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742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本文分析了关于复杂岩土条件下钻孔的不平顺性所导致顶进阻力,推导了管道摩擦,管道弯曲,钻孔精确度等产生的顶进力计算公式,为管道连接设计和管道顶推装备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力学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932.
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应用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圆弧式破坏边坡的边坡安全系数估计的新方法,通过对搜集到的边坡稳定性实例进行了实习和预测,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方法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容错能力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3.
大井间距井间地震观测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井间地震数据采集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为了使我国井间地震技术实用化,开展了大井间距井间地震数据采集试验.通过地面浅井激发深井接收、深井激发深井接收、不同炸药量、不同传播距离试验,确定了井间地震观测参数.应用改进后的井中安全炸药震源、一个三分量井中检波器和常规数据记录系统,在陕北顺宁油田的顺3井、顺4井和顺5井3口生产井中成功采集到两对大井间距、深井、油井中的井间地震资料,两对井的井距分别为307.92m和470.36m,采集井段为904.31-1272.32m.共设计了4种观测方式,采集到800多炮井间地震记录,对油井无损害.改进型井中安全炸药震源在使用效率和寿命方面有显著提高,可用于商业性并间地震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934.
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序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主要研究了渭南黄土剖面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在风化成土过程中的迁移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在剖面中随着黄土与古土壤层的交替叠复,各组分含量由低-高或由高-低呈周期性变化。(2)碳酸盐含量的剧烈变化是影响黄土元素分布特征极为重要的因素,古土壤中一些组分的含量增高,主要是碳酸盐被强烈淋滤造成的相对富集。(3)在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CaCO3、SiO2、FeO、MgO、K2O、Na  相似文献   
935.
无泥型软弱层带物理性质的围压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胡卸文 《山地学报》1999,17(1):86-90
通过对外于围压状态下无泥软弱层带物理性质现场试验结果及其所赋存的应力场分析,并结合同类型扰动试样室内围限(固结)试验结果,表明围压(限)作用对无泥型软弱层带物理性质的控制作用,如同含泥型夹层,也是极为显著的。  相似文献   
936.
LGY-Ⅲ型智能测沙颗分仪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937.
海孜煤矿煤层构造规律及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井下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已采区中小型煤层断层和层滑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展布以北东向为主,大都为层间断裂,成带等距排列。层滑是以北西-南东滑动方向为主体的复合式构造,它常发育在7、8、10等煤层顶板附近,而对7、8煤层破坏最严重,这是7、8煤层急剧增厚变薄以致不可采的主要原因。煤层变薄带不仅在平面上的展布具有方向性、等距性和分区性等特点,而且还表现为不同方向的叠加复合。构造对煤矿生产经营产生了多种影响,在工作中利用构造规律,对未采区进行构造预测,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38.
939.
Mikecoup 《地图》2009,(2):104-111
骑车环游青海湖的愿望由来已久。上学的时候就偏爱地理,对青海湖留存的印象一直是西部巨大的咸水湖,生存着无鳞鱼。2005年开始玩户外时,同一位老师聊天,他说起每年都会带队去青海湖进行自行车环湖,我不禁有所触动。正好当年青海湖又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湖泊之首,心中更是充满了向往。  相似文献   
940.
分析了线阵影像的核线关系,提出了有理函数模型下线阵扫描影像的基础矩阵求解方法,验证了线阵影像中精确共轭核线对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