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278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41.
李军  李永树  鲁恒 《测绘科学》2012,(1):119-120,111
本文通过对普通数字相片上比例尺的变化规律进行理论研究,找出比例尺的变化规律,根据变化规律设计实验标志并进行相关实验,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取土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用实验数据对比例尺变化规律进行了验证,通过现场实验计算土地面积并总结了一些提高精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快速估算土地面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42.
采用线粒体(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方法,进行了条石鲷养殖群体(F1代和F2代)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度为484bp的mtDNA控制区片段中,条石鲷养殖群体F1代单倍型多样度水平(h=0.955±0.047)略低于野生群体(h=1.000±0.034),却显著高于养殖F2代群体(h=0.797±0.070);条石鲷野生群体(π=0.021±0.012)、养殖群体F1代(π=0.018士0.010)和养殖群体F2代(π=0.014±0.008)的核苷酸多样度水平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两两序列相比较碱基差异结果显示条石鲷野生群体、养殖群体F1代和养殖群体F2代也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分子方差分析(AMOVA)、两两群体相比较的ΦsT和确切P检验结果皆显示条石鲷养殖群体F1代和F2代与野生群体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最小跨度分析和NJ系统分析结果均未检测到显著的谱系结构.  相似文献   
943.
对气象致灾因子危险度诊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秋珍  徐明  李军 《气象学报》2010,68(2):277-284
气象灾害损失与风险大小取决于气象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自然与人为防控在孕灾环境中时空配置格局及交互作用.但对于一定区域与时段而言,后两个因素相对稳定,气象致灾因子多变,其不同时空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灾害的地域性及时间变化特征.对致灾因子危险性予以准确诊断是客观评估气象灾害损失与风险大小的基本前提.为此,文中提出了气象致灾因子危险度定义及点面相结合的诊断模型:(1)将危险度定义为事件致灾因子量值与风险阈值场中各级风险水平阈值之间的接近程度;(2)采用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模型估计各地各种特定概率下的气象事件致灾因子量级,构建气象致灾因子风险阈值场;(3)联合空间相似和距离参量构建危险度诊断模型,以刻划事件致灾因子与各级风险阈值分布形态相似性及数值差异大小,据此计算事件致灾因子与风险阈值场中各级风险阈值的接近程度,以接近度最大为原则确定某过程致灾因子总体危险性水平等级.然后以上海地区风致灾因子危险性诊断为例,计算了上海各地不同风险水平下年最大风速阈值以及各地各级年最大风速的风险水平,构建了上海地区年最大风速的风险阈值场,结果表明:上海沿海地区的南汇、崇明、金山等地为年最大风速高值区,也是一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风速高值区,同时又是8级以上强风频发区及高危险区;相对地,本市较内陆的区域,则是年最大风速低值区,也是一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风速低值区,同时又是8级以上强风稀遇区及低危险区;一定重现期下最大风速阈值地区分布也有类似规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及其他天气过程共30余个例作出风危险度诊断,结果表明,以1977年9月11日的7708号热带气旋风危险度最高,总体上与风险水平为8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阈值最为接近;1986年8月27日8615号热带气旋与1983年6月3日其他天气过程个例风危险度为第2,总体接近于7年一遇年最大风速阈值;8114号与9711号热带气旋风危险度则与4年一遇年最大风速阈值最为接近;7413号、7503号、7909号、8506号热带气旋的风危险度接近3年一遇年最大风速阈值;而0509号热带气旋"麦莎"、0515号热带气旋"卡努"风危险度总体上接近于2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阈值.其他热带气旋影响个例,其风危险度多数与重现期约2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阈值接近.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这一点面结合的危险度的诊断方法,能较客观定量地评定气象致灾因子的危险性程度.  相似文献   
944.
中天山地块科马提质超镁铁岩体的发现:新疆峡东岩体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新疆和甘肃交界处的峡东岩体是以纯橄岩为主的超镁铁质杂岩体,经过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和橄榄石的探针分析,发现纯橄岩具有很高的MgO含量(36%~39%),橄榄石的镁值(Fo值)在90~96之间。通过反演原始岩浆成分的方法得到原始岩浆中MgO=28%、FeO=9%,属于科马提质岩浆。通过模拟初始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峡东岩体是科马提质岩浆发生高程度结晶分异的产物。利用MELTS软件计算原始岩浆的演化过程,得到初始岩浆的液态温度为1703℃,在1649℃和1555℃时分别开始结晶铬尖晶石和橄榄石,在1093℃开始结晶单斜辉石,这一结晶顺序与峡东岩体的矿物组合是一致的,也说明峡东岩体是科马提质岩浆高度结晶分异的产物。通过计算得到初始岩浆为原始地幔发生24%的高度部分熔融形成,如此高程度的部分熔融是否与地幔柱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橄榄石中的Ni含量未发现有与硫化物发生交换反应的证据,因此对于其铜镍硫化物成矿条件是不利因素,其他控制硫化物熔离的因素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铬尖晶石充分结晶分异为发育铬铁矿矿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45.
946.
南岔金矿床是吉林省内首次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它与南岔铁矿床属同一矿区,铁与金相毗邻(有的铁矿层破碎后含金)。1959年以来,在南岔铁矿床多次评价工作中做过金属量测量、重砂、水系沉积物取样工作,圈有金异常。1983年我所金矿室在该区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重砂测量,圈出金和辰砂等套合异常。1984年我所化探队在区内进行土壤测量,并采残坡积重砂样验证。对金光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经趋势分析圈出剩余异  相似文献   
947.
948.
用周期分析方法预测全球稻谷总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军  杨星卫  汪治澜 《气象》1997,23(7):32-34
应用功率谱和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方法对全球稻谷总产量预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49.
《化工科技》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化工领域技术类期刊,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检索性期刊EI、CA、SCl所收录。 《化工科技》主要报道全国化工领域重大科研成果和技术改造成果。重点报道化工企业急需的易于工业化的科研成果和对生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技术改造成果,对国家、省、市级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教委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种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各种获奖项目优先报道。 《化工科技》还将以较大篇幅发布化工产品、化工设备、化工仪表、技术转让和人才供求广告。 《化工科技》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主管,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主办的期刊,发行覆盖面广,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省市级图书馆。 本刊为双月刊,邮发代号:12-13,全年订价80元,可随时通过编辑部或在当地邮局订阅。联系地址:132021 吉林市遵义东路27号《化工科技》编辑部;电话:(0432)3973377;传真:(0432)3977065;电子信箱:hgkjcn@sina.com  相似文献   
950.
湖相介形虫古生态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军  余俊清 《盐湖研究》2002,10(1):66-71
湖泊的水文状况和水化学条件 ,特别是盐度、离子组成、温度及深度等不仅对介形虫种属的分类、组合、丰度及分异度 ,而且对介形虫壳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壳饰及厚度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湖相介形虫的古生态学 ,可以提供重要的环境变化信息 ,近年来在环境变化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高分辨率环境变化 ,特别是定量研究的要求 ,必须了解介形虫的种属分类知识 ,掌握盐度和离子组成对介形虫种属变化的影响 ;必须了解介形虫种属的生命历史和生态消长的过程 ,积累介形虫种属的生态资料 ;通过定期收集野外介壳和水样分别进行种属鉴定和化学分析 ,了解湖水的盐度和温度对介壳生态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