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臼齿构造(Molar tooth),简称MT,是一种仅发育于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中的特殊沉积现象。在全世界的许多地区
广泛发育。中国辽宁大连地区新元古代碳酸盐岩中发育了大量的臼齿构造。野外和室内的观察研究将MT 形态划分为2 大类
(原地MT 和异地MT),5 亚类(条带状、杆状、蠕虫状、斑状和碎屑状),主要发育浅潮下带-潮间带环境。通过对MT 形
态及发育的微环境特征分析得出,大连地区MT 形态与沉积微环境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泻湖中以MT1-1 和MT1-2 类型为主,
潮间带中部主要发育MT1-3 和MT4 类型,潮间带中部-潮间带上部常见MT2 和MT3类型,浅潮下带风暴浪基面附近或潮间
带下部高能环境多见MT5 类型。由此推断,在水体安静并且陆源碎屑物质干扰小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平直或弯曲的宽、长
条带状MT,而在动荡的水体中或是陆源碎屑物质含量高的环境中,往往形成短小的MT。因此,MT 的形态类型一定程度受
到沉积水动力条件和陆源碎屑物质混入的影响。此外,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的混入或抑制MT形成或减小MT 的发育规模。  相似文献   
102.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恐龙化石埋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诸城是中国以晚白垩世大型鸭嘴龙类为主的恐龙化石产地。本文从化石埋藏地地质背景、埋藏沉积相与古水流、骨骼化石分布、改造与聚集特征及分类学、骨骼化石微观组构和埋藏模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诸城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埋藏学特征。诸城晚白垩世晚期(火山岩长石Ar-Ar年龄为76.2~73.5Ma)恐龙化石主要集群埋藏于冲积扇泥石流(DF)、洪泛平原(FP)与辫状河道(BRC)沉积层中,化石密集、成层分布,但残体骨骼层内骨骼化石大小、形状混杂、疏密不均、属种的单—以及残体骨骼大小、形状和规模不等,多数骨骼化石为不完整的长柱状、板状形态,骨骼呈定向排列,具有短距离搬运、异地快速埋藏及集群埋藏特点。沉积物及薄片分析显示,诸城恐龙生存及骨骼化石埋藏的环境为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埋藏—保存模式可概括为:恶劣的生存环境—恐龙批量死亡—遗体腐烂—骨骼被洪流或泥石流冲刷、搬运至目前沉积场所—快速掩埋—浅埋藏成岩—地壳抬升暴露。诸城恐龙化石埋藏学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和恢复中国华北地区晚白垩世时期的古地理、古环境和古气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辽西凌源地区雾迷山组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野外露头等资料,对辽西凌源地区雾迷山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按陆表海潮汐作用将雾迷山组沉积环境分为潮上、潮间和潮下3个相带,建立了雾迷山组的沉积模式。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特征,对雾迷山组层序进行了探讨,划分出4个二级层序和22个三级层序,系统地阐述了每个层序的岩石、构造及体系域等特征。层序界面主要以浅水环境(特别是含暴露标志)的沉积物及沉积构造作为识别标志,其中SQ1为Ⅰ型层序,Ⅱ型层序则较为发育,SQ2-SQ22都为Ⅱ型层序。研究区雾迷山期处于浅水陆表海沉积环境,沉积体系域以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为主,普遍缺少低水位体系域或陆棚边缘体系域,同时,也不具备形成凝缩层的环境,以最大海泛面沉积物与深海中的凝缩层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元古代碳酸盐岩微亮晶构造及形成的沉积环境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亮晶构造(Microspar,Molar-Tooth Structure,简称MT)发育于全球各稳定克拉通的中、新元古代盖层碳酸盐岩中。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也发育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中、新元古代地层中。全球范围的中、新元古代微亮晶构造都表现显著一致的岩石学和沉积学特征。微亮晶构造呈肠状褶皱状等复杂形态。微亮晶由5~15μm的均匀、等粒状,规则或不规则多边形方解石或白云石组成。宿主沉积岩相岩石主要含有少量陆源碎屑物质的碎屑灰岩。微亮晶构造在阴极发光(CL)和背散射(BS)显微镜下显示,每个微晶方解石个体内部发育似棱形的晶核,其外为叠置的微晶方解石晶簇,说明微亮晶构造是围绕微晶核"增生"加大的集合体。微亮晶和宿主围岩电子探针测试表明,微亮晶Ca含量38%~40%,Mg、Al、Si、P、K、Fe含量小于0.2%,基质中粘土矿物含量和Si和Al的含量较高。微亮晶宿主岩相主要砂屑、粉屑和泥屑灰岩(白云岩)与含铁含泥灰质泥页岩,垂向岩相序列表现为向上变浅、变薄,其中频繁发育冲刷、充填和硬底(hardground)与压溶构造,以及平行层理,各种规模斜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粒序层理、同沉积揉皱构造和变浅与暴露构造等,反应了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的形成严格受沉积环境和微沉积岩相的约束,无一例外地发育于浅潮下带-潮上带(环潮坪)环境。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不仅是环潮坪沉积环境的指相标志,也是全球元古代时期特殊与重要沉积岩石类型,其形成受控于全球古地理和古海洋地球化学条件与背景,是中、新元古代时期全球变化的沉积记录,有益于全球对比和元古代古地理、大地构造重建。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古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认为中国古地理学在多个方面引领了古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包括:(1)在古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多学科齐头并进,支撑了古地理学科的持续发展;(2)在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方面,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中的遗迹学...  相似文献   
106.
扬子克拉通北缘神农架地区中元古界神农架群叠层石十分发育。该群下部乱石沟组中叠层石类型丰富,根据形态可分为柱状、穹状、层状叠层石以及锥状、层柱状、包心菜状、墙状叠层石和叠层石丘等。研究区叠层石以中小型为主,少数为大型和巨型;多数无壁,部分具单层壁;对称性和继承性由好到一般,部分较差。研究表明,叠层石的形态和规模,与水动力条件、水体深度及陆源组分含量关系密切,其中层状叠层石主要发育于潮间带上部,柱状叠层石产于潮间带下部和浅潮下带,穹状叠层石出现在潮间带和潮下带,锥状叠层石多见于潮间带下部和潮下带,层柱状、锥柱状叠层石则集中于潮间带,叠层石丘位于潮间带和潮下带。依据各类型叠层石宏观和微观特征、垂向组合类型、沉积构造及沉积岩相相互关系,并结合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综合研究认为:虽然叠层石的形成受生物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但生物因素主要影响叠层石的微观组构,水动力条件则控制叠层石的宏观形态类型,水体深度影响叠层石的规模;另外,生物繁盛、陆源物质供给少的环境更有利于叠层石发育。  相似文献   
107.
华北克拉通南缘汝阳群中以大型具刺疑源类为代表的真核生物群的时代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新近在豫西汝州阳坡村洛峪群洛峪口组中获得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39±13Ma,结合熊耳群和汝阳群已获得的其他年龄数据,将这类形态复杂的真核生物群出现的时间限定在1.75—1.64Ga,即中元古代的早期。这说明,过去一直被认为的代表进化程度较高但仅属于新元古代的一些真核生物群,其实在中元古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测,在更古老的地层中应有更原始的微体化石出现,从而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1.60Ga)将成为探寻最古老真核生物祖先的重要窗口。同时,将这些在中元古代早期就已经出现并在以后较长地史时期都存在的真核生物群用于标定地层形成时代或作为相关地层的对比标志,值得重新考虑和商榷。  相似文献   
108.
化石埋藏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研究不同规模生物化石埋藏的沉积相,恢复沉积环境,了解化石形成和被埋藏前、后的古地理背景。大规模化石记录埋藏学的研究代表着目前国际上发展趋势,重点探索集群灭绝的古地理、古环境与保存作用。中国具有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命名恐龙属种最多的国家,相继发现了从侏罗纪到白垩纪的若干恐龙化石遗迹或骨骼埋藏点。胶莱盆地发育着完整的白垩纪陆相(莱阳群-青山群-王氏群,130~65 Ma) 地层和沉积记录。早白垩世莱阳群以河流及湖泊相沉积物为主;青山群为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间夹沉积岩。晚白垩世王氏群下部以冲积扇、泥石流和辫状河道相的沉积物和岩石组合为主;中部则为滨浅湖与河流粉砂岩细砂岩泥页岩灰质土(古土壤)韵律沉积;上部和顶部为冲积扇泥石流、辫状河和洪泛平原粉砂泥质砾岩砂岩砾岩的韵律序列,局部夹玄武岩,反映了晚白垩世末期古地理、古沉积环境已从早白垩世相对湿润和温热的冲积、湖泊环境转变为燥热、干旱的冲积环境。胶莱盆地早白垩世的生物群面貌(脊椎动物、昆虫和植物等)与华北北部热河生物群基本相同,除保存少量的小型恐龙(鹦鹉嘴龙)或翼龙骨骼化石外,还保存了大量的兽脚类、蜥脚类和鸟脚类足迹(群)化石(莱阳群)。诸城晚白垩世王氏群中上部发育集群埋藏的恐龙骨骼化石,已发现恐龙属种10余个,包括3种角龙、3种暴龙、2种鸭嘴龙以及甲龙和虚骨龙等,其中鸭嘴龙占绝大多数(95% 以上)。恐龙化石多为无关联的各类骨骼,少数半关联的小个体恐龙,分选差,混杂堆积。通过诸城恐龙化石埋藏地地层及其沉积相研究,识别出泥石流、洪泛平原和辫状河道3种恐龙化石埋藏沉积相、微相类型,其中泥石流相是最主要的埋藏沉积相,代表了晚白垩世中期恐龙集群埋藏沉积事件和动力机制。莱阳地区王氏群上部和顶部为紫色、砖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灰质土韵律沉积,属于洪泛平原和辫状河道沉积微相组合,代表着晚白垩世末期燥热、干旱的冲积环境。恐龙化石大都埋藏在大型辫状河道微相之下的洪泛平原微相中。化石呈分散或孤立状,有不同程度的磨蚀或破损,关联或半关联者少见,表明经过一定距离的搬运或改造作用。文章最后简述了胶莱盆地以及白垩纪古地理环境、古生态、恐龙动物群的演化或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准噶尔盆地夏盐凸起石南31井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1套砂泥岩互层沉积,前人关于清一段沉积相和物源方向的研究成果较少。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以及岩屑录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从碎屑百分含量、砾岩厚度分布以及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ZTR指数)、泥岩颜色分区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判断。综合分析表明:石南31井区清一段沉积时期的物源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随时间推移,物源方向有所变化。碎屑百分含量分析发现清水河组一段第二砂层组第1砂层(K1q1^2-1)和清水河组一段第一砂层组第3砂层(K1q1^1-3)沉积时期的物源主要来自东南方和北方;清水河组一段第一砂层组第1砂层(K1q1^1-1)沉积时期物源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南方的物源消失,物源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清一段晚期地层发生掀斜运动,导致古地理面貌由早期的南高北低变为北高南低。砾岩的厚度分布、重矿物ZTR指数分析及泥岩颜色分区也反映了相似的特征。综上所述,石南31井区在清一段沉积时期主要存在两个方向的物源:一为东南方向,一为北方,而且在一定时期,两个方向的物源各有一定的影响范围。由早到晚,北方物源由北向南逐渐深入,到晚期影响了整个研究区,早期东南方物源也为主要物源,到晚期退出了研究区范围。  相似文献   
110.
山东沭河裂谷带由北至南发育8个早白垩世晚期(大盛期)的恐龙足迹群化石点,其中5处为本研究首次报道。沭河裂谷带足迹化石点多,分布广,层位多,足迹数量和造迹恐龙种类丰富。郯城新发现的单个蜥脚类巨型足迹直径近1.0m,可能仅次于前人描述过的兰州西南盐锅峡下白垩统河口群内中国最大的蜥脚类足迹化石。沭河裂谷带的恐龙足迹产出于大盛群田家楼组,地质年代为110~100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Aptian晚期—Albian期。恐龙足迹一般为凹形印痕,造迹者以蜥脚类恐龙为主,其次为鸟脚类和兽脚类。足迹多保存在发育波痕、泥裂、雨痕等沉积构造的细砂—粉砂岩沉积物层面。足迹和行迹特征显示造迹恐龙为群居和在栖息地漫步行走状态。足迹原位保存特征及赋存地层沉积学研究表明,早白垩世中晚期气候处于由温暖潮湿变得炎热干旱的过渡期,湖泊、三角洲广布,恐龙栖息于湖滨环境。沭河裂谷带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群的发现和综合研究进一步证实,中国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有着更广阔的地理分布和相似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