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186篇
地质学   829篇
海洋学   28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The present note describes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and hydrocarbons, and discusses the microbial purification of the sea. The study shows that, (1) The ability,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to degrade crude oil is higher than Gram-positive bacteria. Degradation by Flavobacterium spp. and Xanthomonas spp. is higher than others; (2) The ability of dif-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随着养殖病害的不断加剧 ,作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产业支柱品种之一的栉孔扇贝的大规模死亡现象频繁发生 ,已经极大地威胁了这一高效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据有关资料 ,1997~1998年 ,仅山东省因扇贝大规模死亡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108元。为了尽早查清病原 ,自2000年起本课题组在国家973项目的资助下 ,对山东省内主要扇贝养殖海区开展了系统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全面排查和病理学观察 ,在病害高发期的病贝体内发现一种具双层囊膜、直径约为150nm的球形病毒粒子。该病毒粒子出现在各器官的细胞质…  相似文献   
23.
24.
25.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对导致我国北方海区栉孔扇贝在养成期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研究已成为国内养殖界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对致病原因的探查工作至今至少涉及到原核类微生物 (如立克次体 ,衣原体等 )、病毒、寄生原生动物、环境因子 (如饵料、水温等 )以及微生物等几方面[1~4,6~9]。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973)的资助下 ,我们自2000年1月起对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各种可能诱因分别从流行病学、环境、组织病理学以及病原学角度开展了深入、全面的调查与检测 [2]。在此基础上 ,本课题组新近又开展和完成了对栉孔扇贝各类可疑病原的…  相似文献   
26.
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箱子模式,应用改进模式研究了班江口颗粒物Ba的解吸作用对其入海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口Ba的入海总通量大约是3.96×10~(10)g/a;颗粒物Ba的解吸使溶解Ba的大陆性通量增加了1.17倍。  相似文献   
27.
铈异常及海水中铈的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相碳酸盐岩的铈异常可作为古海洋水氧化还原条件的一种指示剂。安哥拉海盐和巴西海盆(南大西洋)底部洋水在白垩纪时是还原环境,大约在54~58MaBP时,南大西洋变为类似于现在海水的氧化还原环境。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比较完善的铈氧化还原热力学公式,解释了长期悬而未决的海水和河水中铈地球化学异常的问题,如大西洋表层海水为何具有铈正异常等。查明于54~58MaBP非洲板块和南美板块彻底分离,统一的南、北大西洋开始形成。论证了阿尔卑斯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28.
我们在厦门港东部海域进行围隔生态的油污染试验,研究烃降解菌的生态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异养菌的数量比烃降解菌数高2—4个数量级;(2)油浓度,颗粒有机碳、氮和磷与菌数有正的相关性;(3)烃降解菌的种类组成为革兰氏阴性菌占绝对优势,其中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00%;(4)加入分散剂有利于烃降解菌的生长,烃降解菌的数量直接影响降解率。  相似文献   
29.
Monthly collected water samples from two different stations in the Xiamen Harbor in one whole year were analysed for crude oil and diesel oil degradation by nature microbe flor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gradation rates of the two stations is related to the material type, temperature, oil degradation bacteria count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eason. The degradation velocity of diesel and crude oil in seawater is influenced by microbial degradation time. The calculated degradation velocity of crude oil and diesel oil by natural microbe flora in Xiamen Harbor sea areas based on the measured degradation rates were 0.02-0.19g/d·m2and0.004-0.61 g/d·m2 respectively. This provides, to a certain extent,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oil pollutant 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the described sea areas.  相似文献   
30.
郭锐  曾国光 《矿产与地质》2008,22(3):236-240
通过对粤东地区地层和岩石中成矿元素含量和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粤东地区铜铅-锌-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中银-铜-锌以下地壳来源为主,铅则以上地壳及沉积地层来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