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276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生命线地震工程的发展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生命线性震工程的研究和发展,总结了20多年来在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直接和间接损失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简述了基中几种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论述了当前我国生命线地震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研究中应综合考虑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2.
裂隙型硬粘土的力学模型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硬粘土是介于软岩和硬土之间的一种介质, 其中含有规律分布的裂隙, 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各向异性特征; 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 提出一种适用于裂隙性硬粘土的损伤力学模型, 并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道边坡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53.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南北缘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m深度处依然明显。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造山带隆起区显著高速;盆地及坳陷区明显低速。由速度鲜明对比勾勒出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界基本上位于扬子北缘主边断裂带上。3.中地壳的速度图像表明,造山带内部的一些低速区对应于一些大型推覆构造。4.40+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反映了该区莫霍界面深度的起伏。大致以107°E为界,以东地区地壳厚度小于40km,以西地区大于40km,且呈现出往西地壳逐渐加厚的趋势。5.位于滦川、商县、丹凤的北秦岭构造带,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39-7.55km/s。结合地球物理测深的结果,可能是由下地壳、上地幔顶部的热过程所致。  相似文献   
154.
为了确定板块运动的速度,我们在位于澳大利亚,太平洋及南极洲三大板块的七个测站上实施了近三年的GPS测量。用这一方法得出的板块运动速度与板块模拟预测和其它空间大地测量得出的结果相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发现澳大利亚板块内部变形的证据。位于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界带的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相对于澳大利亚板块每年向南西西方向移动20±5mm。该速度介于对这两个板块所预测的速度之间。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和太  相似文献   
155.
在站整理工作应該如何安排?与分站集中整編工作又应怎样配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問題。根据几年来在工作中的体会,按以下步驟和分工,我們认为是比較恰当的。一、水位、降水量、蒸发量、水化学、气象要素等一些可以直接进行統計的項目,可以按月在站整理,并制底表,于下年一月十日前一次完成复写,一  相似文献   
156.
黄泥岭岩体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大瞻  曲森 《吉林地质》1994,13(4):41-49,7
黄泥岭岩体出露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自老至新(剔出中生代侵入岩后)可划为七个单元,归并为两个序列,两个独立单元。其中菜子序列和黄泥岭序列为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演化规律:由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式由较平缓型向右倾型演化;结构由细粒—中粒—似斑状。岩体经历了同碰撞期—造山晚期演化阶段(Pt_3—∈_3)。呈两侧对称的北西向带状展布,老的在两侧,新的处中间。岩体的就位机制经历了热点—扩张—扩充三个阶段,颇具大洋中脊基性岩墙群依次向外扩张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具四期以上侵入活动的复式深成杂岩体。  相似文献   
157.
黑河西部黑宝山──木耳气煤田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初探赫国新,曲钢(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西部历来被认为是缺煤地区,1984年以来曾经有多支地质队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工作。并在黑河西部的黑宝山-木耳气煤田探明了几亿吨的...  相似文献   
158.
159.
1 引言 寒潮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灾害性天气,据寒潮年鉴统计:寒潮爆发日期可从上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我国平均每年遭受5~6次寒潮侵袭。本文所述春季寒潮系指2~4月出现的寒潮。 关于寒潮的分析,国内已做了许多工  相似文献   
160.
措勤—纳木错缝合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