相对稳定期。已发现其上、下界面均为不连续面,并都发现有深切谷,因此延安组恰好是一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8~11个四级层序。延安期层序内部体系域的演化有三分性,但不宜套用源于海相地层的体系域命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命名。鄂尔多斯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已被有效地用于富煤单元预测、油气储层分析,并在古大陆暴露面优质高岭土矿床的发现和追索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