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篇 |
地球物理 | 1篇 |
地质学 | 2篇 |
海洋学 | 1篇 |
综合类 | 3篇 |
自然地理 | 3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47~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变化——基于居住用地类型视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4种分异度测度模型,在街坊尺度和乡镇尺度下,对上海中心城区1947~2007年11个时相的各类居住用地空间分异程度进行计算。发现1949年后各类居住用地分异度呈现不同的波动过程。不同时期居住用地总体分异程度的计算表明,1949年前空间分异严重,计划经济时期有所降低,转型期则又明显上升。不同时期居住用地等级高低与其分异度大小呈现不同的结构特征,1949年前高等级居住用地分异度高、中低等级居住用地分异度较低,形成"一高两低"结构;计划经济时期则是居住用地等级越高,分异度越大的"正相关"结构;90年代后则是最高和最低等级的居住用地分异度高,而中等居住用地分异度最低的"V"型结构。不同时期居住用地空间分异结构特征间的演进,直接原因是新式住宅的建设和旧城的改造,深层次原因则是土地使用制度的变迁和城市空间组织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高铁余票信息建立的上下净客流量模型,以京沪高铁为例,从京沪高铁客流时空分布格局、站点客流日变化规律以及典型站点客流特征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传统城市断裂点理论适用于分析两个能级相差不大的城市,对于两个能级相差较大的城市则有局限性,主要原因是高能级城市的辐射力可能会覆盖低能级城市。同时发现,京沪高铁客流时空特征是传统城市腹地划分的新佐证。2)京沪高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隔日效应",这有利于增加商务、旅游等事件发生的概率,且在沪宁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城际效应"。另外,京沪高铁还强化了区域内1 h时空距离的节点城市间的联系。3)京沪高铁促使城际间通勤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区域城市之间的分工。徐州客流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苏州北站则是京沪高铁在沪宁段所出现的"城际效应"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16.
从土地综合价值出发, 将一般用于宏观研究的情景分析法引入微观领域, 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最佳、最差和最可能情景模式, 确定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开发的情景过程及其对比特征。研究表明, 福建省长汀腾飞经济开发区最可能情景下的工业收支比经过16 年才能达到平衡, 居住和商业用地最可能情景下收支比可以维持在3~5 左右的稳定发展水平, 在前5 年, 居住用地的收支比8~10 倍于工业用地, 然后差距逐步缩小, 降低到20 年期2 倍的水平。这一情景表明, 腾飞经济开发区要缩小规模, 分步、分阶段地把没有进行开发的闲置土地和3 年左右依然处于亏损的企业用地置换出来, 工业用地应该由目前的2.5 km2 缩减 到1~1.5 km2。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有利于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推进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各级政府正在大力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工作。目前各类规划数据类型众多,但是存在规划数据体系不科学、数据间缺乏关联、不易融合,以及难以联动更新等问题。因此,本文首次提出了规划实体,以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公共设施专项规划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规划实体编码体系、属性设计及关联关系构建等研究,并且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表明,基于规划实体形成的规划数据体系更加科学,能够有效实现数据间的关联融合及动态更新,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以人地关系为视角,引入空间可达性的概念,探讨赣闽粤交界地区客家先民迁移路线的选择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GIS技术建立地形和古交通通道数据库,分别构建栅格与矢量数据结构最优路径模型,分析了客家民系迁移路径选择与空间可达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可达性分析结果与客家民系的空间分布拟合的较好,受迁移时期的生产力水平限制,高大山脉、隘口等地形因素对迁移路线影响巨大,自然、社会、历史因素共同影响客家民系迁移及分布格局,赣州、长汀、梅州等"客家首府"城市位于所模拟的最优迁移路径上。 相似文献