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出露于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及其两侧的碱性和偏碱性岩,主要为钾玄岩系列的火成岩,时代为第三纪其地球化学特征具俯冲带钙碱性系列与板内碱性系列的过渡性质,岩浆起源于软流圈的顶部软流圈物质的横波速度和厚度可能是岩浆活动出现与否的地球物理标志,出现火山活动地区的软流留物质的横波速度较低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慢源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引起的岩石图下软流圈物质的运动有直接关系,在南北向的会聚过程中软流层物质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火成岩的性质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2.
汪素云  吴戈 《中国地震》1998,14(3):83-87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MS≥47)》是国家地震局科技发展司在“八五”期间组织编辑的两册新版中国地震目录中的第二册。本册目录对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地震目录做了较为系统、完整、详细的清理和总结,是现有目录的更新版本。本文简要介绍了本目录编制的原则、方法和内容。针对1983年版目录,新编目录修改和删除了169次地震条目;新增960次地震条目;新增等震线图166幅。新目录共编入MS≥47的地震4289次,等震线图328幅。  相似文献   
43.
世界上气候类型多祥,人们为了尽可能地造就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适应不同类型气候的特点,就创造了许多不同特色的住宅,有的住宅巧妙奇特,令人耳目一新。用“水”建造的住宅秘鲁的曼尼威克城,是一座小城市,这里房屋都是用“水”建成的。该城地下蕴藏着一种温度极高的水。当地下水流经石灰岩或石膏石构成的地层时,能使矿物质溶解,变成类似水泥性能的胶状溶质。当这种溶质流出地面,冷却后就可凝固成坚硬的石块.当地居民建房时,先从地下抽出水灌入砖模里,侍它冷却后变成一块块硬砖,人们使用这种“水砖”盖房子,用这种水砖建造的房…  相似文献   
44.
对采自冲绳海槽中部海底的浮岩样品和邻近陆地樱岛火山的安山岩样品进行了温度 (常温 - 15 0 0℃ )与压力 (常压 - 2 .4 GPa)实验 ,测得在较低温度 -压力条件下 (<1GPa,<80 0℃ )浮岩样品的纵波速度小于安山岩样品的纵波速度 ,在较高温度 -压力条件下 (>1GPa,>80 0℃ )二者的纵波速度接近一致 (5 .9km /s)。 1GPa/80 0℃是浮岩样品和安山岩样品的热动力相变点 ,推测该点的深度大于 18km。  相似文献   
45.
毒砂具有较宽的As/S值范围,不仅可用作为地质温度计,也是成矿作用的良好指示剂[1,2].目前关于毒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称性、双晶、晶体结构及相态变化的研究,而对于高压条件下毒砂的状态方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由于对毒砂的内部结构及其弹性的研究对了解含砷矿物在地球深部的存在形式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金刚石压腔装置(DAC)上采用同步辐射角度色散X射线衍射(ADXD)技术研究天然毒砂的原位高压结构,以期获得毒砂结构在高压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高温高压下斜长角闪岩弹性、电学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0GPa、室温至700℃条件下,分别采用超声波反射-投射法和阻抗谱法,测量了华北克拉通北缘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和电导率.在常温、压力>0.35 GPa的条件下,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与压力呈线性关系,说明此时岩石中的微裂隙已经基本闭合.依据该线性关系,得到常温常压下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为6.390 7 km/s,压力系数为0.160 6 km/(s·GPa).在1.0 GPa条件下,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系数为-0.000 594 km/(s·℃).在1.0 GPa、200~700℃条件下,斜长角闪岩样品的电导率符合Arrhenius公式,指前因子为25.78~105.32 S/m,活化能为0.57~0.66 eV.利用实验获得的弹性波纵波速度及其温度系数和压力系数以及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结合现今华北克拉通地热学的基本参数,计算得到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深度剖面和电导率-深度剖面,将二者分别与华北克拉通北缘深部地壳的弹性及电性结构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高温高压下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与该地区中地壳速度相当,电导率介于中、下地壳范围内.综合来看,实验的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有可能是组成现今华北克拉通北缘的中地壳岩石之一.  相似文献   
47.
激光雷达在不同水深环境下,单通道的波形数据波形差异性较大,难以准确检测真实的水面和水底回波信号。利用双频激光雷达1 064 nm近红外通道(CH1)以及532 nm不同接收视场的浅水通道(CH2)和深水通道(CH3),对不同水深的波形数据进行拟合分解,实现了多通道联合探测水面和水底回波信号。与单通道波形分解方法相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波形有效检测率平均提高了约15%,测深精度平均提高了约11%。  相似文献   
48.
为验证地震波在浅海探测的可行性,并评估地震波对舰船等目标的探测能力,在我国南海某浅海海域开展了合作目标地震波探测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接收合作声源发射信号证明在浅海环境下利用地震波进行探测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同时,验证了单矢量地震波探测设备所具备的测向能力,为下一步地震波组网探测奠定基础;通过合作目标拉距试验表明,针对600 t级船只航行激发的地震波信号可探测距离超过12 km,地震波信号明显且信号能量与目标和设备之间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本文合作/非合作目标地震波探测试验结果表明,地震波手段可作为在浅海海域目标探测的一种新的选择和手段.  相似文献   
49.
0 引言 在现有的岩石部分熔融实验中,初始样品的状态可分为两种:粉末样品及块状样品.二者各自的特点,前人已有阐述[1-3],大体上说:粉末样成分均匀,较块状样品更容易达到化学平衡;而块状样品保留了天然岩石的结构,更能真实地体现自然界岩石的熔融过程.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