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221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939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2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951.
首次将列率谱分析的两种谱估计方法:并矢周期图法和并矢相关法引入到随机海浪的研究。文中就不同环境条件下实验室资料,对两种谱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谱估计方法所得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952.
1998年9月3日16时55分 20多分前刚完结的由網张温泉至石市街的水准路线的测量结果表明,距上次7月末测量不到40天的时间里,岩手山相对于石市街隆起了约10 mm,与预想的一样,观测到了伴随火山活动的山体膨胀.  相似文献   
953.
介绍了一种分析网络性能的方法 ,即通过分析骨干网络丢包情况、链路延时等性能参数 ,以及统计和分析传输层和IP层流量等措施 ,得到整个网络的流量分布、协议分布 ,借此监控链路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以及响应延时。  相似文献   
954.
955.
近日,笔者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报考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956.
余坤  万志军  琚宜文  王朱亭  赵帅  乔鹏 《地质学报》2023,97(8):2690-2701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大力发展以页岩气为代表的低碳清洁能源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华北南部淮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系页岩气资源,但受复杂构造热演化影响,区域内页岩气生成与保存机理尚不清晰。因此,本文采用镜质组反射率、岩石热解、裂变径迹和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了华北南部淮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与生烃过程,讨论了复杂构造热作用下煤系页岩气的生成和保存机理。结果表明,淮北地区煤系页岩气生成过程受到燕山期构造热事件的显著控制,晚侏罗世基性岩浆侵入煤系使得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页岩经历最高古温度达~172℃,对应热流峰值124 mW/m2。煤系页岩Ro值在0. 87%~1. 74%,最高热解温度(Tmax)在437~563 ℃,表明有机质进入轻质油—湿气生成阶段。研究区二叠系山西组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60~42 Ma)明显小于所在地层年龄(298~272 Ma),部分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略低于地层年龄,证实了研究区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热活动,导致地温梯度达到峰值~65 ℃/km。燕山期岩浆热效应促使区域煤系页岩高效生烃成藏,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引起的伸展断裂使得强构造变形区页岩气藏破坏逸散。因此,在淮北地区,弱构造变形区并伴有适度岩浆活动的区域具备页岩气保存的良好条件,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57.
1223号台风“山神”转向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台风“山神”后期东北转向的原因,分析表明:500hPa副高东退南落是“山神”转向的关键;台风沿假相当位温高值轴线方向移动;环境风场的变化、200hPa高空辐散场中心偏离台风中心、卫星云图特征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台风的转向;台风的内部特征(散度场、垂直速度场)的分布特点对台风移向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8.
基于空间一致性的双套站数据选取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华洋  华连生  金素文  徐光清  汪腊宝  胡雯 《气象》2013,39(8):1069-1075
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双套运行后,将双套站产生的多套数据处理为一套数据的算法成为双套站投入业务运行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数据"热备份"角度提出了基于空间一致性的主备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统计学基本原理以及保证数据连续角度提出了基于空间一致性的差值订正合成法两种数据处理算法。利用安徽省休宁站逐小时气温资料对两种算法结果的完整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评估,评估使用的方法包括缺测率、差值均值、差值标准差、差值的一致率、超差率和粗差率等。评估结果表明:算法均能很好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算法结果均与"真值"较为接近,基本能够反映大气真实情况,基于差值订正的"合成法"结果更优。最后利用新疆库车、安徽安庆等5个台站资料对算法涉及到的空间一致性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总体效果较好,尤其在相对湿度、气压和气温上具有很好的判别效果,而风速可能受局地地形或参考站选取影响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959.
近50年华北区8月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58-2007年8月华北53个气象站降水实测资料和NCEP/NCAR同期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和REOF分析以及曼-肯德尔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年华北区8月气候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降水演变趋势,并对多、少雨年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850 hPa矢量风及水汽通量场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区8月降水的EOF分析前3个特征向量场较好地反映了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分别为整体一致、南北相反和东西相反的空间结构;REOF旋转后的前6个空间模态表明了华北区8月降水异常的次区域分布特征.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华北区8月降水呈现递减趋势,1986年是降水由多雨期向少雨期转折的年份;近10年华北区8月降水较20世纪50年代减少近三分之一;各次区域近50年降水趋势不一致,华北南部变化不明显,东南区有增湿趋势,西北区和东北区干旱化趋势最为明显,对整个华北8月干旱化有主要贡献.(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华北区8月降水有密切关系.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且位置偏西、偏北时,有利于我国中高纬500 hPa形成“西低东高”环流型,同时对流层低层偏南气流强烈发展,将大量水汽向北输送,造成华北区降水偏多;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位置偏东时,华北区降水偏少.(3)华北区干旱化趋势主要源于1986年前后500 hPa环流的明显调整和维持.  相似文献   
960.
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要素和逐小时污染物浓度资料,对青岛上合峰会期间的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峰会保障期间,各类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日最大8 h滑动平均臭氧浓度下降至94.1μg/m~3,较峰会保障前期下降2.9%。白天大气氧化性主要受O_3控制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3.4%。此外,臭氧日变化曲线相较于温度日变化曲线存在1 h滞后性,且风速小于2 m/s的条件下,容易出现臭氧污染情况。基于CAMx空气质量数值模型中的臭氧来源追踪方法(Ozone Source Apportionment Technology,OSAT),对青岛臭氧的污染来源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峰会前期,江苏、安徽对青岛臭氧贡献分别达到32.5%和11.1%,而峰会期间除青岛本地贡献较为突出之外,来自山东、河北及辽宁的贡献有所增加,分别达到了21.7%、9.8%及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