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本文基于FVCOM-SWAVE耦合模型,以双台风"苏拉"和"达维"的台风过程为例,研究了台风过程中海浪和海温的变化,通过与高度计和Argo资料的对比,发现耦合模型能较准确的模拟出有效波高和海表面温度。由于双台风风场相互作用,风场结构和最大风速位置发生改变,影响着有效波高的分布,台风"苏拉"产生的最大有效波高位于台风后侧。海表面温度的降低与风场、浪场分布密切相关,强风强浪处的降温现象更明显,"苏拉"产生的降温区域位于路径附近,"达维"产生的降温区域位于路径右侧。台风对海表面温度的降低与初始的混合层厚度、温跃层强度存在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初始的混合层越薄、温跃层强度越大,降温越明显。  相似文献   
52.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弹性力学与弹塑性土力学理论,本文分析了受荷时碎石桩桩体的空间应力应变分布,在Brauns法基础上综合考虑筋材及桩侧土体围限力,桩土自重及桩土接触面剪切力对桩体承载力影响,根据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筋箍碎石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引入现场试验与某工程实例,将本文计算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于普通碎石的计算结果两者较为接近,对于筋箍碎石桩,本文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较实测值更为接近,这表明本文方法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最后在算例基础上,分别讨论了桩土接触面的剪切力、桩径、筋材强度对筋箍碎石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北祁连造山带肃南地区是阴沟群的典型分布区,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硅质岩、变质泥岩及砂岩组成。本文对阴沟群上部2件粗砂岩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龄的测定,分别获得最小谐和年龄(425±2)Ma、(425±5)Ma,代表其形成时代可能为早—中志留世,说明肃南地区原划为早奥陶世的阴沟群可能存在不同时代的物质组成,其形成时代需要进一步的厘定。碎屑锆石谐和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其物源主要来自南部的中祁连地块(800~1000 Ma、1600~1800 Ma),其次来自北祁连岛弧和同碰撞/碰撞后花岗岩(425~510 Ma),而源自北部华北板块的沉积物(老于1800 Ma的锆石)则极少。  相似文献   
54.
轻型百叶箱和玻璃钢百叶箱气温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胡振勤  夏立  朱超  胡平 《气象》2015,41(2):240-246
为揭示轻型百叶箱和玻璃钢百叶箱气温的差异变化特征,利用上海枫泾区域自动气象站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分钟级数据,采用线性分析、线性拟合、多元回归等方法,对两种百叶箱的气温和日极值进行月尺度对比,揭示两种百叶箱气温测值差异程度,分析不同云量、不同升(降)温速率、不同风速、不同降水强度下两种百叶箱气温差特征,探讨产生气温差的原因,并计算不同季节的轻型百叶箱气温订正方程。研究发现:两种百叶箱气温差、气温差的离散度、气温日极值差均存在季节性差异。轻型百叶箱春、夏和秋季的日最高气温参考价值较低,高温日参考价值较低。太阳辐射和红外(红外冷却)辐射对两种百叶箱气温差影响较大,辐射量越大,则气温差异越大。单一风速条件或单一降水条件对气温差的影响较小。而降水条件下,大风和低风速时的红外冷却辐射会导致气温差异增大。轻型百叶箱气温测量值对环境气温变化的敏感度要高于玻璃钢百叶箱,更能反映非周期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材质和结构决定轻型百叶箱防辐射性能较低,是导致两种百叶箱测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一、引言 人类采金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工艺技术所限,大量的低品位金矿、尾矿及含金废石还未得以利用,在人类面前出现了一方面感到金矿资源短缺,而另一方面又在积压和浪费矿产资源的矛盾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随着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和海底管线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增多,影响资源开采和工程施工的深海地质灾害备受关注.深海滑坡作为主要深海灾害,其不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深海滑坡的研究历程,梳理了深海滑坡的形态结构及类型、深海滑坡研究的方法手段,讨论了地震与断层活动、天然气水合物...  相似文献   
57.
为改善船舶推进和海洋工程动力定位的性能,我们对可调螺距螺旋桨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已完成了盘面比为0.35、0.50和0.65的JDC三叶可调螺距螺旋桨系列的试验研究。获得了JDC系列全部试验结果。敞水试验数据按盘面比、初始螺距比、进速系数,转角、进速系数,初始螺距比及其相应的转角、进速系数三种组合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给出敞水曲线及其相应的多项式的系数和幂。水动力转叶力矩试验数据在不同盘面比时,按初始螺距比、转角、进速系数进行多元回归,给出水动力转叶力矩系数曲线及相应的多项式的系数和幂,离心力转叶力矩系数的计算值,在不同盘面比时按设计螺距比、转角进行多元回归,给出离心力转叶力矩系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多项式的系数和幂。最后给出各盘面比的B~(1/2)_p-δ图谱,供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58.
一、前言以地热为调查对象的物理勘探,主要使用电法、电磁、重力、磁法、微震观测和地温调查等方法。地震勘探,特别是反射法地震勘探,可以说并非十分有效。就石油、天然气的物理勘探而言,反射法的地震勘探技术是相当成熟的,根据SEG 1984年的统计可知,全世界仅陆地上的石油地震勘探测线长度已达425,758英里。然而,以地热为调查目的的勘探却仅有60英里。不言而喻,其主要理由是因目前的能源供应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很高。然而,与主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研究区的地质背景、韧性剪切带的特征、金矿的产出特征等方面研究,发现本区绝大部分金矿体赋存于脆-韧性和脆性剪切带中.剪切带不仅是金运移的通道和储存场所,而且与金的活化、迁移有着密切的联系.剪切带控制着石英脉或蚀变带的分布,从而控制着该区金矿床(点)的分布.  相似文献   
60.
检查地质记录中的现代、历史和海底滑坡发现,活跃大陆边缘的滑坡可导致海啸。海啸可破坏海岸及海底设施,而且由于其对社会的潜在重大影响,也是海洋地质灾害研究的要素。在此类环境中,海啸被认为主要由地震活动触发;然而,也有一些假说认为海底滑坡可导致海啸。本文简要综述了活跃陆缘可致海啸的海底滑坡地质特征和触发机制。可致海啸的大型海底滑坡大都发生在无增生的陆缘。这些观测结果对海啸预警系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日本的海啸预警系统尚未考虑海底滑坡触发海啸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