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加温三轴试验中砂岩的微裂纹与横波速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砂岩进行加温三轴试验,分析了超声波速度与应力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以横波速度最大值评价砂岩试件微裂纹开始产生时的应力值的方法,邓横波速度峰值点及其后波速减小现象说明载荷下的砂岩产生了新的微纹。S波速度峰值点的应力值大小,随砂岩的孔隙度和粘土含量的不同而不同,致密砂岩是大于破裂强度的55%出现S波速度峰值,而疏松砂岩在大于破鲜明强度的70%才出现了S波速度峰值。  相似文献   
352.
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周围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清良  林更铭 《台湾海峡》1993,12(3):205-217
本文根据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周围海域4个季度月的网采定量样品(1990年2月至11月)和瓶采定性样品(1980年8月至1981年5月)共108份,分析该区浮游植物细胞总量的时空分布、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3.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紫菜属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遗传学的发展,遗传标记经历了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4个阶段。DNA分子标记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其他遗传标记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生物各个组织、各个发育阶段都可以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限制;(2)数量极多,遍及整个基因组;(3)多态性高,自然存在许多等位变异;(4)表现“中性”,既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也没有必然的连锁;  相似文献   
354.
近海港湾浮游植物的春季藻华,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和变化及其与环境物理化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有许多研究,如:潮汐对浮游植物藻华形成的驱动作用[1],垂直稳定或混合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粒级分布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2~5],控制港湾浮游植物藻华的过程[6~10],营养盐类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11,12]以及浮游植物季节性藻华[13]等.  相似文献   
355.
西藏昂仁县罗布真金银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其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南拉萨微陆块,矿体受北西西的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于始新世帕那组火山岩中。按照矿石工业类型分类,矿石类型可分为角砾岩型、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等三类,主要金银矿石矿物为自然金和碲银矿等。矿区广泛繁育不同特征的热液脉体,通过系统的野外观测以及全面的岩相学研究,依据矿物共生组合、脉体切穿关系及蚀变特征,将热液脉体从早到晚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S1)的石英-黄铁矿大脉、玉髓华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2)的石英-金属硫化物网脉、石英-碳酸盐矿物阶段(S3)的石英-方解石细脉。罗布真金银矿床热液脉体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富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碳酸盐矿物)三相流体包裹体。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测、显微测温、成分分析以及H-O同位素测试。S1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310~330 ℃,盐度(w(NaCleq))集中在5.0%~10.1%,密度介于0.60~0.80 g/cm3;S2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240~280 ℃,盐度介于3.0%~7.0%,密度介于0.70~0.90 g/cm3;S3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121~215 ℃,盐度集中在1.0%~5.0%,密度集中在0.85~1.00 g/cm3。拉曼分析表明,罗布真金银矿的流体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并含有少量的CO2、N2、CH4等气体及方解石子晶。各热液脉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text{D}}_{{{\text{H}}_{2}}\text{O},\text{V-SMOW}}}$值的变化范围为-106.1‰~-97.5‰,δ18${{\text{O}}_{{{\text{H}}_{2}}\text{O},\text{V-SMOW}}}$值的变化范围为-7.33‰~-7.13‰,展示其成矿流体主要源自火山岩围岩中的循环地下水,在早阶段还有少量岩浆水的加入。成矿流体在岩浆作用驱动下,沿着断裂从深部封闭体系运移到浅部的开放体系,迅速突破临界状态减压沸腾并产生相分离导致金属硫化物沉淀,形成矿化。随着含矿热液成矿物质及金属硫化物的大量析出,流体温度、盐度迅速降低,金属矿物成矿作用随之结束。罗布真金银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并含有少量CO2、N2、CH4等气体的流体,具有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6.
357.
本文以云南马树盆地为例,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测试等手段,查明了马树盆地自上而下的三层水文地质结构:上层(0~9.0m)主要为湖积砂砾及粘土层,富水性差,不具供水意义;中层(9.0~28.5m)为节理裂隙发育的二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P3em),富水性好,单井推算最大涌水量可达504.4m3/d,受上覆含砾粘土层的阻隔,水质优良(Ⅰ类),可作为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源;下层(28.5~60.0m)峨眉山组玄武岩节理裂隙不发育,为相对隔水底板。本研究对于玄武岩区找水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8.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建立健全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是有序引导国土空间各类开发保护行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福州市为例,构建了一种全域多维度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将其管控约束条件嵌入未来土地利用格局模拟中。同时,顾及区域空间异质性和时空依赖性,设计了一种服务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集成地理分区策略、深度学习技术、FLUS模型功能模块的时空元胞自动机ST-CA(Spatio-Temporal Cellular Automata)模型。基于已有成果集成三区三线,开展“划管结合”思维下的空间管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 顾及区域空间异质性和时空依赖性的ST-CA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精度(OA指标从95.95%提升至98.34%),实现更为真实、准确的地理模拟过程;② 地理模拟过程中嵌入管控约束条件,可引导城镇、农业和生态3类空间合理布局且规模可控,基于模拟结果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能有效避开规划保护用地;③ 未来模拟预测结果结合管控预警值可看出,福州市主城区及周边区县的城镇扩张形势比较严峻,未来亟需对福州市国土空间格局进行合理调控;④ 边界变化趋势特征表明划定结果与福州市的远景发展规划布局一致,符合区域发展诉求,国土空间格局呈现多轴化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福州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行为提供科学谋划,为国土空间管控及优化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9.
用GPS和VLBI数据检测固体地球的体积和形状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3年GPS和VLBI组合的站坐标、站速度及它们的误差估计,采用Delaunay算法生成的三角形来逼近地形表面,研究了地球的表面积、体积及它们的变化趋势,并利用板块运动模型插值方法得到的全球分布均匀的台站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检核.结果表明,实测的和插值后的数据给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若以赤道为界,北半球在压缩,南半球在膨胀;若以0°~180°经线为界,东半球处于挤压变形中,西半球处于扩张变形中;若以90°~270°经线为界,包含太平洋的半球处于压缩状态,而包含大西洋的半球则处于扩张变形中.这种变形证明地球仍处于非对称变形中.根据GPS和VLBI组合的数据解算的体积变化率达到 -15937×1012?m3·a-1,相当于地球半径每年大约缩短3~4 mm,表明地球整体上处于压缩变形中.  相似文献   
360.
唐森铭 《极地研究》2006,18(3):197-205
本文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东、西海岸的帽贝种群的个体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样品于2003年2月南半球夏季在菲尔德斯半岛东面的长城湾长城站一侧和企鹅岛西侧潮间带以及半岛西岸地理湾潮间带采集。在上述三个站点作断面随机取样,分别统计了南极帽贝(Na-cella concinna Strebel,1908)密度和个体大小。结果表明,除了半岛两侧帽贝种群密度不同外,半岛东、西两侧帽贝个体大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海岸地理湾帽贝壳长明显较大,大于企鹅岛帽贝平均壳长1cm以上,其他生长指标也大于东海岸的帽贝。西海岸帽贝个体的腹足面积和壳高的回归直线的斜率均大于东海岸帽贝的对应值。东、西海岸帽贝的腹足与帽贝的壳高存在异速生长状况(allometry),西海岸帽贝异速生长差异高于东海岸的帽贝。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当地低密度帽贝种群与西海岸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环境差异导致西岸产生大个体帽贝。菲尔德斯东、西海岸环境因子,如风浪、冰块冲击作用以至生物捕食产生的环境压力,不仅作用于种群个体的生长状态,而且也作用于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