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天山阿吾拉勒阔尔库岩基解体的地球化学证据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天山阿吾拉勒阔尔库岩基被解体为早石炭世赛肯都鲁序列和早二叠世阔尔库序列.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赛肯都鲁序列低Ba,高Sr,低稀土总量,贫LREE,类似埃达克岩.LREE/HREE=2.5,δEu=0.89,为幔源岛弧花岗岩,与研究区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钙碱性火山岩共同构成了岛弧火成岩组合.阔尔库序列高Ba,低Sr,高稀土总量,富集LREE,LREE/HREE=6.3,δEu=0.67,为壳源后造山花岗岩,与晚石炭-早二叠世大陆裂谷环境双峰式火山岩共同构成碰撞后火成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为该岩基解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2.
提出了海表温度(SST)和海表盐度(SSS)可统一由混合层深度内对应的平均温、盐度作零阶近似的理论假设,据此利用Chu等提出的最大角度法构建混合层模型,并考虑障碍层和补偿层的影响,得到合成的混合层深度,从而实现了基于混合层模型反推SST和SSS。以太平洋海域为例,分别利用WOA13气候态(1-12月)资料、TAO逐年逐月资料以及历史船载CTD资料检验了这一假设。不同资料检验结果均表明,反推得到的SST、SSS与实测值相关性较高,两者之间残差也较小。将此方法应用于Argo剖面,反推出对应的SST和SSS,并利用逐步订正法对散点资料进行客观分析,生成2004年1月-2014年12月逐年逐月的1°×1°的网格化SST和SSS。对网格资料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由Argo反推的SST和SSS气候态分布特征与WOA13资料非常相似,差异不大;与TAO实测资料相关性较好,甚至略高于同类型网格资料与TAO资料的相关系数;EOF分析表明,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的主要变化模态,与同类型的网格资料符合性较好。综合来看,构建的混合层模型可以用于Argo表层温、盐度的反推,获得较高质量的SST和SSS,能较好弥补Argo缺乏表层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83.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GIS软件的质量和工程化管理被提到新的高度。该文提出的GIS工程局部原型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基于瀑布模型、原型法和RUP原则的开发模式,以及轻载、重载管理过程的优点等进行整合,有助于改善GIS软件开发质量和推动GIS工程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84.
浅析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及其判断方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海洋中哪一种营养盐是限制因子抑或刺激因子 ,众多学者各有说法。一般认为 ,开阔大洋为氮限 ,近海为磷限制 ,个别海区有硅限制 ;在高营养盐、低叶绿素海区有铁限制。本文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 :铁是刺激因子 ,不是限制因子 ;许多海域硅是主要限制因子。为了活跃学术争鸣和讨论 ,本刊编发了此文 ,希望不同学术见解者能参与研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 ,叫“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5.
云南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云南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有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植物园、国有林场及一些古树名木和珍稀树种等 ,其主要旅游功能为观光、度假、疗养保健、科考、科普以及探险、品鲜等。应当认真做好森林生态旅游规划、分类开发利用 ,宏观布局 ,重点扶持 ,并且加强保护和管理 ,以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6.
杨树新  许兆义  李宏 《岩土力学》2006,27(Z2):61-65
根据实测资料研究了三峡工程区地应力分布特征。三峡工程区浅部和深部的构造应力状态有明显差异,最大水平主应力在浅部表现为NEE向,而深部则表现为NW向,船闸区浅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NE向。对永久船闸开挖前后应力分布进行了测量研究。永久船闸开挖前后应力状态有显著的重新调整分布,东西向应力在边坡岩体不同层位(不同高程)有增有减,应力释放量较小;而南北向应力在边坡岩体中上部均减小,应力释放量较大,开挖后坡角部位有应力集中现象。受开挖影响,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由开挖前的近NE向发生顺时针方向偏转,变为近东西向。  相似文献   
87.
蓝藻对太湖底泥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和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因自然或人工沉降的太湖蓝藻在厌氧条件下作为碳源对底泥微生物反硝化脱氮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底泥总氮、化合态氮素、挥发性脂肪酸(VFAs)、COD、电位和pH等指标的监测,发现藻体中大量的生物可降解碳素在厌氧消解后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等一些可供反硝化菌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2×藻组VFAs含量可达2232.96μl/L,1×藻组可达1263.36μl/L,最高可达42.1%,为对照组(无添加蓝藻)的2.43倍,从而促进了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还原成N2和N2O的过程,提高氮素的去除率.但底泥中沉降蓝藻需要一定的降解时间,前4天添加冷冻干蓝藻粉的处理组COD降解率较低,电位处于正值,体系中产生硝态氮,随后COD持续降低,添加2×藻组COD最大去除率为42.08%,1×藻组为32.93%,对照组仅为14.46%,表明藻细胞中的碳素已开始被利用.本研究表明沉降蓝藻细胞能够为底泥中的反硝化过程提供可利用碳源,并深入揭示了沉降蓝藻作为碳源促进底泥反硝化过程的机理和对底泥中C、N的影响,为在湖泊治理中降低氮素的内源污染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西天山阿吾拉勒阔尔库岩基解体的岩石化学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天山阿吾拉勒阔尔库岩基被解体为早石炭世赛肯都鲁序列和早二叠世阔尔库序列.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赛肯都鲁序列中SiO2质量分数平均62.81%,富CaO贫Na2O和K2O,K2O小于Na2O,属钙碱性次铝质,为壳幔混源岛弧花岗岩,与研究区的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钙碱性岛弧火山岩共同构成了岛弧火成岩组合;而阔尔库序列SiO2质量分数平均为70.99%,贫CaO而富Na2O和K2O,碱值明显高于赛肯都鲁序列,K2O大于Na2O,属碱性弱过铝质,为壳源后造山花岗岩,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大陆裂谷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共同构成了板内裂谷火成岩组合.岩石化学特征为这一岩基的解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9.
张扬  李宏  丁扬  余为  许建平 《海洋学报》2019,41(5):12-22
本文应用一个经验证的全球尺度FVCOM海浪模型,模拟了2012年全球海洋海浪场的分布和演变,分析了海表面风场、海浪场与混合层深度的全球尺度分布及相关性。综合观测资料和模型结果显示,海表面10 m风速、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的全球尺度分布随季节发生显著的变化,并且其分布态势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从相关系数的全球分布来看,海表面10 m风速在印度洋低纬度海区(纬度0°~20°)与混合层深度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5;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间相关系数大于0.5的网格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和印度洋北部。谱峰周期与混合层深度间在部分海区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些网格主要分布在低纬度海区(纬度0°~30°)。统计结果显示,有效波高、海表面10 m风速和谱峰周期与混合层深度间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25和0.12。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有效波高较谱峰周期能更有效地表征波浪能对海洋上层混合的影响;相比于海表面风速,有效波高与混合层深度间存在更强的相关关系,其变化对海洋上层混合有更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深井地震综合观测中信息系统井下传感器采用数字输出方式,与地面仪器之间基于RS-422方式进行通信;基于Linux操作系统,编写与井下传感器通信控制软件及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对外服务软件,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方案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